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防止孩子變胖?美國一項研究發(fā)現,家長必須先動起來,因為大人的運動習慣對下一代影響立竿見影,“小胖子”多是跟家長學來的。
研究者選取了1000多對父母和子女,研究后發(fā)現,家長的運動情況會對孩子產生直接且巨大的影響。習慣久坐的家長每坐一分鐘,子女會跟著多坐0.1分鐘;父母每花一分鐘參加輕度鍛煉,孩子輕度鍛煉時間就會跟著增加0.06分鐘。
摘自《廣州日報》
美國西北大學的約翰·威爾金斯博士發(fā)現,中年時期保持身體健康強壯,晚年時患心力衰竭的風險會大幅降低。
研究者對4萬多名參與者的健康記錄進行追蹤調查后發(fā)現,在45歲和55歲時都沒有糖尿病、身高體重指數正常、血壓處于正常范圍內的人,在晚年階段患心力衰竭的風險會降低86%。這類人群中的男性會因為未患心力衰竭而多活10.6年,女性則平均多活14.9年。
摘自《健康咨詢報》 王英田/文
近日,美國哈佛醫(yī)學院的研究者發(fā)現,中年女性在所有記憶測試上的成績都優(yōu)于年齡相近的男性;女性的記憶力會隨著她們進入更年期而下降,這可能與雌激素水平有關。
這項研究選取了212名年齡在45~55歲的男女參與者,研究者考查了他們的情景記憶、執(zhí)行功能和語義處理功能,并通過認知功能測試評價其語言能力。此外,研究者還采用了“面部命名”聯想記憶測試來考查他們的聯想功能。研究結果顯示,中年女性在所有記憶功能測試中的得分都高于年齡相近的男性。除了比較性別差異外,研究者還發(fā)現絕經前和圍絕經期女性在許多關鍵記憶區(qū)域中的表現勝過絕經期女性。
這項研究成果顯示,中年男女的記憶力差別和絕經后女性記憶力下降,與體內雌二醇水平下降有關,雌激素水平下降會導致人的學習和檢索信息的能力降低。
摘自《生命時報》 吳云衛(wèi)/文
由于活性炭有吸附功能,很多商家聲稱活性炭具有除甲醛、室內異味等功能。這是真的嗎?
活性炭含有大量微孔,能吸附有機污染物和某些無機物,其對物質的吸附能力取決于它的微孔分布情況和被吸附的物質的分子大小。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近期隨機選取了16個活性炭樣品和4個火鍋炭樣品,對它們的碘吸附值和四氯化碳吸附值進行檢測,公布的檢測結果令人大跌眼鏡,有些活性炭甚至不如火鍋炭。
摘自《北京日報》
一項新研究發(fā)現,跑步可降低患膝關節(jié)炎風險。研究人員對一組18~35歲的健康男女參試者展開了對比研究。參試者運動30分鐘后,其膝關節(jié)液中的兩種細胞因子GM-CSF和IL-15的濃度降低。而在不跑步的參試者中,這兩種炎癥標志物的水平基本保持不變。這一結果表明,運動有助于產生抗炎環(huán)境。
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 金也/文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研究人員發(fā)現,吃大蒜可以起到降血壓的作用,其效果不亞于一些降壓藥。
試驗中,研究人員招募了兩組患有高血壓的志愿者,一組在3~6個月中每天服用600~900毫克含有蒜素的營養(yǎng)補充劑,對照組則服用安慰劑。結果顯示,服用蒜素補充劑的志愿者,高壓平均降低了8.4毫米汞柱,低壓平均降低了7.3毫米汞柱;血壓越高的患者,其降壓幅度越大。試驗中每日攝入的蒜素含量為3.6~5.4毫克,而一瓣新鮮大蒜中含有5~9毫克的蒜素。
該研究負責人卡林·里德博士指出,從試驗結果來看,大蒜的降壓效果甚至不亞于一些常規(guī)降壓藥。但由此斷言可用大蒜或蒜素補充劑替代降壓藥為時尚早,蒜素能否長期起到良好降壓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摘自《生命時報》 樓琳娜/文
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fā)布了一項新研究成果,在老年階段持續(xù)享受生活和個體的死亡率低直接相關,享受生活的時間越長,死亡的風險越低。
研究人員招募了9365名50歲以上的參與者,從2002年開始,每隔兩年研究他們享受生活的程度,以及和個體死亡率之間的關系,一直追蹤到2013年。
在回答四個關于生活樂趣的問題時,如果參與者對任何一個問題的回答是“從未或很少”,就被認定為參與者沒有享受到生活樂趣;那些回答“有時或經?!钡娜?,則被認定為很會享受生活樂趣。統(tǒng)計顯示,有24%的參與者報告在任何場合下都沒有感受到高水平的幸福感,20%的參與者報告了一種,22%的參與者報告了兩種,另有34%的參與者報告了三種。在整個研究期間,有1310名參與者死亡。兩組數據對比分析發(fā)現,在報告幸福感水平較低的人群中,死亡率往往會不斷增加;相比無幸福感的群組而言,報告有兩種幸福感的參與者,死亡率降低了17%;報告有三種幸福感的參與者,死亡率降低了24%。
研究者建議,想要長壽,老年人應該學會享受生活,知足常樂,少發(fā)愁,少發(fā)火,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
