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孩,相貌丑陋,說話口吃,而且因為疾病導致左臉局部麻痹(bì),嘴角畸形,講話時嘴巴總是歪向一邊,還有一只耳朵失聰。
然而,這個孩子卻是個生活的強者。面對別的孩子嘲笑、譏諷的話語和目光,他默默地忍受著。他沒有自卑,他要靠自己的發(fā)奮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當別的孩子在玩玩具中打發(fā)時間時,他則沉浸在書本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書是大人們讀的書,他卻讀得津津有味,因為他從中學到了堅強,學到了一種永不放棄的品質(zhì)。
為了矯正自己的口吃,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說家,嘴里含著小石子講話。看著嘴巴和舌頭被石子磨爛的兒子,母親心疼地抱著他流著眼淚說:“不要練了,媽媽一輩子陪著你?!倍碌乃鎷寢尣林蹨I說:“媽媽,書上說,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沖破束縛(fù)它的繭(jiǎn)之后才變成的。如果別人把繭剪開了一道口,那么它就沒法變成漂亮的蝴蝶了,我要做一只美麗的蝴蝶?!?/p>
后來,他真的做了一只美麗的蝴蝶,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連任兩屆的總理讓·克雷蒂安。
寫法點撥
事情發(fā)展順序就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依次來寫成文章,這樣寫的好處是條理清楚,脈絡(luò)清晰。如本文在講述這個故事時,就是運用這種寫法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文章先寫了小男孩從小有?。ū尘埃?;再寫小男孩受盡別人嘲笑卻不自卑(起因);接著寫小男孩努力學習,練習演講(經(jīng)過);最后寫小男孩最終有所作為,成為一國總理(結(jié)果),整篇文章層次分明,令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