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峻伶
摘 要:自新課標提出以來,高中英語翻譯教學又受到重視,“直譯法”興起之后,依靠母語翻譯的方法被廣泛拋棄,高中生受母語習慣影響比較深刻,改變這種翻譯習慣、貫徹教材翻譯體系、排除母語對翻譯的負面影響、減少學習時間、杜絕表達失誤已經成為新課標的新要求,而僅靠大量練習來減少母語對翻譯效果的影響一來浪費時間,二來收效甚微,所以高中英語教師應當發(fā)展一種新的有效率的方式來進行翻譯教學,英漢比較翻譯就這樣應運而生,這種方法可以極大的改善當下英語翻譯教學所凸顯的種種問題、改變學生翻譯的思維模式,接下來筆者將進一步的深入探析英漢比較在高中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英漢比較 高中英語 翻譯
一、英漢比較在高中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多方面存在差異,學生在英漢翻譯的過程中,經常把英語按照單詞意思直接翻譯成漢語,在這個過程中,把漢語套在英語上,有時候能夠套對,有時候卻套錯,而套錯的大部分是漢語與英語之間存在著差異的地方,因此,通過英漢比較在比較分析中尋找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性,改變學生翻譯理念,加強學生翻譯能力是當下解決學生英語翻譯能力低下的最佳解決方法。
在當下外語與母語翻譯過程中,我們不能只看到外語對母語帶來的負遷移作用,在高中生階段,母語的語法規(guī)則、語言系統(tǒng)等都已經深深地刻畫在學生的內心深處,不會輕易為外界影響所改變,相反的,在母語與外語進行互譯的過程中,高中生不可避免的將會產生一種比較,只不過這種比較是存在于母語的習慣層面,并沒有從根本理論上進行比較分析,這種比較只要加以引導,從外語的語言、語法系統(tǒng)上進行分析教導,就能讓學生看到母語及外語的異同,就能有效率的加強學生外語翻譯的能力,同時也能對母語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高中階段正是學生探索欲望強烈,求知欲旺盛的頂尖階段,相比于小學初中學生可塑性強、記憶力強等特點,高中學生的思維開始更加靈活,開始形成系統(tǒng)的語言學習知識習慣,高中生急于學習的是自己的英語表達是否正確、英語表達的結構是怎樣的、英語表達場景異同產生的語義異同等,這種心態(tài)為教師進行英漢比較的教學方式提供了一種途徑,教師可以針對高中生的這種心理特點,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英漢比較,在這種方式中加深對于外語的理解,提高翻譯水平以及識記能力。
二、英漢比較在高中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比較分析英漢形態(tài)的不同,現代英語越來越注重句子結構和詞匯語法,其形態(tài)越來越簡單化,以連詞為例,英語的句子短語之間基本要求結構完整,而漢語則要求按照順序或者邏輯、語序、關系等連接,因此英語連詞較多,而漢語則連詞較少。但在現代語法當中,漢語的連詞基本是不能省略的,而英語則有不少并列復合從句或者從屬復合從句中的連詞往往會被省略。同時,英譯漢的過程中還要關注英語詞匯的意義,一般來說,英語詞匯所代表的意義通常都有一些變化,在英譯漢時必須根據整句話的意思來加入一些漢語內時間、狀態(tài)的詞語才能夠完整的表達整個意思。
2.比較英漢結構差異,一般來說,漢語的時間順序和邏輯關系常按照由先到后、由因到果、由假設到推論、由事實到結論這樣的次序來安排,而英語則是“頭重腳輕”的現象較為一般,先表達情感再敘述事情是英語句式的普遍特點。例如,漢語“我今晚沒有吃飯所以十分饑餓?!狈g成英語則是“I am hungry because I do not have dinner .”
3.篇章翻譯,一般在一整段話或者一整段文章翻譯方面,中文文章的主體或者主語都非常明確,而在相應的英語段落或文章中,省略主語幾乎是成為了一種慣性,于是在英譯漢的段落或者文章翻譯中,我們需要重復使用一些代詞來充當句子的主語,英語段落或者文章需要在直接翻譯出句子或者段落的基礎上,保持原文章的文采和活性,需要通過一些篇章的連詞和副詞來達到這種效果,同時也能體現文章的連貫性以及語義結構。
4.社會文化對語言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語言是社會文化的產物,又是它的載體。中文體現了中華民族內斂、含蓄、重綜合歸納的特點,而英語則體現了西方人外向、奔放、重分析表達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翻譯技巧的同時還要注意講解東西方文化差異導致翻譯的側重點不同、語義不同的方面,代入情境去教導學生,而不是照搬詞典或者課后詞匯表的意思去單獨翻譯每句英語的意思,要教導學生從全局把握的基礎上進行翻譯。
三、英漢比較在高中英語翻譯教學中的的注意事項和發(fā)展前景
1.注意事項:(1)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認真客觀的分析翻譯過程產生的原因,而不是直接將錯誤規(guī)劃到“中式英語”的方面,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從整句話、整段段落、整篇文章入手去進行翻譯而不是從詞匯入手直接翻譯。(2)把握學生翻譯的重點難點,做到有針對性,在翻譯過程中不僅教授翻譯的結構、句式,還要針對“中式英語”易出現的點進行改善教育。(3)教師應當逐步發(fā)展全英文授課的方式,循序漸進,課程教學以教材語篇文章為主,而不是以教材中詞匯表為主。
2.發(fā)展前景:近代以來,英語的重要性逐漸被人們所認知,由此帶來的學習英語的潮流仍是方興未艾,但從當下教學現狀來看,高中生以高考為主體的翻譯教育模式帶來的弊端仍是巨大的,這造成高中生英語卷面分普遍較高,但是英語翻譯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靈活性較差,英語寫作支離破碎,英語口語普遍水準較低。針對這種情況進行英漢比較翻譯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理解母語更深刻的基礎上發(fā)展翻譯能力,勢必將會成為高中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主要方式。
四、總結
英語和漢語同樣作為一門語言的學習,在許多地方都是一樣的。對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復合型的人才來說,掌握這兩種世界通用語言更是非常必要的,而高中階段的翻譯教學則更是重中之重。英語與漢語在詞匯、結構、時態(tài)、語態(tài)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但同時也存在很多共同點。學生通過英漢對比的過程可以了解兩種語言的共同點和差異點,這對學生英譯漢的翻譯以及理解母語結構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學過程中,深入進行語義、情境、結構的英漢對比翻譯的探討非常有必要并且將會逐步成為英漢翻譯的重要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聶玉潔.關聯理論視角下英漢翻譯教學的實證性研究[J].高教學刊,2016,(7).
[2]韓雯.基于高校翻譯課英漢對比教學的論述[J].青春歲月,2016,(3).
[3]蔣麗蓉.翻譯技巧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J].時代報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