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粗紗假捻器與粗紗質量的探討

      2017-04-20 02:58:34袁景山無錫誠本紡機有限公司江蘇無錫214142
      紡織器材 2017年2期
      關鍵詞:機械波捻度粗紗

      袁景山(無錫誠本紡機有限公司,江蘇 無錫 214142)

      粗紗假捻器與粗紗質量的探討

      袁景山
      (無錫誠本紡機有限公司,江蘇 無錫 214142)

      為了研究假捻器對粗紗質量和粗紗機生產(chǎn)效率的影響,介紹真捻和假捻的紡紗原理及假捻理論在現(xiàn)代粗紗機上的應用;分析粗紗在假捻器上的受力情況,說明粗紗張力、假捻器的材料、結構尺寸和形狀等是影響假捻器假捻效果的主要因素。重點探討假捻器與粗紗質量問題,分析假捻器與粗紗1 cm~2 cm機械波,前、后排粗紗伸長率,粗紗冒紗,粗紗毛羽,粗紗捻度不勻,粗紗通道直徑等的辨證關系;分析了假捻器的兩種失效形式。指出:在現(xiàn)代棉紡粗紗機機型及假捻器已確定的情況下,增大卷繞張力是提高假捻效果的重要方法,大張力紡紗的目的即為提高假捻效果;粗紗機配置高效假捻器,可增加紡紗段假捻度,縮小紡紗三角區(qū),減少意外伸長,提高粗紗條干均勻度,減少粗紗毛羽;粗紗1 cm~2 cm機械波、粗紗捻度不勻及粗紗通道直徑的大小均與假捻器無關。

      粗紗;真捻;假捻;假捻器;錠翼;摩擦因數(shù);質量;紡紗張力;機械波;伸長率

      0 引言

      有高效假捻器的懸錠錠翼,是現(xiàn)代棉紡粗紗機的主要技術特征之一。在紡紗生產(chǎn)中,因為假捻器對粗紗質量及粗紗機生產(chǎn)效率的影響很大,所以使用符合紡紗工藝要求的假捻器是紡紗工藝人員的渴求。假捻器由熱塑性塑料注塑而成,其制造需先投資制造昂貴的模具;其使用效果又因紡紗品種、工藝、管理和操作習慣不同而難以科學地評價,以致假捻器研發(fā)者寥寥無幾。作者多年從事粗紗機、粗紗錠翼的研發(fā)和生產(chǎn),深感高效假捻器對粗紗質量及粗紗機生產(chǎn)效率的影響之大,現(xiàn)結合假捻器在新型粗紗機上的應用問題進行探討,與紡織界同仁磋商和改進。

      1 真捻和假捻

      1.1 真捻

      當纖維須條一端被握持、另一端繞其自身軸線回轉時,須條的外層纖維便發(fā)生傾斜的螺旋形捻回,這稱為真捻。須條外層纖維發(fā)生傾斜的螺旋形捻回時,其纖維扭轉變形、須條緊密抱合而形成紗條的強力。真捻基本特征是外層纖維的螺旋線傾斜方向在紗條全長和整個加捻過程中是一致的;紗條直徑均勻度一致時,單位長度內的捻回數(shù)是一致的,而當紗條直徑均勻度不一致時,捻回有向直徑較小處轉移的趨向。真捻捻回的傳遞方向與紗條的運動方向相反,即由紗條的加捻點傳向紗條的喂入點,在捻回傳遞過程中若在某點遇到摩擦阻力,會影響捻回的正常傳遞,這種現(xiàn)象稱為捻陷,而該阻力點稱為捻陷點,如圖1所示。

      A—前羅拉粗紗輸出點; B—假捻器與粗紗的摩擦點;C—錠翼; Ta—AB段粗紗的捻回數(shù);Tc—BC段粗紗的捻回數(shù)。圖1 真捻捻回的傳遞和捻陷

      圖1中vf為粗紗在前羅拉輸出點的輸出速度,錠翼每轉一圈對粗紗施加一個捻回,若錠翼的轉速為ns,則單位時間內對粗紗BC段施加的捻回數(shù)為ns;捻回向上傳遞,B點為捻陷點,即經(jīng)過B點傳入AB段的捻回數(shù)為ns×η,其中η<1。由此可知:AB段粗紗為弱捻,其強力低、易發(fā)生意外伸長。

