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君
摘要: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這一政策的出臺立刻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如何教育好這一新到來的人口群體,成了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家庭作為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針對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二胎政策下家庭教育過程中的變化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新問題,通過分析其癥狀及對策,以引起家庭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關鍵詞:二胎政策 獨生子女 家庭教育
一、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內容方面
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值普遍過高,給孩子強化灌輸各種書本知識,將孩子當神童,弄得孩子苦不堪言。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智育”,忽視了孩子品德和人格的培養(yǎng),使孩子社會交往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分享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影響了孩子的健全發(fā)展。在一些家長的觀念中,智育就等于全面發(fā)展教育,只注重對孩子智育的培養(yǎng),從而忽視了其他各育的發(fā)展,只注重孩子的“智育”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一些非常嚴重的后果,如學習興趣下降、缺乏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在這種環(huán)境的熏陶下,很多孩子也是只學會了“死讀書”、“讀死書”,變成了“書呆子”,不得不承認這也是只注重對孩子智育的培養(yǎng)的一個很大的弊端。
(二)教養(yǎng)方式方面
在家庭中,父母不同的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影響重大,直接關系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獨生子女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溺愛型教養(yǎng)方式使家長把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對孩子過分寵愛,處處包辦代替,無原則地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對孩子百依百順,使孩子缺少實踐鍛煉的機會,不知道怎樣對待困難和挫折,承受挫折的能力較差,懶惰、意志薄弱,缺乏自理能力,動手和動腦能力一般都不出色。上學后學習成績一般不是很好,行為隨意,任性且不善交往,應變能力差,在家庭以外常受別人欺負,而且長大后容易沾染不良嗜好。
二、二胎政策下家庭教育新變化
(一)教養(yǎng)方式的方面
一個家庭兩個孩子,兩個不同的個體,家長必須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和孩子保持民主、平等的關系,家長能夠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經(jīng)常以合理、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他們站在引導和幫助的立場上,經(jīng)常與孩子們協(xié)商,制定合理的標準。既能夠控制孩子,又給予孩子充分的獨立與自由。這樣的教養(yǎng)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自信心、自尊心和成就感都比較強,孩子敢于比較自如地表達自己,無拘無束地表現(xiàn)自己,容易形成敢想敢說敢做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思維發(fā)展也比較好,想象力也比較豐富。能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具備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民主型教養(yǎng)模式下的兒童是最成熟的,他們有能力,獨立性強,自信,知足,愛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歡交往,自我肯定。
(二)人格發(fā)展方面
獨生子女家庭沒有兄弟姐妹,孩子無法受到來自兄弟姐妹的影響,從小就是自己一個人獨享家里的一切物品。正是這樣的環(huán)境,使得孩子不能夠與人分享,認為什么都是自己的,世界也是自己的,這樣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自從有了弟弟妹妹后,孩子們逐漸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要學會和別人分享、學會謙讓,關心、愛護弟弟妹妹,還要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和勞動,讓孩子養(yǎng)成勞動的習慣,培養(yǎng)了孩子的責任心。同時有了兄弟姐妹,孩子們也不會再感受到孤獨,有助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提高了與人交往的能力。
三、二胎政策下家庭教育新問題及對策
(一)家庭矛盾突出
二胎政策下家庭矛盾突出主要表現(xiàn)為孩子之間的矛盾方面。我國目前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很多孩子從小就過慣了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們的心理素質都比較敏感和脆弱。隨著二胎的到來,很多孩子都把自己的弟弟妹妹當做天敵,和父母爭寵的天敵。生怕有了弟弟妹妹后爸爸媽媽就不再喜愛自己了,所以對弟弟妹妹的到來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不是去關心和愛護自己的弟弟妹妹,反而會經(jīng)常搶弟弟妹妹的東西或打自己的弟弟妹妹,甚至以死相逼。曾有媒體報道,一個五歲半的孩子因為反對媽媽生二胎,居然以死相逼,迫使母親將六個月的胎兒流產(chǎn)。因此,如何在保護第一個孩子心理健康的前提下,順利生下第二個孩子,對目前準備生二胎的獨生子女家庭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
(二)父母偏心
俗話說,十個手指有長短,更何況兩個活生生的個體,孩子們在智力、興趣、品德和個性方面必然會有所不同,甚至出現(xiàn)較大的反差。父母肯定會拿兩個孩子進行比較,有所偏向,喜愛其中一個,而忽視另一個。長期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非常重要,直接決定了家庭教育的成敗。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欣賞,欣賞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身存在的閃光點,做父母的要學會欣賞他、擁抱他、贊美他,為自己創(chuàng)造的生命而感到自豪。只有獲得尊重和欣賞的孩子才能越來越好,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仕民.平衡與滲透:德育和智育關系的現(xiàn)代走向[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5).
[2]王瑩.淺析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兒童社會化影響[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7).
[3]王素華.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探析[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01).
[4]趙雪江.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初探[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7,(11).
(作者單位:景德鎮(zhèn)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