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的時候,都會有朋友對我說,堅持不下去了,我想回老家了。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會和他說,好的,祝你下一段旅途快樂。這個時候,朋友反而會過來問我,你為什么不勸勸我,大城市那么好,那么多人活得光鮮亮麗,而自己卻每天做著煩悶的工作,擠在人滿為患的交通工具里,一個人回家,一個人吃飯,領(lǐng)微薄的薪資,然后還會開始扳著手指數(shù)自己在外漂泊的年頭,最后問為什么幸運的那個人永遠不是我?
我說,你這一段話里,就最后的一個問題問得最好。但是,幸運的那個人為什么要是你?
事實上,我也問過我自己相同的問題。好些年前,我有幸能夠趁年輕,出版自己的小說,引來了很多人的羨慕。秉承著張愛玲的“出門要趁早”,想方設(shè)法早早地把自己推出去??墒?,出版了好幾本書,并沒有紅。那個時候,我認識的一些朋友在另一個平臺,他們能夠通過一本月銷數(shù)十萬的雜志隨隨便便賣出一本銷量十來萬的書,當時的我就問過我自己,為什么幸運的那個人不是我?后來我索性不寫書了,是因為我覺得這條路或許不適合我,路上有個坎,我跨不過去,太難了。
人生中跨不過去的坎太多了,比如一貧如洗的窮光蛋真的可能餓死,比如身患絕癥的病者分分鐘可能離開人世,比如被愛人拋棄的青年,費盡心思也不可能讓離開的人回頭。那么,幸運的那個人為什么會是你?
幾年后,我再次回頭去想那個問題的時候,終于想明白了。為什么幸運的那個人不是我?因為,我沒有本事去爭奪那份幸運。過度勉強,就是不自量力。早年的作品太差了,差到讓我自己內(nèi)心認為賣得不好是市場的問題,卻從未反省過自己。一味去怪罪客觀環(huán)境,最終就是自怨自艾。
我又重新開始寫小說了,一開始,我也很膽怯,但我知道這是我內(nèi)心真正喜歡的東西。當年那道坎還在我面前,只是,我的腿終于長了一點了。我終于摸索到一些寫作的門路了,終于可以寫一些得到同行和編輯認可,也沒有違背內(nèi)心的東西了。
說到底,會有跨不過去的坎,還是因為你的腿不夠長。而這個世界,也只有那些真正腿長的人,才永遠不會害怕面前的坎。多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條大長腿,能夠跨過千溝萬壑,抵達萬水千山。
得到了答案,再去質(zhì)疑為什么自己不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