      1.2 假捻

      當須條兩端被握持、須條中間B點有外力作用時,使須條發(fā)生繞其自身軸線的回轉,則B點兩側產(chǎn)生方向相反、數(shù)量相等的捻回;當外力消失,B點兩側捻回便相互抵消,這稱為假捻。假捻的基本特征是紗條上存在捻向相反、數(shù)量相等的捻回。

      在假捻作用下,紗條在運動瞬間AB段和BC段的捻回數(shù)為nj,則AB段捻回數(shù)Ta和BC段捻回數(shù)Tc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1)

      (2)

      當t→∞,由式(1)可得:Ta=nj/vf

      由式(2)可得:Tc=0

      即假捻對BC段紗線施加的捻回數(shù)為零[1]。

      1.3 真捻和假捻同時發(fā)生

      AB段的捻回數(shù)[2]為:

      Ta=(ns·η+nj)/vf

      (3)

      使用假捻器后給紡紗段增加了捻度nj/vf,提高了AB段粗紗強力,減少AB段粗紗發(fā)生意外伸長的可能性,并使粗紗毛羽減少;隨著捻度nj/vf增加,使得捻縮増加,從而使紡紗張力進一步增大。

      由公式ns(1-η)-nj+Tavf=Tcvf可得,BC段的捻回數(shù)Tc[1]:

      Tc=ns/vf

      (4)

      由式(4)可知,使用假捻器后無論假捻效果如何,捻回數(shù)與工藝設定的粗紗捻度無關。

      2 假捻器的作用與效果

      2.1 粗紗在假捻器上的受力分析

      粗紗在假捻器上的受力情況,如圖2所示。

      圖2中T1為AB段粗紗張力,即紡紗張力;T2為假捻點以下的粗紗張力,該張力是由粗紗卷繞張力傳遞而來;μ為紗條與假捻器的摩擦因數(shù);r0為粗紗半徑;R為摩擦圈半徑;N為在張力T1和T2的作用下粗紗對假捻器摩擦點處的正壓力;α為粗紗進入錠翼的導紗角。

      圖2 粗紗在假捻器上的受力

      錠翼帶動假捻器回轉時,假捻器對粗紗產(chǎn)生的摩擦力距為:

      M=μNr0

      (5)

      該摩擦力距必須大于粗紗的抗捻力距,才能使粗紗繞自身軸線回轉而產(chǎn)生假捻效果[3]。實際上,粗紗在假捻器上的運動既有滾動產(chǎn)生假捻,又有滑動造成假捻器磨損,使粗紗毛羽增加;所以,設計圖2中假捻器結構時,假捻器對粗紗產(chǎn)生的摩擦力距M必須符合下式[4]:

      M=μr0[T1sin(α-θ)+T2sin(β-α)]

      (6)

      2.2 影響假捻效果的因素

      2.2.1 粗紗張力

      粗紗機懸錠錠翼及其配置的假捻器是定型的,雖然紡紗廠可以自購假捻器進行替換,但往往因難以確定假捻器效果而無從選擇。由式(5)可知:在假捻器與纖維間摩擦因數(shù)μ及粗紗半徑r0確定的情況下,粗紗對假捻器摩擦點處的正壓力N是影響假捻效果的決定因素,而N是由粗紗張力的作用引起的;因此,粗紗張力是影響假捻效果的重要因素。

      卷繞張力的大小由粗紗卷繞速度與前羅拉輸出之比所確定,理論上在一定范圍內二者比值愈大,粗紗卷繞張力愈大;而卷繞張力向上傳遞形成各段粗紗張力,稱前羅拉的粗紗握持點到假捻器入口這段粗紗的張力為“紡紗張力”,其大小可眼觀、手摸或用電子檢測儀器進行測量。

