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蕾 楊曉秋 劉丹彥
(重慶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重慶 400042)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臨床重癥感染的Meta評價
左 蕾 楊曉秋 劉丹彥
(重慶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重慶 400042)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重癥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計算機檢索1990~2013年在CNKI、VIP、CBM、萬方數(shù)據(jù)庫、PubMed 等數(shù)據(jù)庫公開發(fā)表的以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鈉/西司他丁鈉、美羅培南)為對照,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為試驗組的隨機對照研究,按納入及排除標準評價文獻質量和提取有效數(shù)據(jù),采用RevMan5.0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 共納入合格文獻9篇,中文8篇,英文1篇,納入病例786例,試驗組395例,對照組391例。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在臨床有效性〔OR=1.17,95%CI(0.78~1.75),P=0.44〕、細菌清除率〔OR=0.60,95%CI(0.35~1.05),P=0.07〕及安全性〔OR=1.00,95%CI(0.61~1.62),P=0.99〕與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重癥感染與碳青霉烯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當,可作為治療重癥感染的有益補充。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亞胺培南鈉/西司他丁鈉;美羅培南;重癥感染;隨機對照研究
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 是醫(yī)院危、急重癥患者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細菌感染的高危地方。文獻報道,ICU病房感染的常見病原菌為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和鮑曼不動桿菌等革蘭陰性菌〔1,2〕。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為第三代頭孢菌素類與β-內酰胺酶抑制劑組成的復方制劑,體外試驗研究顯示,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對銅綠假單胞菌、不動桿菌屬和嗜麥芽家事單胞菌等抗菌活性強于亞胺培南,腸桿菌科細菌等抗菌活性僅次于亞胺培南〔3〕,臨床亦有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ICU重癥感染取得良好療效的回顧性研究〔4〕。目前我國大部分醫(yī)院治療ICU感染常選用碳青霉烯類(如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美羅培南等),因此造成碳青霉烯類過度使用,易造成耐藥。因此,有關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與碳青霉烯類治療重癥感染的隨機對照研究(RCT) 見于學術期刊,但是大部分 RCT均為小規(guī)模的臨床試驗,數(shù)據(jù)零散、入選病例少,說服力不足。因此,本文擬采用Meta分析對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與碳青霉烯類治療重癥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系統(tǒng)分析,為臨床合理選擇抗菌藥物,延緩碳青霉烯類泛耐藥提供參考。
1.1 文獻納入標準 (1) 研究類型:RCT或回顧性對照研究;(2) 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重癥感染,包括老年院內獲得性肺炎(HAP)、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白血病化療后中性粒細胞缺乏合并嚴重感染等。治療前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部分癥狀和體征、實驗室檢查、并發(fā)癥及合并基礎疾病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3) 干預措施:試驗組為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對照組為碳青霉烯類(亞胺培南鈉/西司他丁鈉、美羅培南);(4) 結局指標:臨床有效性、細菌清除率、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5) 文獻排除標準:①原始資料為非公開發(fā)表的文獻;②非RCT研究;③動物試驗;④綜述;⑤重復報道的研究文獻。
