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是戲曲演員身上所穿的戲服衣袖前端的白色部分,原是代表古人襯衣的衣袖。一般戲曲服裝上的水袖,長度僅為五十多厘米。而作為主要表演手段時所運用的,其實是特制的長袖,一般長約一米,寬六十余厘米。在欣賞戲劇時,我們往往可以看到演員們常運用大幅度的形體動作,配合著沖袖、甩袖、翻袖、轉(zhuǎn)袖等功法,完成了一個個高難度的技巧表演,借以表達憤怒、忙亂和激動等不同的感情。
在戲曲中的許多劇種里,不管是京劇、豫劇、越劇等等,演員水袖功夫如何,往往代表著其表演水平。
但是,我們絕不能把戲曲演員精湛的水袖表演稱之為“長袖善舞”。
“長袖善舞”一詞語出《韓非子·五蠹》,原句為“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薄_@句話的意思是說,袖子長,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于鉆營,會走門路。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范雎、蔡澤兩人的傳記時曾引用過這個詞語。因為兩人都是極有口才、能言善論的說客,所以他們?nèi)〉昧饲赝醯男湃?。在?zhàn)國時代,辯士并不少,但像這兩人一樣能相繼取得秦的信任而為卿、相的也不多見。所以,司馬遷評論道,韓非子說的“長袖善舞,多錢善賈”,確是有理!意思是說,范雎和蔡澤兩人就像舞蹈者有更美的舞衣、經(jīng)商者有更多的本錢一樣,他們有比別人更強的辯才,對這兩人施展手段因而吃得開的行為有所諷刺。
這樣看來,“長袖善舞”應(yīng)該是一個貶義詞,多用來形容有財勢有手腕的人善于鉆營。也指有依靠,便容易成功。因此,若用它來稱贊戲曲演員的精湛表演是完全不恰當?shù)摹?/p>
(楊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