      紡紗張力源于卷繞張力,又不同于卷繞張力。傳統(tǒng)概念中“粗紗張力大,則伸長率大”,其中的“粗紗張力”是指卷繞張力,與紡紗張力有嚴格的區(qū)別,不能混淆??刂凭砝@張力以控制粗紗在允許的伸長率范圍之內,卷繞張力使T2增大,相應T1也增大,在假捻器上的正壓力N亦增大,施加于粗紗上的假捻器摩擦力矩M增大。因此,調整粗紗張力是紡紗廠調節(jié)假捻效果的重要措施。懸錠粗紗機紡紗工藝的大張力紡紗,除增大粗紗卷繞密度以增大粗紗卷裝之外,其重要目的是增加粗紗在假捻器上的正壓力N,增大假捻器回轉時對粗紗的摩擦力矩M,從而增加假捻效果;假捻效果提高后,可使紡紗段的捻度增大,捻縮隨捻度增大進而使得粗紗紡紗張力加大,前羅拉粗紗輸出處的紡紗三角區(qū)縮小,減少粗紗意外伸長的發(fā)生,并使粗紗毛羽減少[4]。綜上所述,粗紗張力與假捻效果關系密切,應遵循以下原則:

      a) 粗紗伸長率及伸長率差異在規(guī)定范圍之內,成紗條干不勻和強不勻在規(guī)定指標以內;

      b) 粗紗機械狀態(tài)正常,在粗紗通道清潔光滑、無棉蠟和油劑積聚的條件下,全機粗紗紡紗段由小紗至大紗應基本張緊,其中小紗時應緊一點,而大紗時應略松一點,運行中粗紗無明顯抖動;

      c) 粗紗機械狀態(tài)正常,在粗紗機的上錠桿式懸錠錠桿無彎曲、筒管上端尺寸精度和圓度符合標準,以及筒管與錠桿間無飛花積聚的條件下,小紗時不發(fā)生吊筒管問題;

      d) 粗紗卷裝圓柱面如有不規(guī)則的螺旋狀云斑,可適當調小卷繞張力,使螺旋狀云斑消失;

      e) 粗紗毛羽在正常范圍,根據(jù)紗線用途的不同,其成紗棉結、雜質和疵點應在允許的范圍內。

      2.2.2 假捻器材料

      假捻器材料的要求如下:

      a) 理想的假捻器材料應與纖維間有較大的摩擦因數(shù)μ;

      b) 由于假捻圈與須條間有相對滑動,故要求假捻器耐磨,使用壽命長,假捻效果穩(wěn)定;

      c) 由于紡化纖或保養(yǎng)時要缷下假捻器而接觸油劑,故假捻器還要求有一定的耐油性。

      最早的“假捻器”是鋼質的,需在托錠錠翼錠桿頂部開槽;而塑料材料廣泛使用后,因熱塑性塑料綜合性能好,可注塑成形、價格便宜,遂成為假捻器廣泛應用的材料,如聚酰胺塑料(PA)、聚氨酯塑料(PUR)等。假捻器曾采用過摩擦因數(shù)大、假捻效果好的丁腈橡膠為原料,但其耐磨性差而使用壽命過短;而尼龍(PA)與纖維間摩擦因數(shù)小,即使摩擦圈上設置凸點,假捻效果也不理想。目前,假捻器多數(shù)采用聚氨基甲酸酯(PUR)彈性體制造,其性能介于橡膠與塑料之間,具有高回彈性、高摩擦因數(shù)(0.2~3.0)、高耐磨性(天然橡膠的3倍~10倍)和耐油性。

      市售的PUR假捻器通常有黑色及本色(透明或白色)兩種,實際上若本色及黑色假捻器均為PUR新料注塑成型,則假捻器質量相同、假捻效果相同。市場上產(chǎn)生本色假捻器較黑色為優(yōu)的看法,是由于某些不良制造商在黑色PUR中摻入較多回料,造成假捻器摩擦因數(shù)小、不耐磨、彈性差,使得假捻器裝拆數(shù)次后發(fā)生開裂問題所致;而本色PUR無法摻入較多回料,故使消費者認為白色PUR優(yōu)于黑色PUR。實際上,從正規(guī)制造商購入的假捻器,白紡廠應用黑色PUR假捻器比較醒目,色紡廠則用本色PUR假捻器較妥。

