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針對新生兒重度窒息癥狀使用血管活性藥物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90名發(fā)生重度窒息癥狀的新生兒利用隨機數字法平均分成兩組,其中實驗觀察組使用血管活性藥物進行治療,常規(guī)對照組僅使用普通藥物進行治療,對兩組新生兒接受治療之后其胃腸功能、腎功能、心功能、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受損程度進行監(jiān)測分析對比。結果 實驗觀察組與常規(guī)對照組相比較,胃腸功能、腎功能、心功能、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受損程度均顯著的降低(P<0.05)。結論 臨床中在面對新生兒重度窒息的情況時,及時的運用血管活性藥物進行治療,能夠有效的保護體內重要器官的功能,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關鍵詞:高位新生兒;重度窒息;血管活性藥物;治療效果
在各類新生兒的臨床病癥中,重度窒息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病癥,會直接導致體內各重要器官功能發(fā)生障礙以至于衰竭。假如不能采取有效及時的治療,必將會發(fā)生極為嚴重的并發(fā)癥和后遺癥。本院利用血管活性藥物針對新生兒的重度窒息情況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研究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選取本院兒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中前后收治的90例高危重度窒息新生兒,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其中低于35 w的共計42例,35 w~45 w41例,高于45 w的共計有7名;新生兒出生時體重低于2500 G的有46例,2500 G~4000 G的38例,高于4000 G的6名。將其利用隨機數字法平均分成實驗觀察組和常規(guī)對照組兩組,每組45例,經過通過統計學處理,在性別、出生體重、胎齡等一般資料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1.2選取標準 在新生兒出生時開展lmin apgar評估評分≤3分時診斷為重度窒息癥狀。HIE(缺氧缺血性腦?。┬律鷥夯颊甙Y狀需要與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依據和分度標準相符合。胃腸功能發(fā)生障礙的診斷標準為嘔吐咖啡樣液體、腸鳴音減小乃至消失、腹脹。急性新生兒腎功能障礙癥狀為少尿、肌酐上升。心功能損害的新生兒臨床癥狀表現有心肌酶升高、心電圖異常、心律改變、心音低鈍。
1.3方法 在對新生兒患者進行重度窒息的復蘇之后,常規(guī)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普通療法,包括抗感染、能量供應、擴容糾酸、維持顱壓穩(wěn)定、低濃度吸氧、入暖箱等方式。實驗觀察組則是在常規(guī)的基礎方式上輔助運用血管活性藥物,將多巴胺5 μg/(kg·min)與多巴酚丁胺5 μg/(kg·min)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應用10 h/d,酚妥拉明 0.6 mg/(kg·次),依據實際病情應用為 1次/8 h 或1次/12 h,均通過微泵控制,連續(xù)使用5 d。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 χ2 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使用不同治療方式的兩組新生兒患者的胃腸功能、腎功能、心功能、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損傷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實驗觀察組的各臟器受損情況顯著低于常規(guī)對照組(P<0.05)。證明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對于高危新生兒的重度窒息癥狀有著良好的治療作用,能夠保護重要的內臟功能不受損害,降低并發(fā)癥和后遺癥的發(fā)生,促進治愈率的提高。
3討論
在臨床高危新生兒病癥中,重度窒息時的缺氧缺血會直接導致新生兒的器官受到損害,其窒息程度越重,對身體器官造成的損害就越加嚴重。臨床癥狀表現為胃腸道、腎、心、腦等器官發(fā)生供血不足以及內循環(huán)障礙,身體機能發(fā)生潛水反映,為維持供血而使得其他器官的血管收縮,體內血液出現重新分布。而在腸系膜動脈部位血液流量將會較少75%以上,腹部主動脈減少70%以上,由此引發(fā)胃腸功能以及腎功能受損較為嚴重,發(fā)生幾率高,也極易引發(fā)其他臟器功能障礙惡化至無法逆轉的程度,一次也被稱之為“始動”器官。在缺氧現象不斷加重下,心率持續(xù)減緩、心血輸出量不斷降低,體內血壓下降,肺部毛細血管發(fā)生收縮、阻力加大、肺部血流量變少,動脈的導管再一次開放,體內重新恢復為胎兒型循環(huán),使得缺氧加重,導致心力衰竭。而在缺氧的不斷加重之下,腦血管的自發(fā)調節(jié)功能被破壞,代謝能量停滯并且衰竭,導致HIE。
多巴胺是一種內源性的兒茶酚胺類藥物,其藥物作用受劑量的影響,1~5 μg/(kg·min)小劑量具有刺激多巴胺受體、對腦、腎、腸系膜以及冠狀血管進行擴張,提高血流量;6~10 μg/(kg·min)中等計量則是主要刺激β1受體,提升心肌收縮率以及心率,增加心血輸出量;11~20 μg/(kg·min)大劑量則是能具有增強血管收縮,提升血壓的作用。而多巴酚丁胺5~20 μg/(kg·min)對心臟β1受體能夠選擇性的進行喚起,起身人工心臟的收縮力,較小的影響外周血管阻力和心率,并且不會顯著的提升心肌耗氧量。
從臨床癥狀中看來,重度窒息往往都伴有吸入性肺炎,肺部動脈的血壓變高,微循環(huán)無法完成,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因此針對性的使用小劑量的多巴胺5 μg/(kg·min)能夠刺激腸系膜血管的多巴胺受體,促使腸系膜血管擴張和微循環(huán),恢復胃腸功能。同時刺激腎臟多巴胺受體,促使腎臟的血管達到擴張狀態(tài),增加腎臟血流量和腎小球的濾過比率,提高尿液量,對腎臟功能進行改善。另一方面還可以刺激心臟多巴胺受體和β1受體,增加心血輸出量和心肌的收縮能力,維持心功能,最大限度的促使血液灌流各器官。而使用多巴酚丁胺5 μg/ (kg·min),則是針對性刺激心臟的β1受體,進一步加強心肌收縮能力,促使心功能改善。運用酚妥拉明,則是作為α受體阻滯劑,能起到對血管進行舒張、減輕外周血管阻力、促進內臟灌注血流、減輕肺部高壓、預防肺部水腫的發(fā)生。
總而言之,本院將三種血管活性藥物有效的聯合使用,對高危新生兒的重度窒息癥狀開展治療,有效的降低了新生兒胃腸功能、腎功能、心功能、HIE(缺氧缺血性腦?。┑氖軗p程度,獲得了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同時具有經濟安全的優(yōu)勢,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盧小玲,邵美仙,余勇妙,等.持續(xù)泵注血管活性藥和全胃腸外營養(yǎng)新生兒輸液安全的干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4):134-135.
[2]紀木火,高戎,曹霞,嚴美新,邢春花.不同血管活性藥物對腰麻下低血壓剖腹產母嬰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2(18):2962-2963.
[3]陸國平,陸鑄今,陳超,賀駿,胡靜,趙敏慧,張靈恩.持續(xù)血液凈化技術在新生兒膿毒癥中應用[J].臨床兒科雜志,2014,23(06):356-358.
[4]蔡恒宇,郜紅艷.預注不同血管活性藥對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腰硬聯合麻醉剖宮產母兒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7(10):1258-1261.
[5]譚道臣.膠體液預擴容聯合預注血管活性藥對產婦腰硬聯合麻醉后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20(10):1409-1410.
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