摘自《生命時報》 琳娜/文
18歲是成年的標志之一,然而美國《神經元》雜志刊登的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fā)現稱,人的大腦18歲時還發(fā)育不全,要30歲才算成熟。
研究人員為確定大腦成熟年齡,對一系列有關成年年齡界定以及大腦發(fā)育的研究展開梳理分析,并找了一些成年人作為參考樣板。研究發(fā)現,從青春期到二三十歲期間,大腦變化的關鍵是灰質變薄、白質增厚;大腦到了30歲時,各項指標基本達到相對平衡。30歲以下和30歲以上的人之間最主要的區(qū)別是,前者更容易分心,一旦面臨復雜情況,30歲以下的人容易表現出不成熟的一面。綜合多項結果分析,研究人員最終確定大腦發(fā)育成熟的最低年齡為30歲。
研究人員稱,即使發(fā)育成熟后,大腦仍存在持續(xù)生長區(qū)域——前額葉皮質。該區(qū)域主管注意力、復雜規(guī)劃、決策、沖動控制、邏輯思維、組織思維、人格發(fā)展、風險管理和短期記憶、長期記憶等。
摘自《生命時報》 徐澄/文
研究發(fā)現,進行有規(guī)律運動的老年人,其出現持續(xù)疼痛或局部疼痛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同年齡但很少運動的老年人小很多。老年人進行跑步等有氧運動時,即使較易受傷,也能讓關節(jié)與肌肉的疼痛減少25%。
研究人員指出,運動對患有關節(jié)炎的人也非常有益,制訂一個平衡關節(jié)運動、伸展運動與耐力運動三種運動的計劃并去實施,就能緩解關節(jié)炎的癥狀,還可以保護關節(jié)不受更多傷害。運動有助于維持關節(jié)的正?;顒?,增加肌肉的彈性與力氣;還有助于維持體重,減少關節(jié)壓力。
摘自《老年日報》 杜銘/文
近日,美國《老年神經科學前沿》雜志刊登新研究發(fā)現——常吃蛋黃、西藍花、菠菜,可以保護老年人的記憶力。
新研究中,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員艾倫·巴貝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122名65~75歲的成年人進行了測試和血液采集化驗,以確定其體內葉黃素水平,并分析了他們的腦部結構。結果顯示,血清葉黃素水平較高者,在記憶力測試中取得的成績更好。這意味著,血清葉黃素水平越高,老年人的記憶力越好。巴貝博士分析指出,富含葉黃素的食物主要包括西藍花、菠菜和蛋黃,可以適當多吃。
摘自《生命時報》 徐澄/文
午睡有益健康。然而,午睡多長時間最好呢?賓夕法尼亞大學近日刊登在《美國老年醫(yī)學學會雜志》上的研究稱,每天午睡1小時最好,可使大腦年輕5歲。
研究小組招募了3000名65歲以上的參試者,通過問卷,測試了解了他們的午睡習慣和記憶、認知能力。分析結果顯示,與每天午睡1小時的人相比,不午睡的人記憶和認知能力得分更低,其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增加了4~6倍;與午睡1小時以上的人相比,午睡1小時的人在各項測試中成績更好。
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午睡1小時最有益于大腦健康,睡太多或太少都不好。他們表示,1小時是午睡最佳時長。長期午睡的人,大腦衰老的進程會大大放緩。
摘自《生命時報》 徐澄/文
腹式呼吸就像給心肺做自助按摩,好處多多。它可以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通過降腹壓而降血壓,對高血壓患者很有好處;減少肺部感染,尤其是降低患肺炎的概率;改善脾胃功能。平時不妨多多練習。
腹式呼吸訓練法具體如下:取立位,體弱者亦可取坐位或半臥位;左右手分別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氣時用鼻吸入,盡量挺腹,呼氣時用口呼出,同時收縮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動幅度,緩呼深吸;每分鐘7~8次,每次10~20分鐘,每日2次,反復訓練。
不過腹式呼吸并非適用于所有人。某些慢性肺阻塞性疾病患者進行腹式呼吸時,反而會造成胸廓不協(xié)調運動,從而影響呼吸,也有肺氣腫患者因此發(fā)生血氧濃度下降。如果本身患有某種疾病,或試做了腹式呼吸還是無法放松的,都應請求醫(yī)師及臨床心理醫(yī)師給予專業(yè)建議。
摘自《健康時報》 馮雪/文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y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fā)現,心肺功能好的老年人,大腦也更健康。
研究者分別選取了身體健康的成年人(年齡在18~31歲之間)和老年人(年齡在55~74歲之間),考查了他們的心臟功能和肺功能,比較了兩群人學習和記憶陌生人名字的能力,并用磁共振成像技術記錄了他們的大腦活動圖像。結果顯示,老年人在測試中遇到了更多困難,但心肺功能好的老年人在測試中的成績要優(yōu)于心肺功能差的同齡人,前者的大腦活動性也要高于后者。
