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學,寧夏石嘴山,753200)
摘 要:作文是語文的半壁江山,決不能漠視。作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寫出具有才情和個性的文章。而寫這樣的作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因此,倏忽即逝的三年中,老師的作文教學注重思維訓練,學生才能在考場上厚積薄發(fā)。
關鍵詞:教學過程 思維訓練
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關鍵在于多讀多悟多寫。見多才能識廣,書讀得多了,思想認識及內(nèi)心感受就豐富多了,寫下來的文章勢必會有思想、有情感。思維訓練是貫穿在三年的教學中的,尤其到了高三,更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出發(fā)點。 我認為,在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合理設置引發(fā)學生思考的材料,明確訓練目標。具體操作時,教師要充當一個點火者,讓學生自己去燃燒思想的火焰。既然是思維訓練,就應注意引發(fā)學生思考,解決“寫什么”而不是“怎么寫”的問題。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然后才能在文字的天空飛翔。我常用的思維訓練方式概括起來有三種。
方法一:口頭作文
(一)例文聯(lián)系式
“例文”是高考和各地模擬考試中出現(xiàn)的優(yōu)秀文章,“聯(lián)系”即聯(lián)系自己所儲備的素材,相同的題目,自己如何立意、選材、構思成文。
這些例文新穎的立意、巧妙的構思、充盈的才氣、酣暢淋漓的語言表達或許是我們的學生學不來的,但是文章的思路、結構、材料是完全可以通過模仿而習得的,比如2006年優(yōu)秀作文《讓紀念閃耀理性的光芒》,它采用的是對照式的結構,又如2007年優(yōu)秀作文《實現(xiàn)心中的理想》,它采用的是并列式的論證結構,都是我們的學生可以學得到的。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每年各省涌現(xiàn)出來的大量的優(yōu)秀作文是我們?nèi)≈槐M用之不完的源泉。
比如,我曾給學生準備過一篇名為《在淚水中行走》的文章,先讓學生針對題目說說自己成長中與眼淚有關的幾件事,及人生感悟。于是學生在片刻的茫然不知所措之后,思維便開始活躍起來,他們想起自己多次的流淚,并選擇不同的角度說出自己的所想。當學生對淚水有了自己獨特回味時,我朗讀例文,與學生一起概括文章按時間順序記敘作者人生中的三次哭泣:小時候被小伙伴冷落而難堪的落淚;小學時學習成績優(yōu)異領獎回來看到父母欣慰的眼神,悄然落淚;高中懷疑自己時迷茫的眼淚。三件事以眼淚為線索,表現(xiàn)了作者敏感而又不屈的個性及在淚水中走向堅強的人生思索。讀后可讓學生談談這篇文章給自己寫作上的啟發(fā),包括立意、選材、思路、語言表達等,學生會大有收獲。
(二)社會熱點問題討論式
中央電視臺《人與社會》《職來職往》《新聞調(diào)查》《百家講壇》等節(jié)目,生動活潑,貼近生活,思想性、人文價值含金量高,也可以把學生帶入一個嶄新的生活天地,而討論這些節(jié)目中反映的一些事件,學生往往會有一種抑制不住的沖動,想表達自己對社會的認識。還有網(wǎng)上的一些熱點事件,如拒絕冷漠 、某名人的傳奇人生、莫言獲獎、中國夢、光盤行動等,學生都會有話可說。在熱點問題討論中既積累了寫作素材,又養(yǎng)成了觀察和思考的好習慣。又比如民生大于天、男孩危機、差生給優(yōu)生送禮、城鄉(xiāng)居民醫(yī)療保險、綠領巾、虎媽、狼爸、不讓座、雙十一等社會問題的思考就能體現(xiàn)一個中學生對世界、人生的認識,對他們的成長和寫作無疑是有巨大幫助的。
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氛圍,要與學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創(chuàng)造出無拘無束、相互交流的氛圍,形成師生間的最佳“心理場”。還要本著“知無不言,言之有理,言者無罪”的原則,讓學生有話敢說。有人說,能容納學生多元思想是教師最重要的一種胸懷。但,容納并不等于全盤接受,學生中一些偏激思想教師要適時舉例指正,要教會學生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社會和人生,不要因為一片烏云就抹殺陽光的存在。
方法二:提綱訓練
不少學生不太重視提綱寫作,認為費時無用。教師首先就要打消學生顧慮,教給他們寫提綱的方法。提綱,只要是認真寫的,就為總體構思提供較高水平的加工,就會提高作文質(zhì)量;如果是不認真的,當然就是浪費時間。
提綱,既是審題、立意的結晶,又是實施寫作的依據(jù)。要想作文的結構合理有序,關鍵是成文之前在心中(或在草稿紙上)列出提綱。它可以清晰地展現(xiàn)思維,是思路的地圖。
培養(yǎng)列提綱能力,可和閱讀教學結合起來,從模仿開始。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概括抽取文章主要信息,使學生掌握有代表性的一些文體、文章的結構模式,然后進行同類結構文章的提綱模仿。將自己的提綱與課本對照,再進行修改,因為評價標準就是像不像,所以好操作一些??梢跃毩暋耙痪V多文”。所謂一綱多文是說,先用一個話題寫出一個提綱,把架子搭好,然后再換一個話題,仍用原有的架子展開,只是換一換素材。這樣做,能鍛煉思維的靈活性,適用于語文基礎不好的同學。
這種模仿,目標比較單一,針對性強,學生能根據(jù)老師提示及時調(diào)節(jié)修正,效果好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讓學生積累一些結構模式,使學生的寫作結構或構思策略知識豐富起來,會降低寫作的難度,快速提高寫作水平。
最后,除了重視思維訓練,既重視引導觀察愛寫作的學生,更不能忽視對觀察力差、寫作水平低的學生的輔導,應該讓他們在不同的層面上充分發(fā)展自己的潛能,獲取他們應該獲取的成績。
總之,我們的作文教學研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以上所言,只不過是滄海一粟,還有很多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等待我們在今后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摸索、改進。相信,在不斷地思考和實踐中,我們一定會走得更遠。
作者簡介:郭建梅(1976.06-),女,江蘇邗江,大學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高中語文現(xiàn)代文文本細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