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金玲
(山東省莒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76600)
孫家偉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qū)劉店子畜牧獸醫(yī)站)
譚善杰
(山東省臨沂市畜牧站)
一起仔豬豬瘟的診制體會
滕金玲
(山東省莒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76600)
孫家偉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qū)劉店子畜牧獸醫(yī)站)
譚善杰
(山東省臨沂市畜牧站)
某豬場經(jīng)產(chǎn)母豬存欄30頭,所產(chǎn)仔豬在1~15日齡期間,臨床健康,哺乳正常,皮紅毛亮,生長發(fā)育良好,15日齡后陸續(xù)開始排黃色或深黃色稀便或糊狀便,體溫在39.5℃左右,任何藥物治療無效,同窩發(fā)病率、死亡率高達100%,維持3個月之久。曾在四家檢測診斷機構做過豬瘟、偽狂犬、流行性腹瀉等病原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1.1 第一次出診
1.1.1 臨床癥狀 母豬:被毛粗糙,皮膚泛黃,毛孔有鐵銹色出血點,重者脊背皮膚開裂,表面有血樣滲出物,有些母豬淚斑嚴重,肌肉注射后針眼血流不止,血凝不良。仔豬:排黃色稀便或糊狀便,皮膚黃白色,哺乳次數(shù)減少直至停止,逐漸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1.1.2 解剖癥狀 表現(xiàn)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小腸腸壁變薄,充氣,腸內有黃色內容物,腎臟表面有零星出血點,其他內臟器官無異常。
1.1.3 診斷處置 疑似診斷為母豬患有附紅細胞體。母豬用磺胺氯噠嗪鈉+多西環(huán)素,補充VC、VAD3粉及有機鐵制劑等混飼2周,重者配合血蟲凈(中牧集團)肌注,1支
/100~15kg體重,1次/d,連用2~3d,同時仔豬用抗生素保健,腹瀉日齡稍有延遲。但25日齡左右,仔豬又開始腹瀉。
1.2 第二次出診
1.2.1 臨床癥狀 母豬:精神狀況、膘情良好,個別母豬皮膚蒼白,表面出血點減少,潔凈度提高。發(fā)病仔豬:初期排黃色稀便,皮膚蒼白,后期皮膚發(fā)黃,四肢末梢發(fā)紫,皮下有出血點或斑,腹瀉,排黃色或黃褐色稀便,骨瘦如柴,眼屎增多,體溫39.5~40.8℃,扎堆怕冷,食欲廢絕。
1.2.2 解剖癥狀 血凝不良,打開胸腔、腹腔,內臟漿膜出血嚴重,喉頭有出血點,扁桃體出血,腎臟土黃色,表面有大量出血點,腸道出血,膀胱出血,淋巴結周邊出血等,出現(xiàn)疑似豬瘟癥狀。
1.3 實驗室診斷
采集發(fā)病仔豬血液12份,編號1-12,室溫靜置析出血清,然后經(jīng)2000r/5min離心,制備待檢血清。
1.3.1 豬瘟病毒抗體檢測 美國(IDEXX)豬瘟病毒抗體ELISA檢測試劑盒:使用前,所有試劑和微量包被反應板在22℃室溫下放置2h,并通過輕輕渦旋、旋轉混勻。整個實驗過程嚴格操作程序,且不同的樣本和試劑使用不同的吸頭。取出微量反應板,在原始記錄表上標記好每個樣本的位置。分別將50ul樣品稀釋液加入每個檢測孔和對照孔中。分別將50ul陰性對照和陽性對照加入到相應的對照孔中。分別將50ul的被檢樣品加入到剩余的檢測孔中。輕彈微量反應板,將反應板中的溶液混勻,然后將微量反應板用封條封閉,在室溫(22℃)條件下孵育2h。用300ul洗滌液洗滌每個板孔3次。每次洗滌后,甩去每個板孔中的液體,在最后一次甩掉后,在吸水材料上用力扣板,吸去剩余的液體。在加入下一個試劑前,避免孔壁變干。在每孔中加入100ul的酶標抗體,用封條封閉反應板,在室溫(22℃)條件下孵育30min。重復步驟5。每個反應孔中加入100ul的底物溶液,避光、室溫(22℃)條件下放置10min。