心肺功能強也有助于保持大腦健康,延緩認知功能衰退。老年人可通過參加中高強度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游泳或跳舞)來改善記憶力和大腦功能。
摘自《健康時報》 田鶴/文
美國研究者發(fā)現,聽音樂可逆轉成年人的認知功能衰退,減輕壓力,提高情緒以及睡眠和生活質量,防止記憶力下降。每天聽12分鐘的音樂,6個月后,參與者的認知功能和記憶力得到了明顯改善。
摘自《健康時報》 田鶴/文
日本肥胖學會建議每口食物以咀嚼30下為宜,如果刻意記次數不免有些煩瑣,而有意識地每口比原來增加5次就容易做到了。
當然,再忙也要留足吃飯時間,這樣才能保證咀嚼次數。烹飪時食材不宜切得過細,肉不要煮得過爛??谖蹲龅们宓恍?,人就會有意識地去用多咀嚼的方式來追求食物的本味,而且有越嚼越香的感覺。此外,吃飯時要小口,避免狼吞虎咽,增加咀嚼的次數。
摘自《健康時報》 游祖持/文
最新一項發(fā)表在國際藻類學會雜志《藻類學》的研究顯示,添加海藻的加工食品可減少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研究人員認為,每天吃5~10克的干海藻是必要的。
海藻具有鮮味,鮮味作為第五種最基本的味道,會促進飽腹感。因此,海藻可以減少食物攝取,減少鹽的攝入,糖和脂肪的攝入因此也會減少。干海藻可以做成粉末添加到食品中,比如撒在蔬菜或魚類菜肴上;還可以取代部分面粉,在面團中加入高達5%的干海藻,面團仍然能夠發(fā)酵起來。它的粉末和顆粒還能用作食用鹽的替代品,因為海藻含有的鉀鹽不會像鈉鹽一樣導致高血壓。
摘自“生物谷”
膝關節(jié)問題、靜脈曲張、背痛等通常是人上了年紀后才會出現。而英國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如今,由于久坐或長時間玩手機致使身體處于不良姿勢,越來越多45歲以下青年人開始出現上述“老年病”。
研究人員分析了2015年的6萬多份醫(yī)療報告后發(fā)現,在英國36~45歲的人群中,膝關節(jié)鏡手術、用于治療背痛的硬膜外注射均較為常見;膝關節(jié)鏡手術還是16~25歲人群五大常見治療手段之一。此外,痔瘡手術和靜脈曲張手術在上述兩個年齡段中也較為常見。
專家指出,姿勢不正確和缺少運動,讓青年人付出了身體和心理上的代價。
摘自《京華時報》
克羅恩病是一種反復復發(fā)的非特異性腸道炎性疾病,確切的發(fā)病機制并不清楚。近期,愛爾蘭圣雅各伯醫(yī)院的研究人員發(fā)現,適當補充維生素D對克羅恩病有改善作用。
研究者招募了27名克羅恩病患者,每日給予0.5毫克的維生素D或安慰劑,時間維持3個月。結果顯示,維生素D治療組的患者,腸道通透性和腸道菌群更穩(wěn)定。
這項發(fā)表在《歐盟胃腸病學雜志》的研究提醒,盡管該研究結果令人激動,或許能轉化為改善克羅恩病的治療手段,但也要認識到,需要進一步的臨床試驗證明維生素D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的藥物。不過,患者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D。
摘自《生命時報》 王奇/文
日本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6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具有“正義感”,他們對表現出正義行為的卡通形象有明顯的偏好。這表明“正義感”可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
日本京都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讓20名6個月大的嬰兒觀看了兩段動畫片。在一段動畫片中,一個藍色的卡通形象在攻擊一個黃色的卡通形象,一個綠色的卡通形象出來擋在兩者之間,阻止了攻擊;另外一段動畫片中,一個藍色的卡通形象在攻擊一個黃色的卡通形象,一個橙色的卡通形象卻在一旁“袖手旁觀”。
研究人員讓20名嬰兒交替觀看這兩段動畫片各4次,之后讓他們選擇“見義勇為”的綠色卡通形象玩偶和“袖手旁觀”的橙色卡通形象玩偶。結果17名嬰兒選擇了綠色的卡通形象玩偶,只有3名嬰兒選擇了橙色的卡通形象玩偶。
研究人員還通過其他試驗證實,嬰兒選擇綠色卡通形象玩偶,并非出于對玩偶顏色的喜好,而是出于對“正義”行為的理解和支持。這表明“正義感”可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這一研究成果已發(fā)表在英國《自然·人類行為》雜志上。
摘自“新華網” 華義/文
不少家長給孩子規(guī)定了就寢時間,別以為這么做是管太多,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項研究顯示,不按時就寢,孩子體重超標的概率會增加50%。