      假捻器摩擦因數(shù)μ的測定方法,通常以手指在假捻器表面推過,阻力大者則摩擦因數(shù)μ較大。假捻器的PUR硬度一般不大于邵爾A硬度80度,硬度過高則摩擦因數(shù)小、假捻效果差;但硬度過低,則導致注塑成形難度增大。

      2.2.3 假捻器結構尺寸

      假捻器應有足夠大的摩擦圈半徑R和一定的高度,如圖2所示,須保證式(6)中的β>α>θ;否則,正弦函數(shù)將產(chǎn)生負值,這是假捻器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5]。質量合格的假捻器在結構尺寸上應滿足式(6)要求,并且假捻器粗紗通道的孔徑應與粗紗定量及錠翼的粗紗通道相適應(詳見3.5)。

      2.2.4 假捻器的類型

      假捻器安裝在錠翼頂端,與錠桿的聯(lián)接型式有兩種:一種是錠桿上部外圓與假捻器內孔相聯(lián)接,如圖3所示的CB502型、CB504型、RME型、FA415A型、FA421型、FA458A型(天津)、HOLZ型等;另一種是錠桿上部孔與假捻器外圓相聯(lián)接,如FA458A型(中氏)、FL100型等。前者與錠桿結合面積大,同步性好,但若假捻器材質差,裝拆時配合孔易開裂;而后者與錠桿結合面積小,尺寸精度要求高,油污后易發(fā)生假捻器與錠翼不同步的問題。

      a) CB502

      b) CB504

      c) RME FA415A

      d) FA458A(天津)

      e) FA458A(中氏)

      f) FL100

      g) HOLZ

      h) FA421

      i) A454

      圖3所示的這幾種國內常用的假捻器,摩擦面上多數(shù)設有凸點,且凸點的長度、高度和數(shù)量隨不同設計而異;而另一種假捻器為碗形摩擦圈上設有凹槽,或設有錐面內凹、凸起或光面等,形式多樣,效果各異[6]。假捻器設有凸點或凹槽,目的是為了提高假捻效果;但凸點或凹槽均會不同程度地增加粗紗毛羽,故凸點尖端應無銳角,凸起的高度一般不大于0.5 mm;而錐面上凸點的數(shù)量與粗紗定量間的關系目前無可靠的試驗依據(jù)。假捻器摩擦圈半徑R較粗紗半徑r0大很多,由于粗紗的抗扭力短,使粗紗與假捻器摩擦圈之間存在相當大的滑動摩擦,無論是使用有齒或無齒的假捻器,都可觀察到粗紗進入假捻器后有一個白色小三角出現(xiàn),導致部分纖維由粗紗主體上被鉤出又回入粗紗,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粗紗卷裝的圓柱表面上,會形成不規(guī)則斜向云斑。雖然尚無實驗證明,成紗質量會因此而受影響,但粗紗卷裝外觀不良,也為人所忌。

      3 假捻器與粗紗質量有關問題探討

      3.1 假捻器與粗紗1 cm~2 cm機械波

      高速、大卷裝、自動化程度高的懸錠粗紗機在國內大面積使用后,不少紡紗廠發(fā)現(xiàn)成紗有30 cm左右的機械波,按細紗牽伸倍數(shù)倒推,發(fā)現(xiàn)粗紗波譜圖上有1 cm~2 cm的機械波,由此可確定細紗30 cm機械波是粗紗機械波造成的。粗紗1 cm~2 cm機械波從何而來?很多工藝人員懷疑是假捻器造成的,因為按回轉件周長計算法計算不勻波波長,只有假捻器上有小孔;為消除該機械波,曾調換多種假捻器(包括國外制造的)上機試驗,該機械波均未消失,其產(chǎn)生原因成為不解之謎。

