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行
海爾曼博士的診所遠近聞名,在布拉沙市沒有不知道他和他的診所的。這個倔老頭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鋼材做成的手術刀一樣堅硬、鋒利。
一天夜里,一個小偷撬開他的診所,將一點現(xiàn)金和幾樣珍貴的藥物,放在提兜里準備帶走。不巧,他在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氣罐絆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來了。這時,海爾曼和助手從樓上下來,助手說:“打電話讓警察把他帶走吧!”
“不,在我診所的病人不能這樣出去?!?/p>
把小偷抬上手術臺,海爾曼連夜給他做了接肢的手術,并打上了石膏,直到在診所里把他徹底治好才交給了警察。
助手說:“他偷了您的財物,你怎么還如此給他治療呢?”
“救死扶傷是醫(yī)生的天職?!?/p>
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又一天,一個女人護送一位在車禍中受重傷的人來到診所。
海爾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還這般漂亮?”這是他被人奪去的愛妻。直到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魅力。
女人淚流滿面地說:“海爾曼,親愛的海爾曼,你還恨我嗎……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來求你,你是全市唯一能給他做手術的人?!?/p>
受重傷的人是他原來愛妻的丈夫,就是這個人把她奪去了,當時就差未同他進行古老的決斗。
海爾曼曾經(jīng)受過他們的侮辱?,F(xiàn)在這種場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緒萬千。他始終一言未發(fā),只冷冷地反問一句:“列夫斯基夫人,你忘記我常對你說的話了嗎?”
“噢,你是說,救死扶傷是醫(yī)生的天職!”
一個修補頭顱骨的手術,讓海爾曼站了十個多小時,最后暈倒在手術臺旁。
列夫斯基在傷愈后,夫妻倆在海爾曼面前懺悔地說:“如您不嫌棄,我們愿意為服侍您而獻出余生?!?/p>
“這是上帝的安排。醫(yī)生的手術室里記住的只是他的天職,忘記的是個人的恩怨?!?/p>
這件事更贏得了人們的敬重。
這年,德國發(fā)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占領了布拉沙。一個蓋世太保頭目,被波蘭地下戰(zhàn)士一槍打中了胸部。隨軍醫(yī)生沒人能給他做開胸這樣的大手術,便把他化了裝送到海爾曼的診所。海爾曼一眼就認出了這個最兇殘的德國刑警隊警官,在這個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蘭人喪生在他的槍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嘆,這也是上帝的旨意呵!
海爾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醫(yī)護人員,他洗手,刮臉,重新穿好去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術刀,一下子剖開了他的胸膛。他沒有去找子彈,而是把手術刀插在他的心上……
審判海爾曼時,德國人說:“你玷污了你的手術刀?!?/p>
“沒有,它用得其所?!?/p>
“你忘記了醫(yī)生的天職?!?/p>
“沒有,此時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職!”他一字一頓,字字千鈞,全市人都聽到了。
海爾曼犧牲了。可城市到處都張貼著“天職”兩個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條具有巨大號召力的反法西斯標語。時至今日,布拉沙還在最高的樓宇上,挺舉著“天職”兩個大字,誰都明白人們賦予了它更深遠的含義。
(選自《立正》,有刪改)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下面對這篇小說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小說第一自然段中用“手術刀”作喻體來形容海爾曼的性格,既生動形象,又切合人物身份,顯得渾然天成。
B.小說中兩次提到“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這里的“上帝”就是海爾曼心中最高的信念——反法西斯。
C.“他一字一頓,字字千鈞,全市人都聽到了?!边@句話使用夸張和比擬的手法,突出了海爾曼聲音的洪亮高亢和他精神的感召力。
D.小說最后一自然段可視為故事的尾聲,與許多小說的尾聲一樣,它使故事情節(jié)更完整,人物形象更豐滿,也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E.這篇小說立意深刻,構思精巧,人物形象鮮明,在這么短的篇幅里達到了這么好的藝術效果,實屬難能可貴。
2.小說中“天職”一詞被賦予了兩重含義,請對這兩重含義分別加以闡釋。
答:
3.簡要分析小說中“海爾曼”這個人物形象。
答:
4.在寫主人公除掉法西斯頭目這一中心事件前,小說先寫了他救助“小偷”和“情敵”這兩件事。這對刻畫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請作簡要分析。
答: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