這項發(fā)表在美國《兒科學》雜志上的報告稱,研究者在調查了英國超過1.9萬個家庭中的孩子后發(fā)現,不按時就寢常伴隨著失眠、不吃早餐等,讓孩子經歷如同“倒時差”的情形,而這會導致體內瘦素水平降低,進而使體重增加。就寢時間對體重的影響甚至超過鍛煉。
摘自“新華網” 喬穎/文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fā)現,經常吃漢堡等垃圾食品,而新鮮食物吃得少,會導致抗氧化劑攝入不足,損傷紅細胞,增加患癌風險。
英國胃腸病學與癌癥研究專家哈?!す急劝l(fā)現,紅細胞可將氧氣從肺部輸送至身體各部位,并帶走二氧化碳,檢查紅細胞就可以了解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對比分析發(fā)現,某些癌癥患者紅細胞突變率大幅上升,而健康參試者之間紅細胞突變率也存在明顯差異。研究發(fā)現,新鮮果蔬及魚類吃得少的人,其細胞突變率會翻倍;攝入含大量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新鮮果蔬的參試者,細胞突變率就低得多。哈布比表示,飲食習慣與紅細胞的健康存在密切關聯,所以建議多吃新鮮食物,少吃垃圾食品。
摘自《生命時報》 夢韓/文
除了食用,美國“羅代爾生活網”近日介紹了蘋果的其他用途,供參考。
緩解過敏蘋果富含槲皮素,它能延緩組胺分泌,緩解過敏反應。
減輕偏頭痛青蘋果的氣味能減輕偏頭痛患者的不適癥狀,縮短偏頭痛發(fā)作的時間。
保養(yǎng)皮具蘋果表面帶有一層果蠟,能在皮具表面生成保護層,防止微生物和灰塵等腐蝕皮革。
催熟其他水果蘋果釋放的乙烯氣體可加速其他果蔬成熟。只要把想催熟的水果與熟透的蘋果放在同一個紙袋里即可。
摘自《生命時報》 陳紅梅/文
《美國營養(yǎng)學雜志》刊登耶魯大學一項新研究發(fā)現,稱體重超標的成年人飲食中增加核桃,有助于預防糖尿病和心臟病。
耶魯大學科學家對一組30~75歲微胖參試者進行了兩項為期8周的“核桃餐研究”。研究結束時發(fā)現,核桃組參試者無一人體重繼續(xù)增加,而且其血管內皮功能明顯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良好,能防止血栓、調節(jié)炎癥和控制血壓,對預防心臟病和控制血糖有積極意義。
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老年病科食療藥膳門診王東旭副主任中醫(yī)師介紹說,核桃含有抗氧化劑和α-亞麻酸等物質,有助于減少動脈硬化,但其脂肪含量較高,不適宜大量食用。
摘自《健康時報》 楊璞/文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yī)學院的研究者發(fā)現,對于慢性病患者,獲得家庭成員和朋友的關愛,可能比看醫(yī)生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研究中,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每周與同齡人、親友進行電話交談,另一些患者則接受典型的由醫(yī)護人員主管的疾病護理。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只接觸臨床醫(yī)護人員的患者,那些從家人朋友中獲得支持、關愛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下降。
這項研究成果認為,如果醫(yī)療機構能多安排患者與親友交談和聚會,將對患者的預后非常有益。這是因為親友會給患者帶來更多有利的影響,鼓勵其戰(zhàn)勝疾病。這種無成本的社會互動方式應當在慢病管理上得到充分利用。
摘自《生命時報》 昔夕/文
很多人習慣把指甲剪得很短,殊不知,這樣不但不能保護手指、腳指,還會幫倒忙。
指甲剪得太短,指頭前段的軟組織沒有指甲覆蓋,指甲的尖端就會向里生長,嚴重時會誘發(fā)甲溝炎。
剪指甲的合適長度是指甲頂端與指頂齊平或比指頂稍長一些,留出一小條白邊即可。
摘自《健康時報》 仇萌/文
伊朗研究人員發(fā)現,適度運動,比如一周快走三次,有助于提高男性生育能力。
烏魯米耶大學的研究人員征募了三組男性志愿者做了為期24周的試驗。第一組志愿者前12周每周三四次、每次25~30分鐘快走或慢跑;后12周增至每周快走或慢跑4~6次,每次40~45分鐘。第二組志愿者進行高強度運動,第三組則不運動。
檢測結果顯示,運動有助于增強男性的生育能力,適度運動效果更佳。與不運動的志愿者相比,適度運動志愿者的精液量多8.3%,精子活力高12.4%,精子形態(tài)正常率高17.1%,精子濃度高14.1%,精子數量多21.8%。運動對精子的積極影響效果在停止鍛煉幾天后逐漸下降。
