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亞輝
(山西潞安智華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山西 長治 046204)
論油用牡丹穴盤育苗的必要性及關鍵技術
范亞輝
(山西潞安智華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山西 長治 046204)
近幾年油用牡丹的種植前景被看好,以培育優(yōu)質高產牡丹苗為目的,進行油用牡丹穴盤育苗研究,不僅可以推進農業(yè)現代化建設,而且可以帶動經濟快速發(fā)展。
油用牡丹;穴盤育苗;關鍵技術
油用牡丹是指芍藥科牡丹組植物中種子含油量相對較高、具有產業(yè)化生產價值的牡丹種或品種。油用牡丹穴盤育苗是運用企業(yè)化的生產經營模式,集現代高新技術為一體,培育抗性好、產量高的牡丹苗,可以促進牡丹產業(yè)健康、快速的發(fā)展。
1.1 油用牡丹經濟價值突出
作為木本油料樹種,即可再生的能源樹種,油用牡丹的資源優(yōu)勢在下表可以看出:表1顯示油用牡丹不占用“良田”就可以獲得可觀的產量;表2顯示油用牡丹所含的α-亞麻酸含量是花生油的108倍、橄欖油的61倍、茶油的43倍,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α-亞麻酸在人類未來的保健和營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993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發(fā)出聲明:在人體當中α-亞麻酸發(fā)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因此獲得了最終在全世界范圍專項推廣的權利。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α-亞麻酸具備以下多種性能:第一,降低血壓、血脂;第二,提高人體自身免疫;第三,預防糖尿病發(fā)生;第四,防治癌癥;第五,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第六,預防心肌梗塞、腦中風;第七,將血液當中的有害物質徹底地清除干凈,對心臟病起到預防及治療的作用;第八,緩和更年期綜合征的癥狀表現;第九,健腦提神,提高人的記憶能力;第十,對多發(fā)性硬化癥起到輔助性治療的作用;十一,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十二,避免及治療便秘、腹瀉、腸胃綜合征的作用。
表1 油用牡丹與幾種油料作物產量、出油率對比表[1]
表2 牡丹籽油與幾種食用油油質對比表[2]
1.2 采 用穴盤育苗是提高油用牡丹苗質量和產量的關鍵
傳統的育苗方式管理粗放,抗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穴盤育苗可以提供相對穩(wěn)定的數字化環(huán)境,通過人工控制光照、溫度、濕度等各項環(huán)境因子,為牡丹苗提供最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使秧苗按專家設定的生長模式精準地進行生長[3]。
油用牡丹傳統育苗受一年四季節(jié)令的限制,難以滿足油用牡丹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需求。以山西潞安集團為例,在“十三五”期間,2016年種植油用牡丹約1.33萬hm2;2017年種植約1.67萬hm2;2018—2020年,每年種植約3.33萬hm2。“十四五”期間,即2021—2025年,每年種植4萬hm2,總種植面積達到約33.3萬hm2。牡丹苗的需求量為12.5億株,而這僅是山西一個省的牡丹苗需求量。穴盤育苗可以通過縮短苗齡,使得育苗的茬數大大提高,同時在適宜的人工環(huán)境下,單株的年生長量也會比傳統育苗的植株有大幅度提高。在空間利用上,穴盤育苗可以立體放置,土地的利用率也可以提高7~10倍。
圖1 優(yōu)質牡丹苗供應流程
從圖1可以看出,穴盤育苗作為大田育苗的有力補充,能有效地解決優(yōu)質牡丹苗的供應緊缺問題。
1.3 穴盤育苗是規(guī)?;洜I、產業(yè)化發(fā)展的需要
穴盤育苗可以把種植戶集中成一個聯合體,大大降低育苗風險。穴盤育苗在生產過程中,將傳統的勞力付出型種植轉變?yōu)槭覂鹊闹橇Ω冻鲂头N植,激勵年輕人投身到現代化農業(yè)生產中。這種改變,對于加快現代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進行穴盤育苗,是社會化大生產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提高牡丹產業(yè)經濟效益的關鍵。
2.1 種子
2.1.1 種子的開采與處理
當果莢顏色長至香蕉黃時,將果莢摘掉,在通風陰涼的室內,以條狀的形式進行放置,其中寬度、厚度要控制在70 cm、30~35 cm的范圍,以促使殼中的種子順利地達到后熟期。種子后熟階段,需平均每日翻動1次,避免種子出現小范圍的發(fā)熱或變質。果莢中的種子顏色變化過程為黃綠色—褐色—黑色,15 d左右后,種子外部達到發(fā)硬干燥狀態(tài)時,將種子放置在原來的位置備用。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將種子暴露在太陽光強烈的地方;下種前1 d需要對種子進行分揀,挑出優(yōu)質飽和的種子。
2.1.2 播前處理
在種子播種之前,需要使用清水進行水選,將種子浸泡在水里1.5 h左右,然后將沉浸在水下方顆粒飽滿的種子取出備用。播種之前再使用50℃溫水將種子在水里浸泡1 d,待種子的外皮變軟,再使用3號ABT生根粉(25×10-6)浸泡2 h。
2.2 穴盤和基質
2.2.1 穴盤選擇
