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個迷人的季節(jié)。
你瞧,秋天一到,秋風就來搗亂了。(秋風搗亂圖)它一會兒撓撓谷子,谷子被癢得笑彎了腰,伏在地上都快起不來了;(“撓撓谷子”“笑彎腰”“起不來”,多么有趣的畫面啊!這樣的描寫,顯現(xiàn)出秋風的頑皮,妙?。┧粫憾憾焊吡唬尭吡粯返脻q紅了臉,連天邊的云霞都在一起歡笑,一會兒又邀請樹葉共舞,看,風中翻飛的樹葉,是它最好的舞伴……(“一會兒……一會兒……”這樣的句式,加上擬人手法的運用,讓讀者仿佛看到了秋風中的紅高粱和那翻飛的落葉。動態(tài)的秋風圖,妙!)
你看,秋天一到,小動物們也忙著準備過冬了。(動物過冬圖)松鼠在松樹之間來回跳躍,尋找著松果;熊也在尋找樹洞,為自己的冬眠做準備;鼴鼠就更忙了,它用自己的身軀在地底下鉆出一個寬闊的空間,讓它變成一個溫暖的家。(不同的小動物準備過冬的方式大不一樣,小作者描寫細致,將動物們的可愛躍然紙上。動態(tài)的動物圖,妙!)
在小動物忙碌時,人們也開始忙起來了。(豐收忙碌圖)只要你走進田野,就會看到農(nóng)民伯伯辛勤勞動的身影。他們割稻子,摘棉花,掰玉米……流淌的是汗水,收獲的是喜悅。(對稱句式的運用,讓人們的忙碌有了圖畫感。動態(tài)的豐收圖,妙!)
我愛迷人的秋天?。ńY(jié)尾一句話呼應了題目,呼應了開頭,妙?。?/p>
總評
寫景習作就怕“辭藻堆積,華而不實”,在這三篇習作中,三位小作者都抓住了秋天具體的景物,從細小處入手,讓讀者一起聽樹葉沙沙,看大雁南飛,品水果香甜,嗅桂花清香,形象可感,從而引起共鳴。
除了在描寫時注意觀察順序,三位小作者還都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或比喻,或擬人,每一處聯(lián)想,都能做到準確、貼切,讓讀者透過文字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三篇作文均采用“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每一自然段的開頭又使用了中心句,就好像一根“定海神針”,牢牢定住了習作中心,讓后面的內(nèi)容不跑題,做到“圖里到圖外,眼心不分離”。
所不同的是,陸昕悅同學的習作采用的是“聯(lián)想法”,把觀察到的秋天的景物,通過聯(lián)想,讓讀者產(chǎn)生強烈的畫面感,仿佛身臨其境,身在其中,一美到底;袁昕蕾同學的習作采用的是“感官描寫法”,從自己的感官出發(fā),把聽到的、看到的秋天,用小拼圖的形式,給大家拼成了一幅秋天的大拼圖,一贊到底;而蔣勤同學的習作則采用的是“動態(tài)描寫法”,把秋風的頑皮、小動物的可愛、人們的忙碌,都用動態(tài)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動態(tài)的秋景,一動到底。
(吳衛(wèi)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