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敬
青春期是個體從兒童向成人發(fā)展的過渡期,是生理、心理迅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易沖動、暴躁甚至失去控制,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還很不穩(wěn)定,更多小孩食物中的多種營養(yǎng)元素不僅改善著青少年的生理結構,也影響著青少年的心理發(fā)育。通過合理、科學膳食結構,能有效地緩解這一時期小孩突出的心理問題。
下面表格里是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比較合理的兩份食譜,可作為參考。
在青少年標準的膳食結構里面控制了蛋白的攝入,增加糖的供能,除了節(jié)約成本以外,還值得注意的是可吸收蛋白代謝能提高5-HT(5-羥色胺)的合成量。經生理學、生化學及神經遞質代謝的多方位研究證實,躁狂癥患者發(fā)病時存在大量的5-HT功能活動異常。這些患者5-HT功能活動缺乏會是雙相障礙的基礎。
當孩子食用了大量的牛奶(脫鈣、脫脂)后,相對的活動量會明顯增加,孩子們表現出心情高興、輕松愉快,思維聯(lián)想加快、語言增多,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比較積極、活躍,對待老師提出的問題比平常靈敏、聰明、反應迅速。而吃過雞蛋、豆?jié){、香蕉的孩子,相對于沒吃過這幾樣東西的孩子,其積極性、敏銳度、靈活度明顯增強。
由于在中小學一天的課程中,上午安排的基本是思維結構嚴謹的課程,這樣在早餐適當提高蛋白和糖的攝入,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并延緩疲勞、增加抗壓。需要建議的是高糖和高蛋白攝入有明顯提高興奮的作用,但其極快的生物學代謝在1~1.5小時后,代謝的色氨酸促發(fā)催眠。語文、英語、政治與數學、物理、化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所啟動的腦區(qū)不一樣。在上午課程安排時文科性質學科盡量靠前,避免連續(xù)學科,讓學生有效地進行腦區(qū)轉換和思維調節(jié)。歷史、地理、生物這三門學科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性,除了能轉換思維外,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和自學意識。
阿斯伯格癥候群作為新特點人群,在當下青少年群體中高發(fā)。阿斯伯格癥候群是一種沒有智力障礙的自閉癥,主要問題是神經發(fā)育障礙。中學生有吃零食的習慣,零食代謝能消耗大量的維生素和水分,長時間食用可導致阿斯伯格癥發(fā)生。維生素C強大的還原性,能使機體處于活躍狀態(tài),對鈣離子的穩(wěn)定和體內毒素、廢物的排除也有積極促進作用。這樣除了常規(guī)進食以外,還可以增加青少年水果的食用量,水果中異黃酮、花青素等活性因子配合維生素C,能很大程度增加孩子的自信程度、幸福感、學習效率、學習能力,也因此對阿斯伯格癥單一、重復、呆板的行為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在青少年飲食結構里除了保證足量的可吸收蛋白和能量之外,對于阿斯伯格癥候群的小孩要定時補充含有大量B族維生素、鐵、鋅、消化酶的食物。這樣,鳳梨、香蕉、谷類物質變得格外重要。維生素D除了傳統(tǒng)的鈣磷代謝調節(jié)作用外,還具有免疫調節(jié)、增加谷胱甘肽的合成及基因穩(wěn)定等功能,也能明顯改善阿斯伯格癥候群小孩的呆板行為。水楊酸成分高的食物(橘子、橙子、檸檬、番茄)能導致阿斯伯格癥候群小孩嚴重的腹瀉反應,在小孩感冒發(fā)燒時不能給孩子食用阿司匹林這一類含有水楊酸的藥品。需要注意的是,阿斯伯格癥候群的小孩要控制其牛奶的攝入,在蛋白的補充時,盡量食用豆奶或者其他替代品。
在全球的飲食文化中,地中海式的飲食結構模式有較好控制抑郁的作用,這種飲食模式里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谷類、豆類和堅果。更值得注意的是,飲食里橄欖油被大量使用,在保持食物的低加工度和新鮮度的同時,紅肉幾乎被禁用,每周只食用適量的奶酪和少量的魚、禽、蛋。抑郁的青少年中基本存在神經遞質紊亂,神經遞質的產生往往需要較多的營養(yǎng)成分,包括氨基酸(色氨酸、絡氨酸、谷氨酰胺等)、B族維生素(鋅、鐵、鎂、銅)、雞蛋、綠葉蔬菜。這樣在飲食中增加西蘭花、卷心菜、菠菜、玉米、魚的攝入,增加睡眠時間,減少糖的攝入,也能有效改善學生的抑郁情結。
對于青少年身心問題,我們應采取積極態(tài)度,多關心、多幫助,避免歧視,同時,合理改善、科學搭配膳食,將會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