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鐵皮石斛生物學特性,并結合本人多年在四川盆地地區(qū)對鐵皮石斛的栽培管理經(jīng)驗,對栽培模式,光、溫、水、肥的控制,病蟲害防治等3個主要方面進行了總結,以期能為四川盆地地區(qū)鐵皮石斛規(guī)模化生產(chǎn)提供參考。
關鍵詞:鐵皮石斛;栽培管理
中圖分類號:S567.23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99
鐵皮石斛(學名: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又名:黑節(jié)草、云南鐵皮。屬蘭科石斛蘭屬多年附生草本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江西、廣西、廣東、貴州、云南、安徽、浙江、湖南、陜西、河南、福建等地 [1] 。其莖入藥,益胃生津,滋陰清熱[2]。
1 鐵皮石斛生物學特性
1.1 形態(tài)特征
莖直立,圓柱形,長9~35cm,粗2~4mm,不分枝,具多節(jié),節(jié)間長1.3~1.7cm,常在中部以上互生3~5枚葉;葉二列,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長3~4cm,寬9~11mm;總狀花序,具2~3朵花;花序柄長5~10mm,基部具2~3枚短鞘;花序軸回折狀彎曲,長2~4cm;花期為每年的3—6月[3]。
1.2 生長習性
鐵皮石斛喜在溫暖、濕潤、半陰半陽的環(huán)境中生長;不耐寒,年平均氣溫 12~18℃、相對濕度 60%~75%、透光度 60%左右、生長季節(jié)溫度 20~28℃、冬季氣溫 9~12℃[4]。鐵皮石斛以異花授粉為主,其自花授粉成功率極低,常采用人工授粉,其中以開花當天萼片還沒有完全展開時的人工授粉結實率最高 [5]。
1.3 生長周期
鐵皮石斛的假鱗莖基部具分孽能力,一般1a只分孽 1莖,一年生新莖下萌生須根;二年生莖主要是積累營養(yǎng)和孕花,第2個生長季節(jié)結束后,莖上的葉逐漸脫落;三年生莖開花結果,開花莖落葉后則不再萌生新葉;四年生莖喪失分孽能力;五年生和六年生的莖相繼枯萎死亡[6]。
1.4 物候期
在四川地區(qū)每年5月中下旬鐵皮石斛萌發(fā)少數(shù)花苞,6月上旬花苞開始綻放,自6月中旬為盛花期,6月底花量大幅減少,7月初花期結束。從花芽萌發(fā)至開花所需要的時間為 35d 左右。因為鐵皮石斛自然結實率很低,因此,在此時間段內應抓緊時間對鐵皮石斛進行人工授粉。
2 鐵皮石斛栽培管理技術
鐵皮石斛瓶苗在移栽以前必須進行煉苗。而移栽后成活率的高低又受到瓶苗生長狀況,移栽時間、基質的選擇與處理、光、溫度、水、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2.1 移栽
2.1.1 煉苗及出瓶
組培苗移栽之前應將組培苗移至煉苗房或組培室外進行2~3周的煉苗,使其在自然環(huán)境中逐漸適應,然后再出瓶種植。
出瓶前先將瓶蓋打開,讓瓶苗在室外空氣中放置2~3d,讓其適應自然溫濕度。然后進行洗苗,首先將帶有培養(yǎng)基的幼苗輕輕取出,接著去除基部的一些腐葉,于水龍頭下,輕輕沖洗;如若有污染苗,應分開放置。在清洗過程中,主要是應洗掉組培苗根部的瓊脂,以免瓊脂發(fā)霉而引起爛根,但切忌用力揉搓,以免傷根,從而降低其成活率。最后可用多菌靈1000倍液浸泡整株小苗10min,起到殺菌抑菌的作用。
2.1.2 移栽時間及方法
鐵皮石斛的種植應選擇每年的春秋兩季栽培,春季優(yōu)于秋季。在四川盆地地區(qū),鐵皮石斛栽培的最佳時間是每年2月下旬—5月上旬,這段時間氣溫在
12~25℃之間,且空氣濕度較大,組培苗移栽成活率較高;其次是9月中旬—11月上旬,但此時期移栽應做好抗寒防凍工作。
鐵皮石斛常采用叢栽方式栽種,以3~5株為一叢,在苗床上掏一個小洞,將根輕輕地舒展的放于穴洞內,再將基質覆蓋于根為宜,輕輕提苗即可。行距10~20cm,叢距5~10cm。
2.2 栽培模式
于塑料薄膜大棚內,以粗細不同的樹皮為主要栽培基質,配備遮陽網(wǎng),如有條件可配備自動噴霧等設施,在四川地區(qū)特別是每年的7、8月份,四川處于高溫高濕天氣,此時就可以利用自動噴霧系統(tǒng),對大棚內進行溫濕度的調控。另外,在目前實際生產(chǎn)中樹皮、木屑或樹皮、木屑加有機肥混合物是栽培鐵皮石斛的主要基質,這些基質既滿足保水保肥、透氣的要求,又利于植株附生生長。本人在長期對于鐵皮石斛的栽培管理中反復實驗得出:在四川地區(qū),無論是地栽模式還是搭架苗床模式,都采用下層用較粗樹皮基質,上層用較細樹皮顆粒基質栽培,效果都是較好的。只是地栽模式的基質厚度應該控制在20cm左右,搭架苗床栽培模式基質厚度控制在10cm左右,不宜過薄或過厚。并且基質在使用前都需要進行發(fā)酵、消毒滅菌,從而防止燒苗,并殺死基質中害蟲蟲卵及病菌。利用此方法,前期投入較大,但是溫度、光度、濕度均可人工控制,管理較容易。目前,這種栽培模式也是生產(chǎn)中主要的栽培模式。另外我們還研究了活樹附生栽培,即以自然生長的樹木作為載體,將鐵皮石斛附生于樹干、樹枝、樹杈上的一種栽培方式。作為載體的樹木,應該選擇樹干適中、無病蟲害、生長狀況良好、樹皮不會自然脫落、易管理的樹種。如樟樹、桃樹等。利用此方法不需要栽培設施,利用自然資源,但是后期管理難度較大。