英國《每日郵報》近日援引研究人員的話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對久坐男性而言,做些運動是一種簡單、便宜而有效的改善精子質量的辦法?!辈贿^,研究人員也表示,影響男性生育能力的因素有很多。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男性生殖問題專家艾倫·佩西說,健康飲食、不吸煙、穿寬松內衣有助于男性增強生育能力。
摘自《生命時報》 王小宜/文
近日有媒體報道,47歲的劉先生因為連續(xù)兩個星期每天大吃大喝,引起腹痛,就診后抽血時發(fā)現血液竟呈乳白色,被診斷為重癥胰腺炎,十分危險。
重慶市中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田鋒亮指出,暴飲暴食、膽石癥、大量酗酒是誘發(fā)急性胰腺炎的三大因素。如果吃大餐之后,出現上腹部疼痛,特別是吃治胃病的藥效果不好時,應考慮急性胰腺炎,及時就醫(yī)。
摘自《健康人報》 喻舒/文
英國研究人員選取了111名肺癌患者,將其分為兩組。一組參與者每周散步3次,每次40分鐘,堅持12周;另一組參與者則接受常規(guī)的醫(yī)學護理。參與者都用佩戴的監(jiān)測儀來收集睡眠數據,如睡眠時間、睡眠起止時間和睡眠質量等。結果顯示,每周散步3次的肺癌患者,睡眠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摘自《家庭主婦報》
據美國《醫(yī)學快報》近日報道,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者發(fā)現,在高于150℃的溫度下烹飪食物,會改變食物的化學結構,生成反式脂肪酸、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等有毒物質。該團隊回顧了此前的研究發(fā)現,這些有害物質與心臟病發(fā)病風險有關。所以,平時應多選擇涼拌、燉、蒸、煮等低溫烹調方式,有利于控制生成有害物質。
摘自《生命時報》 徐麗/文
拿到體檢報告時,很多人都為報告上的肺部有“小結節(jié)”和“磨玻璃影”字樣而糾結不已。有些患者常年求醫(yī),寢食不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也有些患者不當回事,讓“肺部小結節(jié)”最終發(fā)展成肺癌,失去了早期手術治療的機會。最需要警惕的是那些慢慢增大或密度增高的肺部小結節(jié)或磨玻璃影。
肺部結節(jié)的大小與結節(jié)的良惡性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大于3厘米的病灶多為惡性,而更微小的結節(jié),良性的可能性居多,肺部小結節(jié)或磨玻璃影并不都是肺癌。最關鍵的是讓專業(yè)醫(yī)生判斷肺部小結節(jié)的良惡性,并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下一步的檢查和治療。對于難以明確良惡性的肺部小結節(jié),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隨訪復查。
摘自《健康時報》 邱維誠/文
研究發(fā)現,孩子晚上不按時睡覺會導致他們在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
研究人員選取了1.1萬多名7歲的兒童,向他們的父母詢問了孩子在3歲、5歲和7歲時的一些家庭生活習慣,并對他們進行了智商測驗。
研究結果顯示,孩子在3歲時就寢時間不規(guī)律,會導致他們在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5歲時的就寢時間不規(guī)律似乎沒有影響;但如果女孩在7歲時就寢時間不規(guī)律,也會導致智商測驗得分偏低。
學者認為,就寢時間不規(guī)律會擾亂人體的自然節(jié)奏,導致睡眠剝奪,從而限制了大腦吸收和保存新信息的能力。這種不良作息習慣會對孩子的生命歷程產生深遠的不良影響。
摘自《生命時報》 安偉/文
巴西一項研究表示,游泳和走路一樣,可有效緩解疼痛,提高纖維肌痛患者的生活質量。
研究中,圣保羅聯邦大學風濕病學教授杰米爾·納托爾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75名18~60歲患有纖維肌痛的久坐女性患者展開了研究。受試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39名練習過自由泳的患者,另一組為36名進行了適度的露天行走的患者。兩組均進行訓練,每周3次,每次50分鐘,持續(xù)12周。訓練過程中,專業(yè)人員對參試者的訓練情況進行記錄和監(jiān)督。
參試者對自己的疼痛進行評估。疼痛分1~10級,分別計1~10分。結果顯示,行走組患者疼痛強度由6.2分降至3.6分,游泳組患者疼痛強度由6.4分降至3.1分。
杰米爾·納托爾博士指出,鍛煉在纖維肌痛治療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將游泳納入纖維肌痛治療方案中。