      為此,作者曾調研多家使用FL16型粗紗機或國產(chǎn)粗紗機的紡紗廠,發(fā)現(xiàn)凡粗紗機為四羅拉牽伸機構的廠家,多數(shù)有1 cm~2 cm粗紗機械波問題;而粗紗機為三羅拉牽伸機構的廠家,如天津紡機早期產(chǎn)的FA401型粗紗機,則基本無此機械波。重點研究兩種牽伸機構的差異后,發(fā)現(xiàn)三羅拉牽伸機構粗紗機牽伸羅拉傳動路線為前羅拉→三羅拉→二羅拉,主牽伸區(qū)在前羅拉和二羅拉之間。而四羅拉牽伸機構粗紗機的牽伸羅拉傳動路線為前羅拉→二羅拉;前羅拉→四羅拉→三羅拉(如FL16型,天津紡機、太行紡機和青島紡機的粗紗機)或前羅拉→二羅拉;前羅拉→三羅拉→四羅拉(如RME型和宏源紡機的粗紗機),這些機型的主牽伸區(qū)在二羅拉和三羅拉之間。主牽伸區(qū)的前鉗口即二羅拉,由前羅拉通過過橋齒輪傳動,其中過橋齒輪的托架非搖臂形式。雖然前羅拉與二羅拉的傳動過橋齒輪托架及托架座制造時有很高的形位公差要求,且安裝時需通過與車面前沿的垂直度來保證過橋齒輪軸與羅拉的平行度,但很難達到牽伸齒輪傳動的理想狀態(tài),而二羅拉又是主牽伸區(qū)的前鉗口,任何影響二羅拉圓周速度均勻性的因素都會使粗紗產(chǎn)生波長很短的機械波。此外,調研中發(fā)現(xiàn),粗紗機為三羅拉牽伸機構的紡紗廠,基本無此機械波。因此,初步認為四羅拉牽伸機構粗紗機上1 cm~2 cm的機械波是由于前羅拉與二羅拉間的齒輪傳動鏈而產(chǎn)生的。作者曾做過提高平裝精度、過橋齒輪精心嚙合的試驗,發(fā)現(xiàn)該機械波消失,由此可反證粗紗1 cm~2 cm的機械波,正是由于四羅拉牽伸機構前羅拉和二羅拉齒輪傳動鏈造成,故與假捻器無關。

      3.2 假捻器與前、后排粗紗伸長率

      較早的粗紗機前、后排錠翼都是等高的,粗紗進入錠翼的導紗角(即圖2中的角α)不同,則粗紗在前羅拉上的包圍弧前排小、后排大,導致紡紗三角區(qū)前、后排粗紗質量差異很大。為了減小前、后排粗紗的伸長率差異,常使用前、后排不同的假捻器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我國制造和在用的懸錠粗紗機多數(shù)采用四羅拉牽伸機構,前羅拉與二羅拉間的牽伸倍數(shù)約為1.05,而在該區(qū)內使用較小口徑的集棉器后不會影響粗紗條干。雖然四羅拉牽伸機構的粗紗在前羅拉上的包圍弧仍然是前排小、后排大,但由于使用較小口徑的集棉器,使得前、后排紡紗三角區(qū)差異大大減小,即使是等高錠翼的前、后排粗紗釆用相同的假捻器,對粗紗伸長率的影響也不大。目前懸錠粗紗機基本配置等導紗角錠翼,即錠翼后排高、前排低,前、后排粗紗的導紗角相同;且粗紗在前羅拉上的包圍弧相同,紡紗三角區(qū)基本相同,因此前、后排粗紗基本上都使用相同的假捻器。在全機粗紗張力調整適當?shù)臓顟B(tài)下,若前、后排粗紗伸長率差異的要求更高時,一般將假捻效果好的假捻器放在伸長率較大的那排錠翼上,則前、后排粗紗伸長率差異可減小[7]。

