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摘要】中學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注重語言情境的設置,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及“聲臨其境”,從而使英語教學效果在“情境”中“生成”。
【關鍵詞】英語教學 情境 生成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6-0058-02
隨著英語成為世界語言,英語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對于中學生而言他們的英語學習,主要途徑就是在英語課堂上。在短短的45分鐘英語課堂中,如何讓學生更好,更快的學好英語?這就不得不成為我們英語教師要思考的問題。沒有英語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沒有英語的教學情景,大部分的英語教學重“語法”,輕 “語言功能”。這種現象有著它的背景,及現實原因與無奈。那么,作為中學英語教師,我們如何發(fā)揮英語作為“文化載體”的極致呢?筆者認為,那就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注重語言情景的設置,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及“聲臨其境”,從而使英語教學效果在“情境”中“生成”。
正如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所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chuàng)造更多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 。中學英語教材目前普遍使用牛津譯林版。這本教材就很重視英語語言情境的設置。根據多年的教學經歷,以下是筆者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一些情景教學的運用。
一、設“人”為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9A Unit1 know yourself第一課時 Welcome to the unit。在師生簡單的問候結束后,筆者找出一個假期過后,明顯“變胖”的男生,請他站起來,此時就以他為“景”。然后問其他的學生“Can you find the boy have changed a lot?”.學生回答“Yes”.接著問學生“Tell me what he is like".學生一個接著一個搶著回答“He is fatter.” “He is whiter.”“He is taller now.”…… 然后,筆者總結“Your answers are about his appearance. Do you know his personalities?”引導出 “personality”及本單元Topic Know yourself. 隨后,緊接著再拋出有關這個男生的“personalities”。班級再掀起一陣高潮?!発ind/brave/humorous/generous…”隨后引入新詞的教授。如,“curious/creative/patient…”
以班級學生作為導入話題的情景設置,更容易走近學生,引入話題,讓英語課堂立刻活躍起來。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起來,求知欲被調動起來。學生自然敢于“張口”,樂于“開口”,從而充分體現英語作為語言功能的作用。
二、“生活”留“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識
作為現代英語課堂教學,多媒體的使用已經成為普遍現象。然而,教師對于課件的使用大部分就是充當板書的作用,或者課件很多都是從課件上直接下載的,內容陳舊,缺乏新意。這其中當然有些客觀原因。比如,教師課務繁重,教學任務緊張等等。那么,教師為何不能運用學生自己的照片作為“PPT”呢?現在的手機,網絡功能強大。生活中處處是“景”,教師要學會處處留“景”。比如開學典禮,比如主題班會課,比如就餐的食堂,比如教室等等。然后,教師適時運用,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教學語境,讓學生收到驚喜,從而更有效的達到“教學效果”
以8B Unit 5 Manners in the UK Reading 為例。筆者認為并不需要著急上課。而是運用學生在食堂,在操場,在教室,在圖書館等場所的照片做成"PPT"(當然照片是教師留心抓拍的).根據“PPT”,談論自身的“Manners”從而引出“Good manners”or “Bad manners”
如此貼“地氣”的“情景”。讓學生“回歸”自己的“生活中”,當學生看著“PPT”中自己,他們笑著,說著。讓他們覺得英語課如此有趣。同時他們也會覺得老師對他或她的關注,這樣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最后回歸課本“Manners in the UK”,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和學習就容易得多。同時,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幫助學生了解異域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增強跨文化意識。
三、以“本”為“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9AUnit8 Detective stories在完成Reading1第一課時。將學生分組,充當“policeman/policewoman”的角色進行案件偵探,并討論,猜測出誰是犯罪嫌疑人及作案的時間,地點,作案的動機等等。把文本設為情境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并且,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學會了合作,學會了探究。讓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傳授。
四、以“戲”為景,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
近來,網上瘋傳了一些實驗。即選些群眾,分為兩組,再通過化妝師的“妙手”,讓他們再見面時,時光似乎已經流逝了多年以后。他們對視彼此,白發(fā)蒼蒼,滿臉皺紋。從而禁不住的淚流滿面。其中他們當中有父子,母女,戀人等關系。這種情感教育融入在一定背景,情境之中,收獲自然滿滿的。這種體驗教學效果要勝過說教百倍。同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也是同樣具有實效性和可操作性的。
在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這個單元中,分別請一些同學扮演Millie ,Simon及他們的父母。通過表演,反應出他們現在面臨的一些問題,比如,學習壓力大,作業(yè)量過多,以及人際交往方面等等。學生通過參與,觀看表演的同時,明白要及時和父母溝通,解決問題,要學會心存感恩。
情景教學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述的情景,創(chuàng)設出形象鮮明的投影圖畫片,輔之生動的文學語言,并借助音樂的感染力,讓學生就如身臨其境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對于具體直觀的事物的理解強于抽象事物,而且該階段的學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富有想象力,善于模仿的特點。情景教學正是符號中學生的年齡特點。
五、結語
總而言之,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能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交流。這就要求英語教師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更重要培養(yǎng)他們用英語進行現實交流的能力。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大膽的,真實的,創(chuàng)設出語境,讓英語教學在情景中得以目標生成和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