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226361) 王紅燕 ●
摭談優(yōu)化物理教學的三個落腳點
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226361) 王紅燕 ●
高中物理需要極佳的想象力,所以總是給學生很難、很枯燥的感覺,要打造高效的課堂就要努力改變學生的看法.教師要以抓實驗、抓模型和抓實踐三方面為落腳點,闡述自己在教學中如何利用多種手段實現教學的優(yōu)化.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優(yōu)化策略
長久以來我們推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育理念,意在強調在學習中方法、思維和習慣的重要性.高中物理需要極佳的想象力,所以總是給學生很難、很枯燥的感覺,要打造高效的課堂就要努力改變學生的看法,那么作為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完善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下面我將以抓實驗、抓模型、抓實踐三方面為落腳點,闡述自己在教學中如何利用多種手段實現教學的優(yōu)化.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探究學習以其能夠提升學生能力的獨特優(yōu)勢,開始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形式,高中物理是一門研究物質運動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實驗是其最直接有效的表現方式,人教版高中教材更是每章每節(jié)都設計有實驗,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實驗這一抓手,引導學生形成探究意識.
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從實驗中獲取物理信息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必要要求之一.在這節(jié)課中我首先設計一個小活動,同桌兩人一組,其中一人拿一只彩色畫筆,另外一人拖動一條長紙帶,盡量保證紙帶在筆尖下沿直線緩緩移動,拿筆的同學按照每2秒一次的頻率點擊紙帶,最終據此判斷相鄰兩點之間的距離與紙帶的運動順序之間的關系?接著讓學生根據說明書分析電磁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異同之處,并利用打點計時器練習打點.觀察紙帶上的點,其實它記錄了紙帶的運動時間,再次把紙帶上點與物體的運動結合起來,就能發(fā)現不同的點表示了物體在不同時間點所處的位置,點之間的距離反應的是物體在不同時間內發(fā)生的位移,我們可以根據紙帶上點的分布情況,判斷物體進行的是勻速運動、速度增大的運動還是速度減少的運動.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準確地開展科學實驗來驗證知識有效性,還可以充分應用已學知識自主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從而發(fā)現物理規(guī)律,獲取新知識,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望.
在生活中,實際的物理現象和過程是眾多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一般都是非常復雜和抽象的,對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起來難度很大,而在高中階段物理研究的是一般性規(guī)律.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通?;y為簡,利用特殊化的物理模型來探究相關規(guī)律,進而推及到實際現象的應用中,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
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圓周運動》,在中學物理運動教學中,我們經常碰到“當物體恰好做某一運動”這樣的字眼,這時我們應該抓住臨界條件構建模型,如勻速直線運動、光滑斜面、勻速圓周運動等等,這些都是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的,同時在應用中我們還要做到一種模型靈活運用.如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要使它恰好能在圓環(huán)內軌道做圓周運動.根據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后發(fā)現,小球與軌道間的摩擦力對運動的影響不大,所以我們可以忽略,設計摩擦力為0的光滑軌道作為這一運動過程模型.根據物體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只要能夠通過圓環(huán)的最高點即可這一理論,這種情況下小球運動的“最高點”是圓環(huán)的頂峰,在這一點的最小運動速度為v= gR;而如果小球是套在光滑的軌道上時,則到“最高點”的最小速度為v=0.
通過這樣的設計,利用物理模型略去不主要因素,實現生活與物理的完美結合,利用模型的理想化和排干擾性,將復雜的運動詳細地解釋出來,將枯燥的知識具象的表達出來,有助于學生遷移式思維的發(fā)展.
傳統(tǒng)教學中的填鴨式灌輸嚴重束縛了中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然而實用性是物理科學的特點之一,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已經成為當前課堂活動設計的重要依據之一.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預留相應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設計一系列相關的實踐操作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以便將所學知識實施應用.
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自由落體運動》,力與運動是物理教學在生活中的一大應用,同時自由落體運動還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例,為了強化學生對物體運動的認識,進一步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和規(guī)律,我設計了實踐活動來探究當地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大?。畬W生可以登上教學樓,用卷尺測出教學樓的高度,即物體的下落高度,根據先前所學的運動公式h=gt2可知,要求加速度還需要下落時間t,為了準確計時,學生想出了很多方法,有的在地上放一塊鐵板,從下落開始計時到聽到鐵板的聲響結束,有的學生甚至設計了電磁繼電器裝置來實現自動控制計時.通過多次的重復試驗,學生最終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約為9.8,驗證了我們常用的公式.
通過這樣的設計,真實操作的加入打破一味地說教式教學法,讓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心理,能夠使物理教學彰顯靈動活潑的一面,符合中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從而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優(yōu)化學生學習方法是新時期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亦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學的要求,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從小課題入手,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教學定法,在后續(xù)的工作中,我將繼續(xù)深入研究教材,探究教法,挖掘更多適合中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策略,為物理教學的優(yōu)化設計不斷努力.
[1]王舉村.處理打點計時器問題應該六注意[J].中學生數理化,2008(7).
[2]卞望來.關于高中物理問題情境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的案例分析[J].物理教師.2014(8).
[3]譚龍飛.以高中知識為背景的中考試題對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啟示[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1(1).
G632
B
1008-0333(2017)03-00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