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寒
一個陽光熱烈的午后,我陪爺爺在陽臺上曬太陽,給他讀積攢了一個星期的報紙。棉花被里的爺爺身體縮得小小的,臉上刻著平靜的皺紋。小土狗溫順地趴在我們腳邊,煤爐上燉著排骨蘿卜,升起裊裊白煙。奶奶在廚房里給我們做桂花圓子湯。
突然,奶奶端著的青花瓷碗砸在地磚上,發(fā)出很尖利的一聲響,打破了那一刻的平靜。像是感應到了什么,我扭頭去看爺爺,他靜得像一塊泥塑。我伸手去探他的鼻息,早就沒有了,可是身體還被陽光浸泡得很暖和、蓬松。我握著爺爺粗糙干硬的手,眼淚一滴滴落下來。
奶奶比我想象中平靜得多。她只是紅著眼眶,握著爺爺的手,在他身邊坐了一會,幫他理了理毛線帽和圍巾。她像話家常一樣對爺爺抱怨道:“老頭子,你這就等不及了。喝碗桂花圓子,再喝碗蘿卜湯,熱乎乎地上路多好。你要走了也不說一聲,真是一輩子沒有良心哦。”小土狗在地上嗚咽了一聲,大概也是感受到了什么。
爺爺年事已高,誰都知道死亡一定會在哪個路口等著他。但是我們誰也沒有想到,他說走就走了,一句告別的話都沒有。
爺爺的后事辦完以后,奶奶懶了很多,不愛出門也不愛下廚了,整天坐在爺爺從前曬太陽的地方發(fā)呆。就這樣曬了一整個冬天的太陽,直到來年春天的一日,她才回轉過來,把手在圍裙上擦了兩把,進廚房給我們做好吃的。
我想奶奶是在心里熬過來了,她比我們多活了幾十年,雖然沒什么文化,但人情世故這本最豐富的書,她一定都明白。我們生命中的大部分人和事,都不會有真正的告別儀式,而是說沒有,就沒有了。
時間像火車一樣轟隆隆地往前走,并不會因為那是一個衰老的人而將它的步伐變緩、變柔和。
奶奶在70歲時成了一個被歲月風干的老人,雪白的頭發(fā)胡亂地散在衣服領子上。為了方便行動,她搬到了底樓由車庫改造而成的屋子里。于是,從秋天到冬天,從日出到日落,她都坐在門口的藤條椅子上曬太陽。
我上班前去看奶奶,她說她吃了一碗泡飯,問我要不要來一碗。下班回來,她又問了我同樣的問題。我倚著門沿站著,打量著她這毫無隱私可言的方寸之地,望著她似懂非懂的臉,心里一陣心酸。
我的奶奶也糊涂了。周末,我陪她一頁頁翻著手里的相冊,照片多是全家?;蛘呤撬龔那昂蜖敔數暮险?。她像是認真地看著,可是照片背后的故事,她大多不記得了。
角落里的煤爐上放著一只砂鍋,裊裊地冒著白煙,有水翻滾的輕微聲音。我起身往砂鍋里加一些水,回來時見她抽出一張自己的獨照。那是她在我們搬新家時照的,她雙手捏在身前,姿勢扭捏,笑得很羞澀。
奶奶說:“這張好看,你幫我收著,以后用得著?!彼窃跒樽约哼x遺照。
再過了一年,奶奶徹底糊涂了,走丟了兩次。我們照顧不了她,只好把她送到有護士照顧的養(yǎng)老院。
奶奶去養(yǎng)老院那天,大雪初晴。空氣中有臘梅的香味,馬路上的積雪靜悄悄地融化,天地萬物都透露著春天的氣息。奶奶起初有出遠門的興致,然而隨著車越開越遠,她也沉默了下來,最后渾身充滿了悲哀。為了讓她安心,我握了握她的手,卻沒有想到,那竟是我最后一次坐在她身邊,感受她身上的體溫。
又過了一個月,養(yǎng)老院傳來奶奶半夜去世的消息。那天剛好是春至,她終于還是沒有等到她的春天。
老人們說這就是人生啊,歲月面前沒有人是壯士。你想來一場好好的告別,訴說衷腸,讓往事珍重,可惜偏偏沒有那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