      3.3 假捻器與粗紗冒紗

      粗紗冒紗的根本原因,是一落紗過程中粗紗張力的調整未遵循“小紗大、大紗小”的原則;但是,當全機張力適當,有個別錠位冒紗時,調換一個新的假捻器后就不冒紗了,因此有人認為假捻器能防止冒紗。作者做如下分析:個別錠位冒紗,說明全機張力調整基本合適,冒紗錠位可能是錠翼壓掌、筒管和喂入棉條等個別原因造成的,換上一個假捻效果良好的假捻器,可使紡紗張力有所增大,紡紗張力增大也使得該錠粗紗紗路上各段粗紗的張力增大,因此該錠冒紗得以消除。如果全機張力未調整適當,則單靠改變假捻器并不能解決全機的冒紗問題。

      3.4 假捻器與粗紗毛羽

      跟蹤試驗發(fā)現(xiàn),細紗毛羽與粗紗毛羽非正相關,即決定細紗毛羽的因素非粗紗毛羽。但是,粗紗毛羽會造成細紗棉結、雜質增加,要求其越少越好,而對高檔紗線或特殊用途紗線,如縫紉線等,棉結、雜質也是一項重要指標。

      粗紗工藝中假捻效果與毛羽是一對矛盾體:粗紗加捻時,前羅拉鉗口處須條繞其軸線回轉、須條寬度逐漸收縮,須條兩側的纖維逐漸卷入紗條中心形成加捻三角區(qū),在加捻三角區(qū)中須條的寬度、截面均在發(fā)生變化,每根纖維受到的張力不同而發(fā)生內外層纖維轉移,部分纖維頭端被擠出紗條表面而成為毛羽。當假捻效果差時,紡紗三角區(qū)寬而長,加捻時對纖維的集聚能力差,留在粗紗表面的纖維長而多,粗紗毛羽多;提高假捻效果后假捻度增大,紡紗三角區(qū)縮小,對纖維的集聚能力增強,留在粗紗表面的纖維短而少,粗紗毛羽少。增加假捻器摩擦圈上的摩擦點齒數(shù)或高度,可增強假捻效果;摩擦點也可能將部分纖維從粗紗中鉤出,使粗紗毛羽增加;因此,假捻器設計和制造中摩擦點的齒數(shù)和高度,是必須慎重考慮的因素。一般摩擦點的高度應不大于0.5 mm、頂部應為小圓角,而假捻器的效果最終由紡紗實踐來確定。通常紡紗廠在假捻器已確定的情況下,如毛羽過多,可以將卷繞張力略調小來解決。

      3.5 假捻器與粗紗捻度不勻

      某紡紗廠啟動粗紗機時,發(fā)現(xiàn)粗紗捻度不勻而影響細紗成紗質量,當時懷疑是假捻器問題;但當試用多種假捻器并無改善后,意識到假捻器施加粗紗的捻度是假捻,對粗紗的真捻并不產(chǎn)生任何影響。雖然真捻在紗條直徑均勻一致時的捻度是一致的,但當紗條直徑均勻度不一致時,捻回有向直徑較小處轉移而捻度變大;因此,當發(fā)現(xiàn)粗紗捻度不勻時,首先應考慮紗條的均勻度問題。發(fā)現(xiàn)上述問題的紡紗廠有單電機傳動粗紗機(俗稱“鐵炮機”),也有多電機傳動粗紗機(俗稱“電腦機”),兩種粗紗機啟動時產(chǎn)生捻度不勻的大量試驗數(shù)據(jù)表明:鐵炮機產(chǎn)生的捻度不勻是隨機分布的,峰值低;而電腦機產(chǎn)生的捻度不勻比較集中,峰值高。分析其原因,應是粗紗機啟動時的數(shù)學模型問題,經(jīng)調整啟動曲線后則捻度不勻問題即消失,故粗紗捻度不勻與假捻器無關。

      3.6 假捻器與粗紗通道直徑

      粗紗在假捻器上一般會形成兩個鈍角(見圖1)和兩個拐點:第一個拐點是起假捻作用的摩擦圈上的點,第二個點是進入錠翼粗紗通道時的拐點B,而此B點對粗紗真捻則是捻陷點,對經(jīng)過摩擦點后的假捻釋放也是捻陷點。