加完第一孔后計時。在每個反應孔中加入100ul的終止液終止反應。加終止液的順序與底物的加入順序相同。酶標儀空氣調零,以450nm單波長測定樣本和對照的吸光度值。結果:陰性對照平均OD450=1.585大于0.500,陽性對照阻斷率=91.6大于50%,檢測結果有效。計算被檢樣本阻斷率=(陰性對照平均OD450-樣本OD45)÷陰性對照平均OD450×100%。判斷:被檢樣本的阻斷率≤30%,該樣本被判為陰性,無CSF抗體存在,被檢樣本的阻斷率>40%,該樣本被判為陽性,有CSF抗體存在,如果被檢樣品阻斷率在30%~40%之間,該樣本判為可疑??贵w檢測結果見表1、圖1。
表1 豬瘟病毒抗體檢測結果
圖1 豬瘟病毒抗體檢測結果
1.3.2 豬瘟病毒抗原檢測 美國(IDEXX)豬瘟病毒抗原血清ELISA檢測試劑盒:使用前,所有試劑和微量包被反應板在22℃室溫下放置2h,并通過輕輕渦旋、旋轉混勻。整個實驗過程嚴格操作程序,且不同的樣本和試劑使用不同的吸頭。(1)操作過程基本同病毒抗體檢測步驟。(2)結果:陽性對照OD的平均值與陰性對照OD的平均值之差=1.018,大于0.150,陰性對照OD的平均值=0.085,小于0.250,試驗結果成立。計算S-N值:即樣品S(OD450)與陰性對照N(OD450)的平均值之差。判斷:被檢樣本S-N值≤0.100的,該樣本判為陰性;被檢樣本S-N值>0.300,該樣本判為陽性;被檢樣本S-N值>0.100,≤0.300,判為可疑。判定結果見表2、圖2。
表2 豬瘟病毒抗原檢測結果
圖2 豬瘟病毒抗原檢測結果
1.4 結果分析
12份血清樣品,豬瘟病毒抗體水平參差不齊,最大92,最小-16,其中4份樣品為陽性,1份可疑,7份陰性;豬瘟病毒抗原3份陰性,1份可疑,8份陽性;且病毒抗體陽性的,其病毒抗原為陰性或可疑,病毒抗體陰性的,其病毒抗原陽性,符合率幾乎達到100%。根據(jù)臨床癥狀、解剖變化及實驗室診斷,確診該豬群感染豬瘟病毒。
(1)加強監(jiān)測,淘汰豬瘟隱形帶毒豬、病豬,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徹底消滅傳染源。(2)加強場地及圈舍消毒,并適當增加消毒次數(shù),糞尿等排泄物和污染物進行發(fā)酵、消毒、深埋、焚燒等無害化處理,人員定崗定位,器具專舍專用,減少外來人員及車輛流動,切斷傳播途徑。(3)飼料配比得當,營養(yǎng)全面;圈舍結構合理,干燥衛(wèi)生,舍溫適宜,通風良好;減少應激,環(huán)境舒適安靜,提高機體抵抗力。(4)根據(jù)檢測結果及豬場發(fā)病情況,調整豬瘟免疫程序,保證豬體持有較高的抗體水平,抵御野毒感染。(5)加強母豬配種前豬瘟免疫,所產(chǎn)仔豬用豬瘟傳代細胞苗1頭份/豬,實施豬瘟超前免疫。(6)嚴格執(zhí)行免疫程序,尤其注重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預防,合理驅蟲,定期投藥,防止繼發(fā)或并發(fā)疾病。通過采取以上措施,豬場疫情得以控制。
在畜牧業(y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疾病的發(fā)展變化日新月異,望聞問切的診斷手段已經(jīng)難以滿足疾病的診斷需求。獸醫(yī)實驗室診斷雖然滯后于臨床感官診斷,但卻是確診疾病的唯一手段。根據(jù)臨床癥狀和尸體剖檢變化做出疑似診斷,采用抗體檢測和抗原檢測相結合的實驗室診斷方法,該病例得以確診。究其在四家檢測機構診斷無果,筆者認為樣本采集的時間、部位及樣本的保存、運輸?shù)纫蛩赜绊懥藰颖镜馁|量,從而影響到檢測結果,造成對該病例的誤診誤判。當?shù)貏游镆卟☆A防控制機構獸醫(yī)實驗室要充分發(fā)揮檢測職能,建立完整的獸醫(yī)診斷體系,對疾病達到快速、精準的判斷,以更好地服務于畜牧業(yè)。
S858.28
B
1007-1733(2017)03-0023-02
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