1.2 文獻檢索 計算機檢索PubMed、Ovid、CNKI、VIP、CBM、萬方等數(shù)據(jù)庫;手工在百度、谷歌等檢索相關資料及各論文參考文獻目錄,檢索年限為2000~2013年,檢索語種為中文或英文。主要檢索詞: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亞胺培南鈉/西司他丁鈉、美羅培南、重癥感染、RCT、Cefoperazone / Sulbactam,Imipenem sodium / Cilastatin sodium,Meropenem,Severe infection。
1.3 文獻資料提取和質量評價 由2名研究者獨立依據(jù)預定的文獻納入標準對檢索出的引文信息進行篩選,剔除明顯不合格的文獻,對肯定和不能肯定的文獻檢索全文后再進行篩選。如果文獻中提供的信息不全面,或者有疑問、有分歧者,通過與作者聯(lián)系獲得信息后再決定取舍。如有分歧,討論解決,必要時由第三位研究人員協(xié)助解決分歧。
根據(jù)Cochrane系統(tǒng)評價員手冊和Jada 評分量表制定方法學質量評價表,對所有納入文獻互盲評分:①隨機方法,正確和充分:據(jù)入院或就診的先后次序編碼,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或計算機統(tǒng)計軟件如SAS等產生的隨機序列分組;不充分:以入院順序、住院號、出生日期等交替分組;不清楚:未描述隨機方法又無法通過原作者核實的文獻。②隱藏分組,正確和充分:產生分配序列者不參與納入病例且采用不透光信封隨機數(shù)字表或由計算機或專人產生并保密隨機序列;不充分:未按上述方法隱藏隨機序列;不清楚:未提及分配隱藏;未使用:未隱藏隨機序列。③盲法:是否采用盲法,包括單盲、雙盲或三盲。④失訪及其處理:是否全程隨訪,是否報告失訪人數(shù),失訪人數(shù)是否控制在10%以內。隨機(描述了隨機為1分,描述了具體隨機方法加1分);雙盲(描述了盲法為1分,描述了具體盲法加1分);失訪病例(如描述了失訪及失訪原因為1分)??偡?分,0分為非隨機研究,≥3分為高質量研究,討論解決所有分歧。
1.4 資料提取 由2名研究者獨立依據(jù)預定的文獻納入標準對檢索出的引文信息進行篩選,剔除明顯不合格的文獻,對肯定和不能肯定的文獻檢索全文后再進行篩選。如果文獻中提供的信息不全面,或者有疑問、有分歧者,通過與作者聯(lián)系獲得信息后再決定取舍。如有分歧,討論解決,必要時由第三位研究人員協(xié)助解決分歧。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Rev Man5.0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比值比(QR)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加權均數(shù)差(WMD)或均數(shù)差(MD)統(tǒng)計,兩者均以95%可信區(qū)間(CI)表示。采用 檢驗分析各研究見的異質性,顯著水平為α=0.01,如P≥0.10,I2≤50%,表明各亞組間異質性無統(tǒng)計學差異,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如P<0.10,I2>50%,表明各亞組間存在明顯異質性,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
2.1 納入研究文獻基本信息 檢索到與夫西地酸鈉相關文獻23篇,依據(jù)照文獻納入及排除標準,對文獻進行篩選,最后納入9篇合格文獻,其中為1篇文英文,8篇為中文。共納入病例786例,其中試驗組395例,對照組391例,9篇文獻均提到隨機分組,但只有2篇〔12,13〕提到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其余7篇均未提到隨機方法。所有文獻均未報道分配隱藏、盲法及失訪等。9個試驗組間均衡性良好,Jadad 評分3分3篇,2分4篇,1分2篇。見表1。
表1 納入研究文獻基本信息
① 臨床有效性;② 細菌清除率;③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2.2 臨床有效性評價 9篇文獻〔5~13〕均對臨床有效性做了研究,其中試驗組395例,有效343例,有效率86.84%,對照組391例,有效332例,有效率84.91%。各研究間異質性較小(P>0.10,I2<50%),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見圖1。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1.17,95%CI(0.78~1.75),P=0.44〕。
2.3 細菌清除率評價 6篇文獻〔6,7,10~13〕均對細菌清除率做了研究,其中試驗組分離細菌173株,消除133株,清除率76.88%,對照組分離細菌166株,消除140株,清除率84.34%。各研究間異質性較小(P>0.10,I2<50%),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見圖2。試驗組細菌清除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0.60,95%CI(0.35~1.05),P=0.07〕。
2.4 安全性評價 9篇文獻〔5~13〕均對安全性做了研究,其中試驗組393例,發(fā)生ADR 37例,ADR發(fā)生率9.41%,對照組389例,ADR 37例,ADR發(fā)生率9.51%。各研究間異質性較小(P>0.10,I2<50%),故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見圖3。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ADR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1.00,95%CI(0.61~1.62),P=0.99〕。
