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
鯊魚淪為盤中餐
2014年10月4日傍晚,一條長約4米的大白鯊正在海面上尋找食物。忽然,大白鯊發(fā)現(xiàn)前方的海面上不時噴起一根根水柱,原來是4頭虎鯨獵殺了1頭海獅,將死海獅在海面上拋來拋去地玩耍和炫耀。
虎鯨是一種肉食型齒鯨,海豚科,體形呈紡錘形,體表光滑、黑白分明,背部漆黑色,在鰭的后面有一塊馬鞍形的灰白色斑,兩眼的后面各有一塊白斑,腹部大部分為白色。它們頭部較圓,沒有突出的尾部,鼻孔在頭頂?shù)挠覀?,有開關自如的活瓣。當它們浮在水面上時,會打開活瓣呼吸,噴出一片泡沫狀的氣霧,遇到海面上的冷空氣就變成一根水柱。
虎鯨是鯨目中較小的一種,最大的虎鯨全長不過10米,體重7-8噸?;ⅥL一般以海獅、海豚、海象為食物,有時也喜歡集體捕食超過它們身體很多倍的大型須鯨。所以,這種大型海洋食肉動物中唯一嗜殺同類的家伙,也被人們稱為“殺手鯨”。
看到美味的海獅,大白鯊立即加速游了過去,撲向落入水中的海獅。其中一頭較小的母虎鯨被貿然闖入的大白鯊激怒了,立馬向那條鯊魚沖去。大白鯊不甘示弱,張開血盆大口就咬,母虎鯨靈敏地騰空而起,躲了過去。作為海洋霸王,大白鯊可不是徒有虛名——它的速度每小時高達70公里;它還具有大腦感應電子場,可以將外界信息迅速傳至大腦中樞,反應也極其敏捷;它的力量也極其強大,配上尖刀般鋒利的牙齒,幾乎所向披靡。
接下來,4頭虎鯨便開始分工協(xié)作對付大白鯊,顯得有條不紊。一頭在前,負責吸引大白鯊的注意;一頭在后,專門追著咬大白鯊的尾巴,另外兩頭則分別在大白鯊兩側攻擊它的身體。
幾個回合之后,左側的那頭虎鯨趁大白鯊轉身之際,猛地撲了過去。大白鯊趕緊調整身子迎戰(zhàn),說時遲,那時快,右側的一頭虎鯨突然躍起撲向大白鯊,大白鯊一下子被這頭虎鯨咬住了背部。大白鯊拼命掙扎,可虎鯨的牙齒十分銳利,而且朝內彎曲,大白鯊越掙扎,傷口扯得越大。就在這一瞬間,另外三頭虎鯨也沖上來咬住了大白鯊的前胸和背部。不到幾分鐘的時間,虎鯨就完全占了上風,它們你爭我搶地享受了一頓大餐后,便扔下大白鯊的骨架離開了……
運籌帷幄決勝局
在隨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約翰教授多次觀測到了虎鯨集體捕食大白鯊和巨大的藍鯨的場景。一次,為了捕食一頭17米多長的藍鯨,總共有24頭虎鯨參與了戰(zhàn)斗。它們一擁而上,有的撲到藍鯨身上迫使它沉到水下,不讓它浮出水面呼吸;有的沖上去咬住藍鯨的頭和尾,把藍鯨折磨得奄奄一息、毫無還手之力時再一擁而上,分而食之。
約翰教授發(fā)現(xiàn),虎鯨捕食時特別注重戰(zhàn)術合作,它們會根據(jù)不同的捕食對象,組成數(shù)量不同的“攻擊戰(zhàn)隊”。從這個角度看,虎鯨是海底世界當之無愧的“戰(zhàn)術大師”。
虎鯨捕食海象的場面十分壯觀而血腥。海象遇到攻擊時會迅速聚集在一起,大海象在前,小海象在后。而虎鯨戰(zhàn)隊則先派出5-6頭虎鯨從正面佯攻,吸引海象的注意力,其他虎鯨則悄悄繞到海象背后發(fā)動襲擊,海象群一亂,正面的虎鯨再一擁而上、大快朵頤,海面都會被鮮血染紅。
殘暴背后很溫馴
約翰教授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野生虎鯨雖然對海洋里的生物兇殘無比,卻從沒發(fā)生過野生虎鯨傷害人類的事例?;ⅥL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甚至可以用溫馴來形容,有時還能與人合作。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土一個海濱旅游區(qū)的工作人員播放一種輕柔舒緩的音樂時,許多固定生活在這片海域的野生虎鯨就會馬上游到岸邊,與游人在水中嬉戲,甚至讓游人騎在它們背上,帶著人們在水中游弋。
其實,虎鯨的大腦極其發(fā)達,一頭3噸左右的虎鯨,大腦的重量就能達到6公斤左右;而一條同等大小的大白鯊,其大腦的重量卻只有4公斤左右。虎鯨還能發(fā)出62種不同的聲音,而且不同聲音具有不同的含義。這些足以證明虎鯨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也許正是因為它們聰明地意識到人類比它們更聰明、更強大,所以才選擇和人類和睦相處吧。甚至還有科學家推測,在很久以前,虎鯨和人類是好朋友,后來隨著進化,一個進入了海里,一個留在了陸地上,但是那份親密卻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走南闖北游世界
虎鯨和其他鯨類不一樣,它們的生存不受疆域限制。虎鯨的皮膚下面有一層很厚的脂肪用來保存身體的熱量,因此,從嚴寒的極地到酷熱的赤道海域,都會發(fā)現(xiàn)虎鯨的蹤跡。在南、北兩極,盡管環(huán)境惡劣,但聰明的虎鯨總有辦法捕到自己喜歡的食物。有時候遇到海豹或企鵝站在浮冰上,虎鯨則會躍上浮冰邊緣,用身體把浮冰壓得向自身傾斜,海豹或企鵝在冰上站立不穩(wěn),一下就滑到它嘴邊,虎鯨便毫不客氣地“打起牙祭”來。
作為一種身體極為強悍、智商超群的動物,虎鯨位于海洋生態(tài)食物鏈的最高層,它在海洋中鮮有敵手,壽命一般可達20-35歲。但近十年來,全世界的虎鯨數(shù)量一直在5萬頭左右徘徊。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如此強勢的虎鯨沒有大規(guī)模繁衍呢?
這主要是因為,如今大批虎鯨都面臨著正常食物鏈斷裂的問題。由于人類的捕獵,鯨、海豚、海豹、海獅的數(shù)量都在急劇減少,當虎鯨喜歡的獵物不能滿足它們的需要時,它們就會轉移地點去捕獵。在美國的胡德峽谷,700多只斑海豹在不到兩個月內被11頭虎鯨獵食干凈,而以往虎鯨是從不涉足這一水域的;在阿拉斯加附近的阿留申群島,虎鯨吃掉了那里1/10的海獺……因此,專家們不斷呼吁人們停止商業(yè)捕撈,給大型海洋動物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良的生存環(huán)境,保持生態(tài)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