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 陳宗倫/文
《醫(yī)學日報》曾報道,喝蘋果醋能改變我們的頭皮酸度,預防頭皮屑。英國阿斯頓大學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喝一杯蘋果醋還能降低心臟病和腦卒中的發(fā)生風險,有助于延年益壽。
研究人員招募了一批身心健康的志愿者,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每天喝由30毫升蘋果醋和水兌成的飲品,另一組不喝。他們試驗前和試驗后都做了身體檢查。對比分析發(fā)現,每天喝蘋果醋的志愿者體內的“壞”膽固醇水平降低了13%。研究人員稱,在沒有其他任何危險因素的情況下,“壞”膽固醇水平升高,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疾病。
研究人員表示,喝蘋果醋能促進身體健康,除了含有蘋果中的果膠、β-胡蘿卜素以及鉀元素等成分外,它還含有發(fā)酵過程中生成的酶及多種氨基酸。研究還發(fā)現,蘋果醋能改善腸道環(huán)境,促進消化,殺死有害病菌,緩解關節(jié)炎所致疼痛,促進減肥。
摘自《生命時報》琳娜/文
今天忘了鑰匙放哪,明天又丟了老花鏡,很多老年人為自己的健忘而煩惱,擔心記憶力衰退。近日,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官網刊文稱,多數“健忘”是大腦不斷優(yōu)化、整理、存儲信息的表現。老年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問題,來判斷自己是否真的記憶力衰退。
會擾亂日常生活嗎?如果健忘已經無法讓你保證駕駛安全、保持個人衛(wèi)生,那么大腦可能已經出現衰退。
多久發(fā)生一次?偶爾健忘不要緊,但是如果經常忘記自家的停車位或錯過聚會,那就不正常了。
忘記了什么?例如很多人會記不住某一次談話的細節(jié),但如果忘記了整個對話,或是親朋好友的名字,對話時經常重復自己剛說過的話、問同樣的問題,就可能不正常了。
有混亂的跡象嗎?嚴重的記憶衰退可能影響認知功能,使人在熟悉的地方迷路,或是把日常用品放在一個不合適的地方,例如把鑰匙放在冰箱里。
健忘越來越嚴重嗎?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忘記的東西越來越多,就應該請醫(yī)生進行專業(yè)評估。
摘自《生命時報》 李方路/文
東芬蘭大學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yǎng)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稱,早餐吃雞蛋有助于改善大腦功能,防老年性癡呆。
研究員吉爾基·沃塔倫博士及其研究小組招募了2497名42~60歲健康男性參試者,并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每天早上吃一個雞蛋,另一組正常飲食。在為期22年的跟蹤調查中,337名參試者出現神經病癥,其中大多數為阿爾茨海默病。之后,研究人員通過測試了解了參試者的記憶、認知以及心理情況。結果發(fā)現,吃雞蛋的參試者測試成績普遍較好,患老年性癡呆的比例遠低于未吃雞蛋的一組。
研究人員表示,雞蛋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質、維生素以及豐富的抗氧化劑可改善大腦前額葉功能及執(zhí)行功能。除此之外,雞蛋中的維生素E可降低心臟病發(fā)作風險,葉黃素則可防止動脈堵塞。早上吃雞蛋,能最好地吸收這些營養(yǎng)。不過老年人、膽固醇偏高者、患腎臟疾病的人群、孕婦及兒童要少吃。
摘自《生命時報》 徐澄/文
英國牙科醫(yī)生羅娜·埃斯康代說,一把新牙刷,用過兩天后上面就布滿數百萬的細菌、病毒和真菌。
埃斯康代告訴英國《每日郵報》,口腔內有數百種微生物,有一些會通過牙刷轉移,因此與人共用牙刷或者讓牙刷相互碰觸都可能不利健康。衛(wèi)生間或家庭環(huán)境中的微生物也可能沾染到牙刷上,尤其是沖馬桶時。
那是不是每次使用前仔細清洗一遍牙刷就可以?埃斯康代說,即便用流水沖洗也無法沖走所有微生物。她建議,首先,如果你只能把牙刷放在衛(wèi)生間內,記得沖馬桶時一定要蓋上馬桶蓋;第二,牙刷直立放置,別放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一個漱口杯內只放一把牙刷,避免交叉感染;第三,每三個月更換一次牙刷;第四,堅決不與人共用牙刷。
摘自“新華網” 黃敏/文
英國有研究發(fā)現,50歲以下吸煙者心臟病發(fā)作率是同齡不吸煙者的8倍。
研究人員收集了1727名成年患者的資料,他們在2009—2012年曾因心肌梗死接受治療。其中,近半數患者是吸煙者,剩下的已戒煙者和從未吸煙者約各占一半。
研究人員發(fā)現,每年10萬人中,50歲以下人群共有60例心臟病發(fā)作,其中僅7人已戒煙或不吸煙,這表明吸煙者的心臟病發(fā)作風險是前兩類人總和的約8.6倍。研究還發(fā)現,心臟病患者中,吸煙者比已戒煙或從未吸煙者平均年輕10歲,這也意味著煙民會早10年患上心臟病。
