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玉梅
摘 要:教學是一門藝術。一堂課的開展從教學設計到教學實施,再到最后的教學評價就像是一件藝術品的雕刻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精雕細琢的教學藝術也是豐富多彩的。本文從用話劇演繹語文課堂的精彩、讓音樂傳揚詩詞教學的魅力、用圖畫豐富語文教學的色彩、用故事激起語文課堂的浪花四個方面分享了語文課堂的藝術澆灌形式。
關鍵詞:語文課堂 藝術形式 澆灌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4-0167-01
語文課堂有著豐厚的文化韻味,不論是優(yōu)美的詞句、朗朗上口的古詩、感人肺腑的親情故事、精彩萬分的童話故事都展現(xiàn)出來語文的“美”,音美、形美、景美、意美、內在美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的把課本中的知識機械式的灌輸給學生,使學生的學習就像是再接受一份命令和任務,毫無驚喜感。教師要把教學看待是一件非常細膩的工作,不論是在形式上、情感上、還是在教學藝術上都能夠在乎學生的感受,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愛上學習語文。教師作為教育的“藝術家”,在教學中要用多種藝術形式澆灌語文課堂,使語文課堂能夠開出花來。
1 用話劇演繹語文課堂的精彩
語文課堂的教學形式不應該只局限于對著課本照搬,而是要突破課本的局限性,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在教學中多注入一些藝術元素。語文和藝術有什么關系呢?首先語言就是一門藝術,當學生能夠體會到一句話在所在的情境中的感情色彩就能夠感受到語言藝術的魅力。其次教學形式也是一種藝術,在傳統(tǒng)的教學當中,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就非常的缺少藝術美感。小學生愛好看表演,也喜歡參與到表演中來,因此教師可以用話劇或者情景劇來演繹語文課堂的精彩。例如,在《負荊請罪》這一課的教學中,在初步學習了本課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精彩的學習任務,即用話劇演繹語文課堂的精彩。話劇具有濃濃的年代氣息,學生在用話劇排練《負荊請罪》的小劇時也可以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文化氛圍。學生通過話劇的形式,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人物的語言、性格特點。除此之外,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學形式,通過角色的設定讓學生來演繹,增添語文課堂的互動性。
2 讓音樂傳揚詩詞教學的魅力
大部分學生都是十分喜歡上音樂課的,音樂可以放松學生的心情,使學生感到愉悅、輕松、身臨美好情境之中。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音樂帶入到語文課堂上來,通過音樂來激發(fā)語文的魅力。教師在語文課上長時間保持一個頻率講課或者采用固定的教學形式,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疲倦的心理,也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而此時音樂的導入,就像是為一堂課加了味道,激發(fā)了學生的語文審美情趣,營造了濃濃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在課文的朗誦中加入輕柔的背景音樂,使學生的情感很快進入到文章當中,體會文章的語言之美,并有助于學生對課文有更加深入的看見。還可以播放一首和課文相關的歌曲,創(chuàng)設一個濃厚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例如,在學習《但愿人長久》這一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加投入的朗誦這首詩,并在朗誦中體會詩中的情境,教師通過播放背景音樂朗誦古詩,讓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律美和意境美。為了方便學生更好的記憶和理解這首古詩,并增添一些審美的情趣,教師播放了《但愿人長久》這首歌曲,并帶領學生一起學習唱,感受古詩之美。音樂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材料,不僅傳揚了詩詞的魅力,而且使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具有濃濃的文化氣息。
3 用圖畫豐富語文教學的色彩
除了“演”和“唱”可以豐富語文的課堂魅力,“畫”也是語文教學中的藝術教學形式。一個優(yōu)質的語文課堂一定是充滿畫面感的課堂,透過語文的文字,學生們可以看到另外一個精彩的世界。不論是真實的畫面還是虛擬的情境教學畫面都使語文的教學更加豐富多彩起來!語文不是黑白的,而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對有畫面感的事物有著很大的好奇心,用圖畫教學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而且還可以豐富語文教學的色彩。例如,在《看菊花》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進行談話導入“同學們,公園里的菊花開花啦!大家一定很想看菊花吧!那么今天老師就帶領著學生一起去欣賞菊花,看看菊花是長得什么樣子”然后用多媒體播放幾張菊花的圖片,問學生們好看嗎?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下你看到的菊花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眼中的菊花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帶領學生進入課文當中。在學習完這一課后,菊花的美深深印在了學生的腦海里,教師為學生布置的作業(yè)可以是把自己看到的菊花畫到紙上來,比一比誰畫的菊花最漂亮。圖片和繪圖使學生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為語文教學藝術涂上了豐富的色彩。
4 用故事激起語文課堂的浪花
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因此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多創(chuàng)設一些故事教學情境,使學生透過故事身臨其境,激起語文課堂的浪花。在用故事導入課堂時,教師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使故事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不能機械式的、毫無感情的去講一個故事,這樣是無法與學生產生共鳴的,也激不起語文課堂的浪花。那么要如何在故事中灌入藝術教學呢?首先是故事的貼切性,即與課文內容要符合;其次是能夠和學生產生共鳴。例如,在《哪吒鬧?!返慕虒W中,在新課導入時,教師首先問學生喜不喜歡看小哪吒的動畫片呢?還記得哪吒鬧海的故事情節(jié)嗎?然后教師用故事的形式把哪吒鬧海的前篇給學生講出來“哪吒為什么要鬧東海呢?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經(jīng)常興風作浪,害得人們都不敢下海捕魚。這對龍王父子真是一對討厭鬼呢!哪吒簡直就是正義的使者……”故事導入把學生引入到了課文中來,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已經(jīng)看的了一個小哪吒。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不斷的豐富和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修養(yǎng),如多看書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學習幽默的教學語言;學習別人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等。愿我們能夠成為教育的“匠人”,帶著一顆“匠心”勇敢前行,把語文課堂雕琢成一朵精美的花朵。
參考文獻:
[1] 吳國民.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如何有效開展情境教學[J]. 新課程(上),2016(09).
[2] 付艷麗,劉英春.淺議情境教學推動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小學),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