2.3 栽培管理
2.3.1 光照和溫濕度
每年的7、8月份,四川處于雨季,多暴雨、夜雨出現(xiàn),此時氣溫雖然不高,但是確很悶熱潮濕,雨后陽光強烈,所以一般要采用遮光率在70%左右的遮陽網(wǎng)覆蓋,并同時卷起大棚四周的塑料薄膜,通風散熱,防止苗床基質過濕而生長雜菌;一旦出現(xiàn)雜菌生長,必須立即拔出雜菌,并用多菌靈1000倍液噴施出現(xiàn)雜菌的基質,另可在早晚氣溫較低時可自動噴霧3min左右進行降溫保濕;在冬季就采用遮光率在40%左右遮陽網(wǎng)覆蓋大棚,在白天陽光充足溫度較高時可以將大棚四周的塑料薄膜卷起一小部分,保證棚內的空氣流通,防止苗床基質過濕而引起爛根現(xiàn)象,夜間就必須關閉大棚四周的塑料薄膜保溫。鐵皮石斛在整個生長期內都應將空氣濕度保持在70%~80%。
2.3.2 肥水管理
在剛定植完的當天,應澆足定根水,并可使用自動噴霧,向空氣中噴霧2~3min,增加空氣濕度。在新根萌動后,以間干間濕的原則進行澆水,一次澆足后,待基質表層發(fā)白后再澆。進入冬季,水分不易散失,為防止鐵皮石斛發(fā)生凍害,應減少澆水的次數(shù)。很多時候會發(fā)現(xiàn)在澆透水后,基質表層在短時間內會看似干燥缺水,實則基質內層還很濕潤,此時可以用手指插入到基質內感受基質的含水量,如若偏干可補充一些水分。
在鐵皮石斛移栽以后,當新根萌動后即可開始噴施液體肥,如磷酸二氫鉀、尿素等。1~2個月后,待移栽苗逐漸適應生長環(huán)境時,可以施加緩釋顆粒肥,幫助其生長。然而在鐵皮石斛的整個生長過程中,也可不定期的噴施一定量的葉面肥促進其莖葉、莖節(jié)伸長和加粗。當冬季鐵皮石斛停止生長時,應停止施肥。
2.3.3 病蟲害防治[7]
鐵皮石斛的主要病害有軟腐病、黑斑病、炭疽病等。軟腐病發(fā)病快,嚴重時整株腐爛解體呈濕腐狀;黑斑病和炭疽病危害葉片及肉質莖,使受害葉片出現(xiàn)黑色或褐色病斑。針對這些常見病害尤其是在每年的7、8月份四川出現(xiàn)潮濕悶熱天氣的時候,此時應該要加強棚內管理、注意通風降低棚內濕度??捎枚嗑`1000倍液噴霧2~3次并及時拔出病株帶離。
鐵皮石斛的主要蟲害有蝸牛、菲盾蚧、紅蜘蛛等。其中,蝸牛是常見害蟲,危害幼莖、嫩葉、花蕾和幼果而且危害的速度很快??捎谜T殺、人工捕殺或撒石灰防治;菲盾蚧主要寄生于植株葉片邊緣或背面危害嫩葉,可用40%樂果乳油l000倍等噴霧殺滅;紅蜘蛛可通過清除周邊環(huán)境的雜草或噴低毒殺螨劑防治。
鐵皮石斛為珍貴中藥材,因此在病蟲害防治中應盡可能以預防、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不用或采用低毒農藥。
3 鐵皮石斛的采收
鐵皮石斛種植2~3a即可采收,而采收的方法沒有具體規(guī)定,一般于采收3a及3a以上的莖干,留下三年生以下的枝條以供生長繁殖[8]。采收后,應注意及時噴施殺菌劑以預防病害的發(fā)生。
4 展望
目前,在四川對鐵皮石斛的人工栽培還處于一個比較滯后的狀態(tài),現(xiàn)在只有一小部分種植戶在進行栽培種植,很多種植戶對鐵皮石斛的栽培都還處于摸索階段,并未形成完整的產(chǎn)業(yè)鏈。希望以后能加強對鐵皮石斛的研究,將研究成果與實際生產(chǎn)結合起來,從根本上解決鐵皮石斛栽培種遇到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6.
[2]編輯部.加快中冶科技創(chuàng)新新步伐[J].種業(yè)導刊,2010(3):11.
[3]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鐵皮石斛Dem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M].中國植物志,2004.
[4]斯金平,諸燕,朱玉球.鐵皮石斛人工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J].浙江林業(yè)科技,2009(6).
[5]金銀兵.鐵皮石斛的生物學特性與開花授粉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11):5280-5282.
[6]何平榮,宋希強,羅毅波,等.丹霞地貌生境中鐵皮石斛的繁殖生物學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9(2):124-127.
[7]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第一部)[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
[8]苑鶴,林二培,朱波,等.鐵皮石斛人工栽培居群的遺傳多樣性研究[J].中草藥,2011,42(3):566.
作者簡介:鐘鉬芝(1985-),女,碩士,農藝師,研究方向:農作物育種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