穴盤是按照一定規(guī)格,把很多小型的營養(yǎng)缽連在一起的塑料盤。在穴盤的挑選上,要盡可能地選擇那些市場中經常見到的種類,通常市場中較為多見的有72穴、128穴、288穴、392穴等,上述穴盤相對應的容量為4.2 L、3.2 L、4 L、1.6 L。具體使用的基質量通過相關公式便可以計算得出,在實際運用的過程當中需要添加10%的富余量,這樣就能夠將穴盤填充實。
穴盤營養(yǎng)缽的數量、培育的品種及成品苗的大小3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通常情況下,大苗培育的時候使用到的穴盤營養(yǎng)缽是比較大一點的,小苗培育時其營養(yǎng)缽要小一些。為能夠將生產成本減少到最低,要盡可能地將穴盤回收利用,在下次使用時進行消毒處理。一般情況下,穴盤可使用2~3年。
2.2.2 基質裝盤
在穴盤育苗的過程當中,挑選適合的基質,同時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填充是十分關鍵的。通常穴盤育苗會使用到草炭、珍珠巖、蛭石這3種基質,同時將不同的基質按照特定的比例來配制,其中要確保將pH值控制在5.5~6.8范圍內。在實際配制的過程中,需要向基質中噴灑一定數量的水,但是要將水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不能過干或過濕。在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針對配制的基質要做好消毒處理。試驗以鳳丹種子為例,做了兩種配置方案。第一種方案中草炭∶珍珠巖的配置比例為3∶1,第二種方案草炭∶珍珠巖∶蛙石的配置比例為2∶1∶1。經過試驗得出兩種方案的生根率都可以達到68.3%,但第一種方案的平均根長為2.9 cm,第二種方案平均根長是2.1 cm。
確保填充充分的基質量,用手指將已經填充好的穴盤慢慢按壓下去,不能出現手指一按,基質下降1/2的現象,這種現象代表著基質填充較差,在種子生長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基質不斷下沉、穴孔干化、露根的現象,這對于種子和幼苗的正常生長是極為不利的。
2.3 播種和催芽
牡丹種苗的穴盤生產需要在適宜其生根發(fā)芽的催根室和催芽室進行,這是穴盤育苗的關鍵,也是實現全年育苗的前提。
2.3.1 播種
通常播種的深度應控制在1~2 cm,在澆水以后每一個穴盤要保持干凈清潔,不可有種子外露的現象。
2.3.2 催根
溫度對種子萌芽、生根和生長起著關鍵的作用,種子每一階段的生長對溫度有不同的要求。其中,變溫條件對于鳳丹種子的生長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在15℃的溫度下鳳丹種子能達到最高的生根率。
2.3.3 休眠處理
鑒于牡丹種子有上胚軸休眠的現象,低溫、赤霉素對打破這一現象是非常有效的。當種子根長達2~3 cm時,可通過低溫的方式來處理。低溫處理時間要控制在21 d,此狀況下出苗率是最高的。其中,通過低溫的方式對沒有發(fā)芽的種子進行處理是達不到任何成效的。根長達到一定量后,在低溫處理的基礎上,可直接進入到出苗期。若種子的根長未達到規(guī)定長度,那么牡丹種子在移至常溫培養(yǎng)的階段生根生長則需要繼續(xù)持續(xù)一段時間,直至達到規(guī)定長度后再進入出苗階段。
2.4 溫室培育
在寒冷的冬季,要確保整個溫室的室內溫度保持在≤18℃且≥12℃的標準。炎熱夏季溫室需配備良好的通風、降溫及遮陽設施,避免出現太陽光長期高溫直射的情況,通常要將室內溫度控制在30℃以內。在整個育苗期需進行噴水灌溉處理,此時需確?;|含水量達65%左右。
2.5 出苗
2.5.1 穴盤苗出室
種子出苗前3~5 d,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將室內環(huán)境逐漸向室外環(huán)境過渡,這樣才能夠確保幼苗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順利出室。穴盤苗可用來進行銷售,亦可在室外進行培育,待生長為成品苗后再進行處理。在寒冷的冬天,穴盤苗處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防止幼小的穴盤苗被凍傷。
2.5.2 出室后管理
剛剛出室后的幼苗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是極低的,因此,對幼苗進行出室后的系統性管理非常重要。在穴盤苗全部定植后的7 d內需注意苗床溫度,并進行適當的遮光。7 d后,可根據實際情況來減少噴霧的頻率及遮陽時間,直至小苗完全接受外界環(huán)境,將遮陽免去,進而轉歸到正常的大田苗管理。
苗木生產是油用牡丹產業(yè)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但我國工廠化育苗還處于起步階段,推廣應用和普及依然很落后。筆者是在潞安集團油用牡丹生態(tài)產業(yè)一體化開發(fā)項目的大背景下,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和應用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經驗,對穴盤育苗的技術進行總結,但根據事物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原理,本技術在實踐過程中應不斷改進、完善。
[1]李育材.關于油用牡丹產業(yè)發(fā)展的匯報材料.2013.
[2]羅寧.充分認識牡丹價值,發(fā)展牡丹產業(yè)[J].風景園林植物,2011.
[3]羅林.充分認識牡丹價值發(fā)展牡丹事業(yè)[J].中國園林,2013,12(4):64-667.
1005-2690(2017)04-0087-03
:S565.9
:B
2017-03-07)
范亞輝(1984-),女,山西萬榮人,本科,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