在1萬多年前的西伯利亞,一群裹著樹葉、獸皮的古人類手拿著用樹枝和動物骨頭做成的長矛,正跳躍、吆喝著將幾只猛犸象向埋伏著同伴的山谷中驅趕。
猛犸象雖然體形龐大,但性格溫順,容易受驚。受到驚擾的猛犸象不知不覺便跑進了那條狹長的山谷。不料,山谷的一頭是死路,而入口已經(jīng)被古人類堵住。這時,埋伏在山谷兩邊的古人類不斷地向這些猛犸象的頭上、身上砸石頭、拋長矛。猛犸象雖然皮厚體壯,但還是經(jīng)不住古人類的輪番進攻,最終被砸死在山谷里。隨后,古人類切開猛犸象的尸體,分而食之……
并不遙遠的猛犸象
西伯利亞地區(qū)廣闊的土地都被冰雪覆蓋著,許多地方的氣溫連續(xù)幾個月都在零下40多度,如今幾乎沒有動物能在這里生存,但在10萬年前,這里是猛犸象的家園。
弗蘭格爾島是俄羅斯位于北冰洋上的一座島嶼,曾是猛犸象最后的棲息地,也是它們所到過的最北端的地區(qū)。研究顯示,最后一批猛犸象于公元前1650年前后滅絕。
早在史前,猛犸象就讓古人類為之驚嘆。3萬年前,古人類便將這些巨獸畫在了洞穴的墻壁上。在中世紀的神話和傳說中認為猛犸象的骨頭屬于一種巨型老鼠。直到公元18世紀,博物學家們才意識到猛犸象是一種象,但它們和常見的大象又有差別。猛犸象又長又大的牙齒能夠幫助它們挖起被冰雪覆蓋的草,肩部和頸部的肌肉發(fā)達,背部有脂肪隆起,全身厚實的毛和肥厚的皮下脂肪能起到保暖作用。
信息豐富的長牙
猛犸象的長牙上具有的詳細科學線索是骨骼和其他牙齒所不具備的。猛犸象長牙上數(shù)百條細小的線所保留的信息就像一本日記,記錄了猛犸象漫長一生中的種種經(jīng)歷。通過對長牙的研究,科學家們能夠準確地分析出這頭猛犸象哪一天斷奶,哪一天離開族群獨自生活……如果長牙上的線條更細、顏色更深,代表這頭猛犸象生活在曾經(jīng)缺少食物的冬天或饑荒時期。一些激烈的沖突也會在長牙上留下印跡,比如公猛犸象之間的搏斗。
迄今為止,被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猛犸象長牙重約120公斤。許多猛犸象長牙上都有細小的劃痕,這應該是它們清除覆蓋在食物上面的冰雪時留下的。猛犸象長牙的表面一般都會有一塊光滑、發(fā)亮的地方,據(jù)推測,這是猛犸象經(jīng)常將自己的長鼻子搭在上面休息而形成的。
此外,猛犸象長牙的牙紋也儲存著非常珍貴的信息。這些紋路只有打磨光滑之后在紫外線下才能看得清楚。在紫外線下,長牙上的線條更加明顯,這些線條與樹木的年輪類似,但兩者也有一個重要的差別:樹木的年輪是從中心向外生長的,而猛犸象的牙紋是從外向內生長的。
罕見的猛犸象遺骸
化石表明,數(shù)百萬年前的猛犸象和今天的大象擁有共同的祖先。猛犸象源于非洲南部,在之后的大約300萬年里,隨著猛犸象向北遷移,不同種類的猛犸象不斷出現(xiàn)。在經(jīng)中東遷徙到歐亞大陸的過程中,為了適應更加寒冷的氣候,猛犸象迅速進化。進化后的猛犸象身高只有3.5米左右,和今天的亞洲象差不多。它們也不再吃樹葉,而是以草類和灌木為食。
2007年,一位馴鹿人在西伯利亞楚科奇半島上發(fā)現(xiàn)了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猛犸象遺骸。這是一頭猛犸象幼崽,被命名為盧芭。盧芭只有一個月大,身長130厘米,寬80厘米,與一條大狗差不多大。遺骸保存得十分完好,就連毛發(fā)、眼睛和身上的肉都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它蓬松的姜黃色皮毛色澤鮮艷,就和它在冰封的陸地上漫步時一樣。從未被發(fā)現(xiàn)過的猛犸象軟組織揭示了它們鼻子末端的結構,那讓它們能更加輕松地將草和灌木拔起。最新的計算機斷層掃描顯示,盧芭的腎臟比我們預想的要大得多,和駱駝的腎臟差不多,這說明猛犸象正在適應草原干旱的環(huán)境。
是誰殺死了猛犸象?
一直以來,關于猛犸象滅絕的原因有兩種猜測,一種是人類屠殺說,一種是氣候滅絕說。氣候滅絕說認為,猛犸象的滅絕正好發(fā)生在全球氣溫上升的時期。那時候,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北極開始降雨,干燥的草原變成了濕潤的冰原和森林,猛犸象賴以生存的草、灌木等食物隨之逐漸減少。
后來有研究顯示,猛犸象曾經(jīng)很好地適應了這種環(huán)境的變化。在猛犸象滅絕的3萬年前,它們的數(shù)量曾經(jīng)發(fā)生過銳減,但很快就恢復了。這意味著除了環(huán)境的變化,還有其他因素導致了猛犸象的滅絕。科學家們分析了不同種類的猛犸象的上百根長牙,發(fā)現(xiàn)離猛犸象滅絕的時間越近,猛犸象成熟的時間越早,生育幼崽時的年齡越小。一般情況下,某種動物只有在遭到攻擊和捕殺時才會出現(xiàn)這樣的進化現(xiàn)象。那么與猛犸象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強大捕食者會是誰呢?
曾經(jīng)有一位西伯利亞獵人發(fā)現(xiàn)了一具保存完好的猛犸象遺骸,遺骸的一個開放性傷口上布滿了劃痕以及很小的鋸齒,好像來自一種原始的像鋸子一樣的工具。這些痕跡不可能是任何已知的食肉動物能造成的,能夠在當時捕殺猛犸象這樣巨大體形動物的就只有古人類。所以,也有科學家認為古人類的捕殺是造成猛犸象滅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目前大家都比較認可的是氣候變暖導致食物減少以及人類的大量捕殺這兩種原因的綜合作用導致了猛犸象的最終滅絕。
克隆猛犸象
如今,日益發(fā)達的科技水平使得克隆猛犸象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大。2012年,來自俄羅斯和日本的猛犸象研究團隊在西伯利亞發(fā)現(xiàn)了一截猛犸象骨頭,這將有可能使人類對于猛犸象的研究發(fā)生徹底改變,甚至使科幻小說變成現(xiàn)實。
研究團隊從這根保存完好的,被自然界冰封了上萬年的猛犸象股骨中提取了骨髓,然后將骨髓送到日本的實驗室嘗試提取完整的細胞核,并將細胞核植入大象的卵子中。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在5年內利用代孕的母象克隆出一頭猛犸象,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