      理論上粗紗通道的直徑尺寸與假捻效果無關,其大小與以下因素有關:

      a) 粗紗定量。一般設置棉紡粗紗定量為2 g/(10 m)~10g/(10 m);毛紡粗紗定量為0.3g/m~0.6 g/m,假捻器孔徑約為7 mm可滿足要求;但毛半精紡系統(tǒng)個別新品種的粗紗定量可達6g/m~10 g/m,假捻器孔徑需增大才能使粗紗順利通過。

      b) 操作要求。老式托錠開式錠翼生頭時由定位套側孔向上穿頭,假捻器孔徑必須大于定位套孔徑10 mm才能方便生頭;因此假捻器孔徑定為10.5 mm。應用開式錠翼的懸錠粗紗機,其錠翼通道孔徑為10 mm,假捻器孔徑沿用托錠開式錠翼10.5 mm的孔徑。

      c) 閉式懸錠錠翼粗紗通道直徑。閉式懸錠錠翼粗紗通道直徑通常為7 mm~8 mm,故國內多數(shù)假捻器孔徑為7 mm。

      曾有這樣一個案例:某粗紗主機廠原配套開式懸錠錠翼,后轉為閉式懸錠錠翼時仍沿用孔徑為10.5 mm的假捻器,紡紗時發(fā)生錠翼上端大量掛花問題,后換為7 mm的假捻器,掛花問題立即消失。其原因是由于閉式懸錠錠翼粗紗通道直徑通常為7mm~8 mm,通道上端入口有喇叭形擴口,其翻邊尺寸約為10 mm~11 mm,若仍沿用孔徑為10.5 mm的假捻器,粗紗在翻邊處通過時,稍有毛刺便會發(fā)生掛花問題;調換成小口徑假捻器后,粗紗通過時不與翻邊接觸,大量掛花問題消失。

      3.7 假捻器失效

      假捻器失效通常有以下兩種情況:

      a) 縱向磨出溝槽:其原因是假捻器與錠桿結合不良或不同步。若是孔定位的假捻器,可能是結合面上有油污,或使用日久磨損,或購入了劣質假捻器,其配合尺寸小于φ14.5 mm所致;若是外徑定位的假捻器,則可能是配合面已有裂紋所致。這些假捻器都必須調換。

      b) 假捻效果明顯下降:一種是由于摩擦面上摩擦齒被磨平,則只能更新假捻器;而另一種是由于紡化纖時假捻器摩擦面上積聚了白色油劑,一般可將假捻器卸下,在開水中刷凈白色油劑后,尚可繼續(xù)使用。

      4 結語

      4.1 假捻器對真捻向上傳遞起捻陷作用,當假捻效果差時,粗紗紡紗段強力降低,易發(fā)生意外伸長。配置高效假捻器后,紡紗段假捻度增加,紡紗三角區(qū)縮小,不易發(fā)生意外伸長,從而提高了粗紗條干均勻度,減少了粗紗毛羽。

      4.2 假捻對真捻無影響。假捻器的結構尺寸、材質和形狀是決定假捻效果的基本要素。紡紗廠在粗紗機和假捻器確定的情況下,增大卷繞張力是提高假捻效果的有效方法,而現(xiàn)代粗紗工藝主張大張力紡紗的關鍵目的就是提高假捻效果、減少意外伸長,以利于提高粗紗條干均勻度;同時,可以增大卷繞密度,增大卷裝容量,減少粗紗毛羽,降低成紗棉結、雜質和疵點。

      4.3 在粗紗機張力調整適當?shù)那闆r下,提高個別錠位的假捻效果能防止該錠位冒紗。

      4.4 粗紗1 cm~2 cm機械波與假捻器無關,該波主要出現(xiàn)在配置四羅拉牽伸機構的粗紗機上,主牽伸區(qū)前鉗口(二羅拉)的運動由前羅拉通過過橋齒輪傳動,任何導致前鉗口速度準確性與平穩(wěn)性變化的因素,如:過橋齒輪軸與羅拉的平行度,齒輪的周節(jié)誤差、齒向誤差等,都會產(chǎn)生波長很短的機械波。

      4.5 出現(xiàn)粗紗捻不勻時,應首先檢查粗紗的條干均勻度;粗紗捻度不勻與假捻器無關。

      4.6 假捻器孔徑要與粗紗定量相適應,與錠翼的粗紗通道直徑相匹配;粗紗通道直徑的大小與假捻效果無關。

      [1] 楊鎖廷.紡紗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246-293.