該研究還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吸煙與不吸煙者患心臟病的風險差異會遞減。研究者表示,吸煙或許是威力最強的風險因子,對身體危害最為迅速。
摘自《生命時報》 王小宜/文
美國研究人員發(fā)現,經常犯偏頭痛的人口腔和腸道中某種負責處理硝酸鹽的細菌含量偏高。這種細菌先把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再轉化為有益心血管健康、但可能引起偏頭痛的物質——氧化氮。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需進一步研究以弄清細菌與偏頭痛孰是因孰是果,以及是否存在某種間接性關系。
摘自《大河健康報》 歐颯/文
近日,日本香川大學鈴木桂輔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心電圖及腦電波測量結果發(fā)現,香味不僅能使人身心放松,還能提高人的注意力。
研究者讓8名大學生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聞普通的香味,同時測量其心電圖等數據。相比不聞香的情況,聞香時,大學生中有6人的緊張感和神經活躍度下降,7人出現了放松時副交感神經活躍度上升的情況;從腦電波數據看,有6人的注意力得到提升;另外,在15分鐘的算術測驗中,聞香的情況下,學生們的完成量增多,平均增加約15%。
這項研究表明,香味能改善人的認知功能,生活中可以擴大香味的用途,比如在車內放香薰,以提高駕駛員開車時的注意力等。
摘自《生命時報》 昔夕/文
買完菜回來,很多人都習慣把裝著菜的塑料袋直接放在冰箱里面,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首先,塑料袋透氣性不好,如果袋內濕度太大而含氧量太少,會使果蔬出現無氧呼吸,產生大量酒精。同時還會引發(fā)細菌滋生,降低蔬菜的安全性和營養(yǎng)價值。
其次,塑料袋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如氯乙烯小分子、加工助劑,與食物接觸越久,遷移到食物中的越多,所以要盡早把塑料袋和食物脫離。
面對這種情況,可以采用保鮮膜。選擇保鮮膜除了看價格和生產廠家外,還應盡量選擇外包裝標識PE(聚乙烯)材質的,避免PVC(聚氯乙烯)合成的有氯乙烯進入食物的危險。
摘自《北京晚報》
每天吃1個以下柑橘的人,比每天吃3~4個柑橘的人,患酒精肝的概率要高出將近一倍。這主要是因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等患者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而柑橘中豐富的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可提高抗氧化能力。
調查發(fā)現,血清中類胡蘿卜素含量高的人,比含量低的人患動脈硬化的可能性要低得多。多吃柑橘,攝取大量的類胡蘿卜素,可以降低患動脈硬化的概率。
摘自《大眾健康報》 李然/文
酵素茶一般用紅茶做引,紅茶是經過發(fā)酵烘制成的,屬于暖茶。紅茶發(fā)酵時,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產生的氧化產物對人體消化有一定的效果,紅茶相對綠茶比較溫和,尤其適合胃不好的人。酵素茶中包含的水果花草主要有木瓜、檸檬、烏梅、菠蘿、蘋果、金銀花、菊花、人參花、羅漢果、絞股藍、葛根等。它們與富含谷氨酸的酵母提取物和紅茶按規(guī)定的比例混合后進行工藝處理就制成酵素茶了。
酵素茶不同的配方產生不同的味道,不妨帶著驚喜嘗嘗。
摘自《健康時報》 吳茜茜/文
美國、加拿大病理學會官方雜志《實驗室研究》近日刊登了一項研究。該研究稱,綠茶可減少抗癌藥物順鉑引起的腎毒性和損傷效應。
30%的癌癥患者在接受順鉑治療后,會發(fā)生腎毒性問題。其主要原因是,順鉑會導致腎細胞內自由基的產生,引起氧化應激和炎癥。
研究人員發(fā)現,常喝綠茶可顯著降低服用抗癌藥物后引起腎損傷的風險。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將進一步研究綠茶對抗癌藥物副作用的效果,爭取盡早研發(fā)出可消除這一副作用的全新藥物。
摘自《生命時報》 徐澄/文
東芬蘭大學最近的研究發(fā)現,經常曬太陽可以降低頭痛的發(fā)生風險。
研究人員對2600名42~60歲的男性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發(fā)現,不曬太陽的人患慢性頭痛的風險比常曬太陽的人高2倍。研究人員測了他們體內維生素D的水平后發(fā)現,頭痛頻率高的人,體內維生素D水平相對較低。
