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增秀
(內蒙古包頭市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急診科,內蒙古 包頭 014060)
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急診內科的治療方案研究
郭增秀
(內蒙古包頭市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急診科,內蒙古 包頭 014060)
目的研究治療老年重癥心力衰竭的方案。方法選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常規(guī)組采取抗心力衰竭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口服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膠囊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口服美托洛爾片治療。對比三組患者的治療前后心功能、1年隨訪期間的住院時間及死亡率。結果治療一年后三組患者的治療前后心功能都得到了明顯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效果相比對照組和常規(guī)組都更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應用β受體阻滯劑聯(lián)合血管緊張素II受體抑制劑能夠更有效地治療老年重癥心力衰竭癥狀,提升患者生活水平。
重癥心力衰竭;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抑制劑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各種老年疾病的發(fā)病率正顯著提高,每年都會有更多的老年人患上重癥心力衰竭疾病,由此看來,老年重癥心力衰竭已經成為影響老年人正常生活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重癥心力衰竭疾病一旦發(fā)作通常有可能危機生命,因此對此疾病的急診治療方案成為當前關注的焦點之一。在β受體阻滯劑的作用下,老年患者的心臟做功會顯著降低,患者的心肌細胞負荷會明顯降低,這對于緩解老年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具有積極作用。據(jù)研究,在治療心力衰竭方面,綜合使用β受體阻滯劑及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的療效最為顯著。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三組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所有采取完急診措施的患者進行各項生命體征監(jiān)測,包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項目,同時采取低流量并且持續(xù)性的供氧措施,將水電解質和酸堿水平調整到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并將原本用于靜脈注射的硝普鈉輸液泵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注入患者血液,從而減輕心臟的負擔。然后給患者緩慢推注呋塞米,在此基礎上緩慢推注西地蘭。直到患者病情平穩(wěn)、恢復正常后,常規(guī)組讓患者口服地高辛和氫氯噻嗪片;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口服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膠囊,1次/d,1粒/次;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美托洛爾片,起始用量12~13 mg,2次/d,在這之后,根據(jù)病情具體的發(fā)展趨勢和發(fā)展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逐漸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緩慢增加劑量,到劑量達到患者的承受能力極限時停止。不斷采用此方法,堅持一年時間,一年后將三組患者的療效進行對比分析。
1.3 評價指標
對比三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前以及治療后半年和治療后一年時間里心功能變化,并對三組患者進行為期一年的隨訪工作,在隨訪期間,記錄每名患者的住院次數(shù)、住院天數(shù)和每組患者死亡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首先就三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心功能變化情況進行研究,在治療半年后,除了常規(guī)組,其它兩組的心功能有明顯改善,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心功能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一年后,三組的心功能都出現(xiàn)了明顯改善,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優(yōu)于治療前(P<0.05)。再就三組患者隨訪一年的情況進行比較,見表1。
表1 隨訪一年情況對比(s)
表1 隨訪一年情況對比(s)
組別 n 住院次數(shù)(次) 住院天數(shù)(天) 死亡率[n(%)]常規(guī)組 30 2.73±1.12 54.35±5.38 6(20)對照組 30 0.55±0.08 11.58±0.05 2(6.67)觀察組 30 0.29±0.04 7.46±0.02 0(0)
在老年人常見的臨床疾病中,心力衰竭疾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年紀越大的老年人越有可能受到此疾病困擾,因此心力衰竭也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之一。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學術界對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療更重視對神經內分泌的調整。通過近幾年對心力衰竭疾病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血管緊張素轉化酶以及其相應的抑制劑,是目前治療心力衰竭領域最適宜的藥物,它們能夠很好地緩解患者的心力衰竭病情,改善患者預后。而根據(jù)深入的研究顯示,β受體阻滯劑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臟做功,對心力衰竭的治療是十分有利的。
本次研究選取90例受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過為期一年多的研究,證明β受體阻滯劑聯(lián)合血管緊張素II受體抑制劑的療效是最好的,能夠有效治療至少緩解老年患者的重癥心力衰竭癥狀,從根本上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所以建議將此療法推廣至臨床。
[1] 廖幼南.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急診內科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9):87-88.
[2] 蔣一鳴.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急診內科治療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5):147-148.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541.6
B
ISSN.2095-8242.2017.003.4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