      [2] 任欣賢,雷碧蓉,李富,等.粗紗加捻卷繞過程中捻度的分布及其影響[J].棉紡織技術,1998,26(3):20-23.

      [3] 劉國濤.若干并粗技術問題評述[J].棉紡織技術,1996,24(11):10-15.

      [4] 劉國濤.粗紗機錠翼結構與紡紗質量[J].棉紡織技術,1996,24(6):6-10.

      [5] 全國崧,唐文輝.粗紗機上部斷面工藝的探討[J].棉紡織技術,1998,26(9):19-23.

      [6] 謝春萍.粗紗假捻理論新認識及圓筒形假捻器的設計[J].棉紡織技術,1997,25(12):14-17.

      [7] 袁景山.對粗紗卷繞成形工藝的再認識[J].國際紡織導報,2010(5):30-36.

      Probing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lse Twister and Roving Quality

      YUAN Jingshan
      (Wuxi Chengben Textile Machinery Co.,Ltd.,Wuxi 214142,China)

      To find the effect of the false twister on roving quality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roving frame,introduction is done to the spinning theories of both the real twist and the false twist applicable in the modern roving frame.Analysis is done to the pressure on the roving yarn on the false twister.It proves that main factors involved with false twisting effect include roving tension;materials,size and profile of the false twister.Analysis is don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lse twister and the roving mechanical wave with longth of 1 cm ~ 2 cm,the elongation rate of the roving yarn both in the front and the rear rows,roving halching,roving hairiness,irregularities of roving twist,diameter of the roving passage.Analysis is done to the false twister regarding its two failure forms.It is pointed out that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false twist effect for the modern roving frame with selected false wister is to increase the winding tension.Spinning with big tension is to improve the false twist effect.Configuration of the roving frame with good false twister increases twist in the spinning section,and decreases the spinning triangle,avoiding accidental elongation,consequently improving roving evenness and reducing roving hairiness.Roving mechanical wave of 1 cm~2 cm,irregularities of twist,size of the diameter of the roving passage are independent from the false twister.

      roving;real twist;false twist;false twister;flyer;friction coefficient;quality;yarn tension;mechanical wave;elongation

      2016-07-03

      袁景山(1938—),男,江蘇無錫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棉紡粗紗工藝和粗紗錠翼方面的研究。

      時間:2016-10-08 09:30

      TS103.11+5

      B

      1001-9634(2017)02-0041-06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1.1131.TS.20161008.0930.024.html

      猜你喜歡
      機械波捻度粗紗
      基于灰色關聯(lián)的粗紗工序斷頭影響因素分析
      毛紡科技(2022年11期)2022-12-05 07:59:38
      低捻度轉杯紗的生產(chǎn)
      機械波經(jīng)典問題與突破
      機械振動、機械波、光學思維導圖
      探析機械波圖像問題的處理方法
      探析機械波圖像問題的處理方法
      捻度對聚酰亞胺納米纖維紗線拉伸與耐磨性能的影響
      不同匯合方式自捻紗的捻度分布
      粗紗卷繞直徑不同計算方式探討
      無錐輪粗紗機卷繞參數(shù)計算公式的推導
      长丰县| 海淀区| 大邑县| 清水县| 漾濞| 新晃| 台山市| 沙坪坝区| 湘潭县| 南投市| 吉木萨尔县| 青铜峡市| 阳泉市| 潢川县| 聂拉木县| 华阴市| 若尔盖县| 广饶县| 敦化市| 溧水县| 庄河市| 轮台县| 安仁县| 崇左市| 巴南区| 虹口区| 吐鲁番市| 茶陵县| 峡江县| 财经| 商城县| 丽水市| 专栏| 和平县| 于都县| 类乌齐县| 桐乡市| 开江县| 健康| 禹城市|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