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小兵
生物教學常面臨課時少,時間非常緊迫的尷尬,更別談在課堂上開展教材中的探究活動了。然而,多媒體集聲光等效果于一起,學生能結合直觀形象的圖像和動畫,充分發(fā)揮空間想象力,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一、多媒體素材容易采集,來源廣泛
制作多媒體課件需要用到大量的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數據,我們將這些數據稱為多媒體素材。這些素材可以從互聯(lián)網中下載,可以來自平時的報紙雜志的收集,可以自己動手制作,也可以來自教學輔導資料等。利用直觀的圖像和視聽結合輔助教學,可以給予學生更深刻的印象,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如《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這一節(jié)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網絡上收集一些生態(tài)環(huán)境被破壞前后的圖片,以及一些瀕臨滅絕甚至已經滅絕的物種的圖片,在授課時為學生一一展示,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影響,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
空泛的理論知識難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需要有實例結合才能讓內容生動豐富,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然而,只是靠文字和語言的描述卻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如在《人類遺傳病》這節(jié)內容中,我們教材只是對遺傳病進行分類,列舉了一些遺傳病的名稱,并沒有直觀形象的圖片。如果僅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進行授課是不夠的,課堂氣氛也會顯得沉悶,學生的學習效果肯定受影響。筆者在制作課件時,從網絡上下載和從書籍中收集了不同的疾病的表征、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出來。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一些生活常識。
再如《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這節(jié)內容,要重點分析細胞呼吸的各階段物質變化、能量來源、作用場所等。首先,我們利用圖片分階段呈現出這些變化,然后進行詳細講解。然而,呼吸作用是個連續(xù)的過程,不同階段也存在物質和能量的聯(lián)系,這就需要我們給學生呈現一個連續(xù)的變化過程。于是,筆者利用多媒體制作了連續(xù)的動畫,把細胞呼吸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完整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有個整體的認知。
三、知識容量大,課堂時間充裕
多媒體教學能把一節(jié)課的內容最大限度地整合到一張張幻燈片中,雖然增加了教師的備課難度,但是卻節(jié)省了教師在課堂上板書的時間,讓教師講解更多的內容和讓學生思考做練習。
四、多媒體內容豐富,但也存在弊端
1.信息量大,對學生要求高。多媒體教學主要是教師課前制作CAI課件,以幻燈片的方式播放,囊括的信息量大,幻燈片切換速度快,這對學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首先,學生必須提前預習,對教材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否則,學生根本跟不上教師的上課的節(jié)奏,很可能一節(jié)課下來聽得云里霧里的,造成授課質量不理想。其次,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必須高度集中精神,在一節(jié)課的有限時間內,教師是不可能把一個可見的幻燈片重復播放講解的,稍有分心的話就無法把前后內容銜接上來了。
2.不利于學生復習鞏固。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所有的授課內容教師都寫在了幻燈片上面,幻燈片在上課的時候播放,學生沒有時間去記錄其中的內容。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或是匆匆記下一些知識,或根本沒有課堂筆記,對學生課后的復習和鞏固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學生不能及時鞏固已學過的內容,勢必對后續(xù)知識的教學造成影響。長此以往,教學效果是適得其反。
3.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教學質量。多媒體課件制作的過程中,插入一些直觀形象的教學圖片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印象,同時也可以增加趣味性。但是,在授課過程中播放出來,可能會引起學生的激烈討論,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圖片上,而不是在新的知識上。更有可能是,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浪費大量的時間,導致教學任務無法完成。而且,有些教師為了讓課件制作得更精致美觀,把每張幻燈片制作得五彩繽紛美輪美奐,這樣就顯得本末倒置了,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幻燈片上絢麗的顏色、精美的圖案所吸引,知識內容反而被忽略了,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我們要做的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盡量彌補其不足之處。在制作課件的時候要以傳授知識為主,課件盡量做到精簡實用,不需要刻意去追求美觀。(作者單位:廣東省吳川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