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菊
人有的時候很怪,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瘋狂地追求,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卻又不知珍惜。
于是,便有了平平淡淡地生,追求轟轟烈烈地死。驚天動地的人,卻要追求默默無聞地活;身居繁華鬧市的人,追求寧靜的田園生活;而地處林深竹海的鄉(xiāng)人,向往燈紅酒綠的都市。
喧囂的社會,熙攘的人群,浮躁的人生,愈發(fā)顯出平靜的彌足珍貴。
人生于熱烈,歸于平靜。居家過日子誰又不想平平靜靜?
遺憾的是,平靜并不是如影隨形般地伴隨著人們,不平靜的境況經(jīng)常不期而至,甚至強行闖進人們的生活。
環(huán)境是影響平靜存在的重要條件和因素。說到環(huán)境,“門無車馬終年靜”是平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豐衣足食,終其天年也是平靜;蒼松翠柏,灌木掩映,云蒸霞蔚,依山而居,小橋流水是平靜;綠水蕩漾,輕舟碧波,鳥飛魚翔,荷塘月影,蓑笠獨釣是平靜。這些靜謐舒緩、清新恬淡、天然古樸的環(huán)境給人們營造了無限的平靜,也帶來無窮的歡樂和幸福,倘不身臨其境,品味欣賞,斷難有此感受。令人難堪的是,雖可追憶平靜環(huán)境的甘甜,但不少環(huán)境的平靜已難尋覓。現(xiàn)代生活的快節(jié)奏,環(huán)境的污染和被破壞,再加上令人難以承受的噪聲,這些環(huán)境的“攪拌機”隨時都在把人們的平靜心情撕個粉碎,因此人們焦躁、失衡,恨無洞穴可鉆。
人生把平靜定為追求之目的,大抵就會看天天藍,視地地寬,心胸開闊,容人之過,自律謹嚴,坦蕩自然,安于貧寒,頤享天年。
平靜是心態(tài)。環(huán)境也罷,目標也罷,說到底,平靜總還是一種人生感受,一種刻骨銘心的人生體驗。真正的平靜還是心理的平衡,情緒的平穩(wěn)。這種平靜才是久蓄心中的一方天、一方地、一方滋潤心靈之樹的水土。從某種意義上說,平靜雖然難覓,但平靜又無處不在,關(guān)鍵是修煉出一顆平靜之心,于躁中擷平,鬧中取靜??陀^地說,人們囿于各種條件和環(huán)境,不大容易自由選擇環(huán)境,卻可以從從容容地修養(yǎng)心境,以平靜之心對繁復紛紜的不平靜之遇,以不變應萬變,以萬變養(yǎng)不變。有些人或怨天尤人,牢騷滿腹;或累于名利,不堪重負;或窮奢極欲,貪得無厭;或好高騖遠,志大才疏;或萎靡頹廢,精神不振;或悲悲切切,憤世嫉俗;或自視清高,目空一切。凡此種種,恐怕都是缺乏一顆平靜之心,有的人到死方才明白:人生最難是平靜。倘若早就以一顆平靜之心處之、待之、為之,干戈自成玉帛,浮華于己無補,榮辱原本虛幻,名利竟是枷鎖。這并非是四大皆空的偈語,也不是不辨是非的混語,更不是遁世山林隱士的無謂說教,說到底,平靜乃修身養(yǎng)性之必備。
平靜是福,要靠畢生努力修養(yǎng),中途而廢的人絕對體味不到其中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