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山西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口上水庫堆石混凝土重力壩施工技術分析
李薇
(山西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水庫作為地區(qū)性水利設施,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堆石混凝土重力壩憑借自身優(yōu)勢受到廣泛應用。以口上水庫堆石混凝土重力壩為實例,對堆石混凝土重力壩的壩體特點、施工技術和注意事項進行分析,以為類似工程施工提供參考借鑒。
口上水庫;堆石混凝土;重力壩;施工技術
水庫大壩作為水利項目的核心工程,其結構形式、施工技術、建設規(guī)模等直接關系到項目的總投資和運行效果。近年來,堆石混凝土重力壩逐漸替代漿砌石混凝土重力壩,正在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口上水庫位于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境內(nèi),工程主要是給昔陽縣提供生活和工業(yè)用水,年供水量773萬m3;負責0.067萬hm2耕地的灌溉任務和保護下游近4 000人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免受洪災威脅。水庫攔河大壩形式為堆石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58.4m,總庫容495萬m3。按3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大壩和泄水建筑物,并按2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主要建筑物按4級設計。導流建筑物按11月至次年3月20%洪水標準控制設計,汛期導流洞和壩面聯(lián)合泄洪。
堆石混凝土重力壩是在塊石之間填充自密實混凝土,在模具的約束下形成一定形狀的混凝土堆石體。目前,堆石混凝土技術已在寶泉水庫、山西恒山、枕頭壩水電站等工程得到應用,使用效果良好。
堆石混凝土重力壩具有下幾個優(yōu)點:一是顯著降低工程成本。經(jīng)過實際使用,證明堆石混凝土技術可降低壩體混凝土材料成本的10%~15%,而且也會降低相應的設備、能源、人力等投入成本,從而使整個工程的投資有了明顯下降。二是大大縮短了工期。堆石混凝土筑壩技術取消了振搗和溫控的步驟措施,大大簡化了施工工藝,充分發(fā)揮了機械化作業(yè)的優(yōu)勢,使其比常規(guī)混凝土技術節(jié)約一半以上的工期。三是工程質量容易得到控制。堆石混凝土澆筑方式和施工工藝較為簡單,對工人技術要求較低,且由于不受振搗和溫度的影響,其施工質量也容易得到保證。
口上水庫壩體最大高度為44.5m,壩底最大厚度為41.1m。為防止壩基滲漏,項目采取帷幕灌漿的防滲形式;且在大壩上游設置一層混凝土防滲面板。壩身主體為堆石混凝土結構。
3.1 筑壩材料的選擇
3.1.1 堆石料和骨料
本項目所用的堆石料由直接外購和爆破開挖所來,要求料石塊體完整,質地堅硬,不得出現(xiàn)剝落層和裂紋,要求其飽和抗壓強度不小于50MPa,一般以毛石、塊石、卵石為主。本工程要求料石直徑范圍在150~300mm,堆石的含泥量應小于0.5%。此外,在使用前要對料石進行清洗處理。
為增加堆石結構強度,在堆石料之間還要填充骨料。項目要求的粗骨料的粒徑范圍在5~20mm,超徑率應小于5%,針片狀顆粒的含量要小于8%;細骨料最合適選擇為級配良好的中粗河砂。不具備條件的施工地可按照河砂、人工砂、細沙、粗砂等順序優(yōu)先選擇。
3.1.2 水泥和粉煤灰
堆石混凝土技術對水泥的要求較低,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等,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的在一般工程上均可使用。由于水利設施投資及社會影響較大,且對抗?jié)B性要求高,因此本工程選用硅酸鹽水泥。
為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后期強度和降低混凝土水化熱量,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粉煤灰??谏纤畮齑髩芜x用的Ⅱ級粉煤灰,具體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口上水庫大壩所用粉煤灰指標性能
3.2 堆石混凝土施工
堆石混凝土壩體施工技術主要步驟為:倉面處理、模板設置、料石入倉和澆筑自密實混凝土、完成一層堆石澆筑。
3.2.1 倉面處理
為保證壩基的強度及防滲性,對壩基以下20m深度的范圍進行帷幕灌漿處理。在壩體施工前應對倉面進行必要清理。主要是將基巖上的雜土、植被等清理干凈,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將倉面中的水排除干凈。在倉面上首先澆筑一層C15混凝土墊層,對基礎面進行找平。導流明渠的堆石混凝土也要建在混凝土墊層之上。
3.2.2 模板設置
模板由腳手架在外側進行支撐,為了提高模板穩(wěn)定性,在模板內(nèi)側0.5m處埋設鋼筋,而靠近模板1m范圍內(nèi)的堆石采用人工填充。模板之間的縫隙應小于1mm。在澆筑過程中技術人員應注意模板的位置及漏漿情況,出現(xiàn)問題后立即停止?jié)仓鳂I(yè),在堆石混凝土強度大于5MPa后便可進行拆模。
3.2.3 堆石混凝土的運輸和入倉
混凝土制備廠與壩址距離約3.2 km,選用的運輸工具為10m3混凝土罐車,在運輸過程中不再加水,到達施工地后不可直接卸料,應在罐車中攪拌混凝土不少于1min。此外,應保證混凝土供應的連續(xù)性,合理安排運輸車數(shù)量,混凝土由專門的輸送泵送入倉中。
3.2.4 澆筑自密實混凝土
大壩采用分層分塊的澆筑形式,設計分層厚度范圍在0.2~1.0m。為使工程整體結構牢固,每次澆筑前應對老層混凝土進行清除,而且保證接縫處的溫度不小于2℃。此外,每個澆筑層頂面都要留有塊石棱角,留設高度應不小于10 cm。澆筑時一般按照“Z”形進行施工,每個停留位置的澆筑范圍應不大于10m2,堆石間的空隙完全依靠自密實混凝土的自行流動填充。
3.2.5 澆筑體養(yǎng)護
在非冬季施工時,拆除模板后對澆注體進行灑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28 d。當夏季溫度過高時,還要采取澆筑層表面過水或噴霧等降溫措施。冬季施工時,需對澆筑體進行保溫養(yǎng)護,一般采用干燥的草料或麻袋覆蓋在澆筑層之上,覆蓋厚度為10~30 cm,溫度越低,覆蓋層越厚。但覆蓋草料或麻袋之前需用塑料薄膜將澆筑層表面裹嚴實,并且不再進行灑水養(yǎng)護。4 結語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術憑借其施工簡單、快速,成本低等優(yōu)點在中小型混凝土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口上水庫大壩通過應用堆石混凝土施工技術取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大壩運行穩(wěn)定,各項指標都符合相關要求。該工程也為推廣堆石混凝土筑壩技術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對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具有較大的影響。
TV642.3
C
1004-7042(2017)03-0029-02
李薇(1985-),女,2011年畢業(yè)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工程師。
2017-01-13;
20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