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紅
【摘 要】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分數(shù)比例較大的部分,因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至關(guān)重要。在推行素質(zhì)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學的今天,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工作刻不容緩。
【關(guān)鍵詞】
創(chuàng)新教學 寫作 語文
一、讓學生明白寫作目的
小學語文作文難度較大,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作文是對一個人語文知識的綜合應用。寫作涉及到詞匯、句子、段落、篇章主題,每個版塊都需要學生長期的積累,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循序漸進地提升自己。
有很多學生不知道寫作的目的是什么,因此在寫作中感到十分困惑,寫出來的文章要么是流水賬,要么是零散的思緒。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寫,這樣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就會大大增加。
寫作并非為了寫而寫,寫作的目的是讓學生找到情感宣泄的平臺,通過寫作學生會對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有深層次的感悟。在寫作中學生的自我表達需求得到了滿足。另外,寫作的另一個目的是分享交流,良好的寫作能力有助于別人了解寫作者的所思所想,從而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二、鼓勵學生細心觀察生活
觀察是寫作的源泉,通過觀察,人們才能發(fā)現(xiàn)更多美好的事物。觀察是積累素材的有效方式,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多動腦,勤思考,增強觀察事物的能力。小學階段是樹立三觀的初始階段,在心理上表現(xiàn)得極不穩(wěn)定。[1]因此,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耐心、仔細的習慣。除此之外,為了加深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教師要借助語文教材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生缺乏經(jīng)驗,看待問題較片面,如果語文教師能夠通過設(shè)問、小故事、演示等多種方式去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觀察能力會提高得更快。通過觀察,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思維變得開闊,這為寫作創(chuàng)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濃厚的寫作興趣將會成為小學生學習寫作的重要內(nèi)在動力,以興趣為基礎(chǔ)的寫作效果也往往會更好,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會被激發(fā)。有了寫作的興趣,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會大大增加。有了寫作的興趣,學生就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習的持久性也會更長久。有了興趣,學生思維會變得更加活躍,對知識的掌握和吸收相對更強。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對于開拓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具有重要的意義。[2]作為語文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首先自己要對語文寫作充滿熱愛與激情,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帶入語文的天堂。教學并非一成不變,時代瞬息萬變,學生們接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增長見識,提高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榜樣。新鮮的知識可以吸引學生,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將寫作與時代新資訊有機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學生寫作欲望也會更強。如今微博、微信、博客等廣泛使用,為人們表達自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教師可以借助這些平臺,刺激學生的寫作欲望。另外,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決不能讓學生寫千篇一律的文章,這種教學方法會抹殺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逐漸失去寫作激情?,F(xiàn)階段的學生越來越注重個性和自我表達,尊重學生的個性,學生才會更愿意去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關(guān)心每一個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關(guān)注,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積極性自然會提高。小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總是有自己的看法,語文教師的尊重會讓學生感受到自豪與成就感,為語文寫作興趣的激發(fā)奠定良好基礎(chǔ)。
四、鼓勵學生參與評改
作文評改是很多語文寫作教師忽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過去,作文評改絕大多數(shù)都是教師自己一個人修改,面對大量作文的時候,有的教師則會馬虎了事,最后導致評改內(nèi)容不盡如人意。鼓勵學生參與作文評改可以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的贊美或者批評的效果也會更加直觀有效。[3]學生受到了鼓勵,在和教師一起評改作文的過程中會更有責任感和自豪感,寫作動機變得強烈。每個學生的寫作水平是不一樣的,因此在評改時教師要看到學生的進步和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而不是一味批評。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之間互相修改作文,幫別人改文章的學生在評改他人文章時會不自覺地進行比較,這樣學生對自己的寫作水平會有一個更加準確的認識,寫作的信心和樂趣便由此產(chǎn)生。學生評改后,教師應當定期給學生們展示優(yōu)秀的作文,有的還可以推薦給報刊,學生在無形中受到了鼓勵,寫作的主動性增強。
五、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學生的經(jīng)歷較少,在有限的活動范圍內(nèi)學生需要通過閱讀來拓展眼界和知識,從而達到積累寫作素材的目的。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那么具體該怎么做呢?首先教師要借助語文教材,教會學生如何展開一篇文章的閱讀,如何去劃分段落,找到文章的層次和主題。掌握了一篇文章的構(gòu)成規(guī)律,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會有一定的閱讀策略,從而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學生要學會分辨不同的文章體裁,有針對性、有技巧地進行閱讀,這樣才能把握到每篇文章的精髓和魅力。
【結(jié) 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還要我們語文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不斷地探索中找到新的寫作教學思路。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借助現(xiàn)代科技的成果推動寫作教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教師只有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實踐,堅持以人為本,寫作教學才能有質(zhì)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俊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水平【J】.學周刊,2017(02)
【2】李義鋒.試論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6(30)
【3】鐘英梅.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