研究人員認為,這與常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有關。他們建議,夏天人們可以依靠太陽的紫外線輻射來獲取維生素D,但在其他季節(jié)里,人們則需要從食物或補充劑中獲取滿足日常需求的維生素D。
摘自《生命時報》 張健萍/文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體檢中心副主任醫(yī)師袁尚華指出,現在人普遍“吃得多、動得少”,加上忙于事業(yè),應酬多、壓力大,糖尿病的發(fā)病年齡普遍提前,30多歲發(fā)病的也不在少數,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檢出率很高。
“我們建議30歲以上的人群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檢查。”袁尚華指出,5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后血糖會明顯升高。大部分年輕人體檢是跟隨單位團體體檢,空腹時測血糖沒問題,但餐后血糖很高。所以應該同時查一次餐后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試驗。有條件的人也可以監(jiān)測糖化血紅蛋白,這樣更加準確。
摘自《大河健康報》 王琪/文
研究顯示,每天食用約20克堅果,能將患冠心病的風險降低近30%,患癌癥的風險降低約15%。這種飲食方式也可能與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下降相關。
研究人員綜合分析了全球29項已發(fā)表的研究報告,涉及的研究對象多達81.9萬人,涵蓋了榛子、核桃等多種堅果。研究者指出,這類食品能帶來健康益處,可能與它們含有很高的纖維素、鎂和多元不飽和脂肪有關,這些成分都有助于降低膽固醇水平以及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是核桃與山核桃,它們本身富含抗氧化物,可應對氧化應激反應,或許有助于降低患癌癥風險。
摘自《京華時報》
美國研究人員發(fā)現,經常吃紅肉會增加患腸道疾病風險。如果代之以雞鴨魚肉,腸道患病風險會大大降低。
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和馬薩諸塞綜合醫(yī)院研究人員對4.65萬名40~75歲男性的飲食展開為期26年的跟蹤調查,其間764人患憩室炎。他們發(fā)現,每周食用6次非加工類牛肉、羊肉等紅肉的男性患憩室炎風險較常人高58%;如果每周將其中一餐紅肉用魚肉或家禽肉代替,腸道患病風險將降低20%。
摘自“新華網” 王鑫方/文
久坐傷身已廣為人知,每工作1小時起身走5分鐘,就能減少這種傷害,還可幫助人們改善情緒、增強精力。這項研究由美國科羅拉多安舒茨健康科學中心和強生人體功能研究所共同完成。
為分析不同運動方法對久坐者產生的影響,研究人員對30名成年人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第一組試驗中,受試者除了去洗手間1次外,連續(xù)坐了6個小時;第二組試驗中,受試者在每天開始工作之前,用中等速度在腳踏車上鍛煉30分鐘;第三組試驗中,受試者每坐1個小時,站起來用中等速度行走5分鐘。在此期間,研究人員監(jiān)測了他們體內的緊張激素水平,并讓受試者分別記錄了全天情緒、精力和食欲水平。結果顯示,第三組運動方式對健康最為有益,5分鐘的微運動后,受試者的精力、體力都得到了顯著提高,疲勞感降低,食欲增強。而一次性運動30分鐘的方式,其運動效果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減。
研究人員解釋說,白領一族是最容易受到久坐傷害的人群之一,最應該在工作之余有規(guī)律地運動,即使運動量很小,也能減少患糖尿病、抑郁癥或肥胖癥等疾病的風險。
摘自《生命時報》 孫開元/文
法國維勒瑞夫保羅布勞斯醫(yī)院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腌肉不僅會增加患腫瘤的風險,還可能加重哮喘。
該研究對971名平均年齡為43歲的受試者進行了數據分析,其中42%的人患有哮喘。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完成一份食物攝入頻率問卷,在118條關于食物問卷的條目中,他們將火腿(兩片)、香腸(一塊)和干香腸(兩片)都歸為腌制肉。問卷結果顯示,所有受試者中,19%的人每周攝入的腌肉少于1份,48%的人每周吃1份至3.9份,33%的人每周至少吃4份腌肉。
研究發(fā)現,7年后,每周至少吃4份腌肉的人中,22%的患者表示哮喘加重,比每周攝入不到1份的患者哮喘惡化率高出76%。研究者在調整年齡、性別、教育水平、吸煙史等潛在影響因素后,該結論仍成立。這提醒我們,哮喘患者尤其要少吃火腿、香腸等腌制肉。
摘自《生命時報》 豐淑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