圖1 兩組臨床有效性比較森林圖
圖2 兩組細菌清除率比較森林圖
圖3 兩組安全性比較森林圖
近年來由于二、三代頭孢菌素的濫用,誘導細菌產生了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如大腸桿菌、肺炎克雷白桿菌、產氣桿菌等,臨床一般首選碳青霉烯類。但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中的舒巴坦借助自身的β-內酰胺環(huán)與超廣譜β-內酰胺酶形成不可逆性結合,徹底阻斷超廣譜EBLS對頭孢哌酮的滅活作用,使頭孢哌酮對產超廣譜EBLS的各種基因型細菌均有強大的抑制作用。同時,頭孢哌酮可通過銅綠假單胞菌外膜3種孔蛋白通道,使更多頭孢哌酮深入菌體內部,起到更大的殺菌作用的舒巴坦可以使頭孢哌酮對產AmpCβ內酰胺酶和外排泵的銅綠假單胞的最小抑菌濃度(MICs)(抗菌藥物抑制50%受試菌株生長所需的最低有效抑菌濃度)下降8倍〔4〕。因此,從理論而言,頭孢哌酮鈉/舒巴坦可用于ICU感染的初始經驗性治療。
本研究說明頭孢哌酮鈉/舒巴坦在臨床中可用于經驗性重癥感染治療。Meta分析準確性與納入文獻質量有關,由于本次納入文獻質量偏低,僅有2篇質量評價為B級,其余均為C級,多數(shù)研究隨機方法不詳,隨機分配是否隱藏不清楚,是否采用盲法不明確,不排除個別研究數(shù)據(jù)不嚴謹,因此引起統(tǒng)計分析存在一定偏倚。因此準確結果仍需采用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驗證,以獲得最佳證據(jù)。但是,現(xiàn)有證據(jù)表明,頭孢哌酮鈉/舒巴坦治療重癥感染安全、有效,可作為重癥感染經驗性治療的首選藥物,以延緩泛耐藥細菌的產生。
1 李曉玉,馬紅原,張 川.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菌的分布與耐藥性〔J〕.臨床肺科雜志,2005;10(4):510-1.
2 張 虹,段達榮,任 應.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8;5(13):799-800.
3 喻 華,劉 華,顏英俊,等.頭孢哌酮/舒巴坦體外抗菌活性及穩(wěn)定性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8;33(1):64-6.
4 曾小麗.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ICU患者下呼吸道革蘭陰性菌感染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2012;7(10):1215-7.
5 尹 鋒,張 倩.CFS與TIM治療醫(yī)院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9):1247.
6 歐陽章宏,張湘燕,萬自芬.頭孢哌酮/舒巴坦與亞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繼發(fā)嚴重下呼吸道感染比較〔J〕.中國綜合臨床,2003;19(7):609-10.
7 馬厚勛,曾繁榮,朱勤嵐,等.頭孢哌酮/舒巴坦、亞胺培南/西司他丁與頭孢他啶治療老年肺部感染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0;25(5):374-8.
8 張 平,吳祥元,林耀懷,等.頭孢哌酮/舒巴坦與亞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療嚴重感染的比較〔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2):97-8.
9 嚴 正.頭孢哌酮/舒巴坦與亞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療重癥醫(yī)院獲得性肺炎的比較〔J〕.抗感染藥學,2004;1(2):79-80.
10 裴保香,金楊紅,單文治.頭孢哌酮/舒巴坦與亞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療肺部感染的最小成本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1;11(8):721-3.
11 全心榮,王國榮,劉 雁.頭孢吡肟、頭孢哌酮/舒巴坦與美羅培南治療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評價〔J〕.中國藥師,2011;14(9):1332-4.
12 蔣麗娟,王滌非,王 莉,等.美羅培南與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老年重度醫(yī)院感染肺炎的臨床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8):900-2.
13 Winston DJ,Bartoni K,Bruckner DA,etal.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sulbactam/cefoperazone with imipenem as empirical monotherapy for febrile granulocytopenic patients〔J〕.Clin Infect Dis,1998;26(3):576-83.
〔2014-11-09修回〕
(編輯 趙慧玲/曹夢園)
左 蕾(1987-),女,醫(yī)師,碩士,主要從事疼痛與重癥研究。
R453.2
A
1005-9202(2017)07-1715-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