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
(山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運用情感教育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策略研究
劉 敏
(山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想要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途徑之一就是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xiàn)。基于此,文章從探討情感教育的科學內涵和積極價值出發(fā),在科學分析情感教育在和諧師生關系形成過程中作用的基礎上,嘗試性地提出了一些運用情感教育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可行性路徑。
情感教育;和諧師生關系;路徑
研究表明,幼兒已經基本具備了在受到外界語言和肢體行為影響下,逐步根據(jù)自己在整個情感教育過程中的吸收情況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而良好的情感價值觀和初期道德理論觀在幼兒這個易塑造期的形成,非常有利于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幼兒情感教育中應該著重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緒表達能及調控能力,同時幼兒的好奇心,同情心,責任感,集體感等也是情感養(yǎng)成的重點。
(一)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很多社會問題也日益嚴重。盡管我們的物質積累在不斷擴大,科技在飛速發(fā)展,但是現(xiàn)代人文明的缺失現(xiàn)象也是十分嚴重。社會的現(xiàn)代化、物質化的東西越來越多,傳統(tǒng)的、情感性的東西越來越少,各種網絡中虛擬世界許多不負責任的價值觀開始主導甚至歪曲很多人的價值取向。兒童、青少年極易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從而影響他們健康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越來越多的人變得情感冷漠或肆意放縱情感,不懂得同情和不會換位思考,更談不上尊重他人和構建和諧人際關系,諸如暴力、未成年性行為、青少年犯罪等等社會問題屢見不鮮。
(二)情感教育的意義。情感教育的意義不僅是調適情緒,而在于可以因材施教的根據(jù)幼兒的性格特征,積極挖掘每個幼兒的潛能,創(chuàng)設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教育環(huán)境,通過教育以積極的方式處理兒童的情感問題,通過引導,讓孩子獲得正向積極的情感體驗,幫助他形成對世界的一種完整理解和認識,使幼兒的良好情緒、情感得到系統(tǒng)培養(yǎng),并促使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1]。
(一)師生關系現(xiàn)狀??紤]到我國的國情,現(xiàn)階段我國獨生子女已然成為整個教育中的絕對主流群體,從小的溺愛影響著許多獨生子女完整的道德認知和情感認知。很容易形成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有的也出現(xiàn)了缺乏同情心,承受能力較弱等各種問題。這使得從小唯我獨尊的一些孩子,在于老師相處過程中容易產生抵觸心理,很多家長看不得自己孩子受一點委屈也影響幼兒教師的正常教學甚至破壞本應和諧的師生關系,而這種過早的叛逆思想讓師生關系不能健康發(fā)展。因此,總體看來,不論是在幼兒教師方面,還是幼兒本身方面,都多少影響到了師生關系的和諧。
(二)教師的情感素養(yǎng)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同理,在情感教育中也應積極地發(fā)揮引導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素養(yǎng)才能在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實現(xiàn)教學目標。運用相關的知識技能來有節(jié)奏的影響調節(jié)每個孩子的情緒,切忌一概而論。其中擁有高尚的人格素養(yǎng)是高教師情感素養(yǎng)的首要條件。“身正為師”,為人師表,教師是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要起到榜樣的作用,尤其作為幼兒教師,小孩子很容易學習老師的言談舉止[2]。所以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人格,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
關愛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基本點和出發(fā)點。教師要時刻關愛學生,同孩子們做朋友,學會聽取他們的想法意見,逐漸樹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意識,孩子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更有效的因材施教。只有這樣師生才能建立良好的感情,有了感情學生才能接受教師的教誨,教師才能有效實施情感教育,從而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尊崇這一基本原則,具體的策略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要加強整個社會要加強對于幼兒情感教育的重視,形成良好的氛圍,大到整個社會、學校,小到每個家庭共同組成責任系統(tǒng),合理分工,各司其職。最終能夠形成以教師為核心,社會和家庭為推動力的情感教育。社會作為宏觀環(huán)境的締造者,解決社會問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文化,挖掘當代優(yōu)秀思想,并加以傳播從而構建良好情感教育環(huán)境。
(二)尊重學生的人格。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的權利。傳統(tǒng)的我們總是認為家長、教師是絕對的權威,這主要受長久以來的封建家長制的毒害。然后,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要想培養(yǎng)道德高尚的孩子,就應該學會尊重他們,只有互相的尊重才能換來和諧的關系。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對學生應態(tài)度溫和、謙遜、平等、友好,讓學生有表達自我的機會,有保留意見的空間,有發(fā)揮特點的余地,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首要條件[3]。
(三)重視情景的作用。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類情景,使幼兒融入其中,創(chuàng)建和諧師生關系。當教師成為這樣一個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者的時候,例如如果想讓孩子們有生態(tài)環(huán)保的意識,就可以通過建立綠色幼兒園,生態(tài)幼兒園,積極開展綠化生活、愛護動物、愛護環(huán)境各種類型的活動,使得幼兒在這樣類型的活動中,從小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包容環(huán)境的品格。通過一些真實的、具象的東西,來引發(fā)教師同幼兒之間的情感共鳴,從而通過情感的交流達到教育的作用。這也會有利于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發(fā)展。
(四)重視榜樣的作用。榜樣的力量引導作用對幼兒情感發(fā)展的推動,并強化了師生關系。兒童在生活中往往能夠通過角色模仿強化幼兒的交往意識和角色規(guī)范,也能使幼兒情感潛移默化地遷移到現(xiàn)實生活中。教師在教學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應該樹立榜樣。通過榜樣的方式,幼兒也對教師的信任度增加,教學難度隨之減小.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五)允許學生犯錯。在幼兒階段,很多方面都很不成熟,而恰恰又是很多性格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每個人都需要在不斷的犯錯中總結經驗教訓,學得更聰明些,并爭取在今后類似的問題中不再犯錯。孩子是在不斷地犯錯中成長起來的。當孩子犯錯后,必要的指導、教育還是要的,但我們不要指望,經過教育,孩子就不再、也不能犯錯誤了。教師應該明白,教師的作用就是讓學生學會在犯錯后明白一定的道理,并能懂得自己總結出避免今后犯同樣錯誤的經驗。
情感教育不再單純是一種教育思想,而是開始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一種教育理念,需要有完整配套的專業(yè)知識最終形成一個體系,這不僅是心理教育的一方面,同時也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這就需要在生活中時刻注意情感教育各功能的體現(xiàn)。對情感教育各個方面有充分的認識了解,幼兒教師才能在整個情感教育過程中注意情感教育的核心作用,避免進入教育誤區(qū),同時也能不斷提升自覺的教育水平,并延伸到師生關系,使得師生關系融洽,幼兒交往之間的融洽,這樣融洽的關系和環(huán)境也將在宏觀層面推動我國幼兒教育的向前發(fā)展。
[1]呂育玲.幼兒情感教育問題探討[D].教育導刊,2003年第24頁.
[2]韓珍.教師與幼兒交往的方式[J].早期教育,2000年第19期第12頁.
[3]黃蘭.創(chuàng)設和諧友愛氛圍強化幼兒情感教育[D].甘肅教育,2009年第6期第49頁.
劉敏(1990-),男,漢族,山西陽泉人,研究生,山西財經大學,在讀研究生,工商管理學院,研究方向:教育與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