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主陣地,我們應該以新型的教育觀點與教學思想指導數(shù)學課堂教學。在教學中,課堂教學是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搞好課堂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和主要措施?!敖逃蟹?,教無定法”就是要求教師在教法上不斷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和實踐,尋找出符合當今教育教學的新模式,才能提高教學質量,讓課堂教學活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學校的電腦和課件制作也越來越普及,各個學科都開始廣泛地使用課件上課,許多老師告別了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歷史,這時我也開始有了一些困惑和不安:大量的流媒體,學生看得眼花繚亂,一節(jié)課下來,筆記本上卻一個字也沒記;為準備一節(jié)課,花上十天一個星期的,花了這么多精力,到底有沒有用?喧喧鬧鬧的課堂,學生動也動了,做也做了,到底能留下多少東西?…因此,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管理的實效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工作。下面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管理的辦法,談談我的看法。
一、 強化課堂管理要在抓紀律上下功夫。
課堂氣氛要和諧,并不等于放棄課堂管理,學生愛干什么就干什么,若是那樣的話,就變成了放任自流。因此,任何一個班級要想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紀律,都要制定紀律規(guī)則,當然,規(guī)則也不能太多,要簡明扼要,易于操作。有了規(guī)則就必須嚴格執(zhí)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要是自己違反規(guī)則,就必須承擔責任,就必須得接受批評和懲罰。
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天性活潑、愛動貪玩,自我約束遵守課堂紀律的能力差。各班都有嚴明的班風制度,,但仍有同學自控能力差,時不時的會亂發(fā)言,擺弄鋼筆或鉛筆轉著玩的,交頭接耳左顧右盼的,故意起哄喧嘩的……。學生不良習慣,打斷教師的上課思路,教師教學方案的實施,從而也就影響了課堂教學和教學質量。教師上課時要強調課堂紀律,規(guī)范學生聽課的坐姿、語言等,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教學的學習習慣。對學生課堂上的種種不良習慣,教師視而不見、聽之任之,那么課堂教學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這些不良行為,也許每個教師都有各自的辦法,但無論是什么辦法,最起碼的是要遵循兩個原則,即消退原則和相反替換原則。根據(jù)H.B克魯姆博爾茨的說法,消退原則就是教師要采取行動,使學生不能從不良行為中得到獎賞,從而自己停止不良行為;相反,替換原則就是獎勵與不良行為相反的行為。這樣做,既可以避免教師與問題學生發(fā)生不必要的沖突,又能贏得全班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支持,教師的形象也因此變得高大起來,
二、強化課堂管理要在培養(yǎng)習慣上下功夫
習慣是人們后天獲得的趨于穩(wěn)定的動力定型。習慣一經(jīng)形成,不容易改變。學習習慣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形成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行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具有促進作用,也是學生取得良好成績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良好的學習習慣只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預習和復習的習慣;良好的休息習慣;勤于思考的習慣。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家庭條件較優(yōu)越,生活安逸、懶惰滋生。年齡小,惰性強,缺少學習的自覺性。學習動機的激發(fā)是指學生將自己形成的需要調動起來,以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過程。它是一個潛存在學生心里的東西,我們做為教師只是將它調動,使其發(fā)揮有效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培養(yǎng)勤思考、好思辯等的學習習慣,教育學生繼承傳統(tǒng)“不動筆墨不看書”的好習慣,設計問題注意層次,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意回答??茖W告訴我們,每個人的潛能開發(fā)是巨大的,有95%的潛能尚需等待開發(fā)。當學生在學習上有成就感時,學習的欲望就會迸發(fā),不良的學習習慣就會得以矯正。
三、強化課堂管理要在教法上下功夫
眾所周知,教有法無定法,貴在得法。為課堂教學改革需要,為培養(yǎng)和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就靈活運用多種方法,來鉆研教材和教法,是教師學生的情況,學生的需要,讓學生喜愛的教學法,教師還需要在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上下功夫,多一點幽默,多一點婉轉,多一點呵護。學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暫的,這就要求教師的變換方法,來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便于,信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教學的目的。
四、強化課堂管理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必要的學習方式和方法。班主任首先要指導學生掌握具體的學習方法。我們所說的具體學習方法主要指閱讀的方法、記憶的方法、聽課方法、預習和復習的
方法等。其次,班主任要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新課程理念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成為主要的學習方式。每一種學習方式都包含不同的理念以及相應的操作策略。因此,班主任要使學生明確這些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五、積極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
首先,教師要有威信。教師的威信是獲得學生尊敬而產生信任感的對象,能產生“磁性引力”,使學生樂于受教。當一位有威信的、受學生尊敬與喜愛的教師走進教室時,學生就會興趣盎然,精神飽滿;而當學生畏懼或厭煩的教師走進教室時,學生的心理就會蒙上一層陰影,情緒就會相當?shù)吐洹?/p>
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積極情感,感染學生。教師的情緒,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師本身的情感狀態(tài),可以產生共嗚,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使課堂出現(xiàn)一種心理氣氛。作為一個教師,教學時不能板著面孔進課堂。板著面孔進課堂,學生一看到就望而生畏,跟學生拉了一個很大的距離,感情上老師和學生就有了距離。
六、重視教師的人格力量,規(guī)范教師的課堂行為。
教師應具備高尚的職業(yè)道德,教師的人格力量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影響。教師要衣著整潔,儀表端莊,精神飽滿,責任感強,知識面廣,生動風趣,有組織能力;尊重學生,以民主、平等的思想看待學生,任何情況下都不得羞辱學生,不得損害學生的自尊心,不布置懲罰性作業(yè),更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教學管理語言要準確精練、條理清晰、深入淺出、形象生動;板書要工整規(guī)范、科學合理;教態(tài)要親切自然。
七、創(chuàng)設動手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探究合作的機會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不喜歡死記硬背,也不喜歡乖乖地聽老師講授,他們都愛動手操作,愛自己發(fā)現(xiàn)、探索。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應該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動手實踐的平臺,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做一做,從中探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與同伴交流,達到學習經(jīng)驗共享的目的。這樣,探索、合作交流、表達的能力就能更快的得到培養(yǎng)與提高,而且給他們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
課堂教學管理萬象,需要在工作中摸索。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實效性的落實使每個學生在每節(jié)課上有所得、有所獲,為學生和諧、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注入后勁,真正地實現(xiàn)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