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房產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的住房供給制度已完成了向市場供給為主的轉型,但我國房產稅改革一直未能達到完全合理的情境。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房產稅制度發(fā)展歷程,得出我國房產稅改革的目標和存在問題并進行綜合考慮,利用比較分析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房產稅改革;發(fā)展歷程;比較分析;政策建議
1、引言
眾所周知,稅收制度作為國民經濟制度中的重要一環(huán),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而不斷做出調節(jié),對于完善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稅收制度在如今日漸熱門的房地產行業(yè),主要表征為房產稅。國家通過開征房產稅適當吸納一部分收費,有利于降低房地產的即期成本的售價,將相關產業(yè)所有人在各項納稅期限的稅收負擔不會明顯增加,同時亦會促進房地產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和地方財政收入的穩(wěn)健性增長。
在我國經濟發(fā)展的近期,我國的住房制度開始轉變?yōu)橥ㄟ^市場供給為主要支持的形式,相較于舊有的單一福利分配制度,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提升了民眾的住房水平,也發(fā)展了我國的房地產行業(yè)。但是這一制度造成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包含房價水平的持續(xù)走高,收入較低人群的住房難以保障等等[1]。為了解決此類問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限購等,但并沒有取得顯著成果。所以,房產稅改革或許成為政府調控房地產的新思路。在我國的全面現(xiàn)代化之路上,更加現(xiàn)代的稅收制度是必須的 ,而在其的完善過程中,房產稅改革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組成部分和制度考驗。
2、研究內容和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對個人住房保有環(huán)節(jié)征收的房產稅,嘗試通過分析我國現(xiàn)有房產稅制度存在的一些問題,尋找現(xiàn)有改革手段存在的缺陷,針對上述的不足,結合實際情況嘗試提出意見。同時,考慮到保有環(huán)節(jié)的房產稅在西方國家開征已久,本文嘗試通過對現(xiàn)當代世界的成熟房產稅制度進行研究比較,汲取有意義的經驗教訓,加以借鑒。最后,本文將簡要提出適合房產稅具體設計的構想,為未來稅制設計提供思路。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為如下基于資料的比較分析法
通過查詢相關有價值的文獻,資料和數(shù)據(jù),比較國內外以及其他地區(qū)房產稅的已有和展望發(fā)展情況,從理論角度對相關研究進行精煉,結合我國房產稅稅制發(fā)展的整體背景進行進一步分析。在研究過程中,嘗試對目前的市場情況進行靜態(tài)分析,通過深挖我國房產稅制的現(xiàn)有問題,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法和一定的建議,并基于一定結果進行了展望式的動態(tài)研究,對未來加以預測,從而反向考慮可行性,并提出政策建議。
3、文獻綜述
在房產稅征收這一領域,國內外研究界及實際運用上都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尤其是很多發(fā)達國家,具有豐富的實際經驗和研究成果。隨著20世紀的到來,美國財稅學家Richard A.Musgrave提出了針對房產稅的稅收公平原則。針對房產稅的現(xiàn)代研究,是由Mieszkowski于1972年提出,他對房產稅進行了一般均衡分析,并將研究范圍擴大到了整個經濟范圍[2]。該理論具有劃時代意義,即房產作為一種資本,其稅務必須要由提供資本的人來進行承擔,且具有累進性質。
國內學者對此的研究亦十分廣泛,但集中于針對某個地區(qū)政策實現(xiàn)狀況的實證分析,較為零碎,在可行性,決定模型,政策支持上均有涉及。對此,本文立足當前,進行分析研究。
4、對于房產稅改革的比較分析
4.1 我國房產稅制度發(fā)展歷程
從1949年建國開始,我國房產稅發(fā)展共經歷過五個階段[3]。
第一個階段:1950年,時政務院頒布《全國稅政實施要則》,開征房產稅,但稅制細節(jié)不夠完善,存在諸多問題。
第二個階段:1973年,我國對已有稅制進行了全面簡化改革,簡化并調整房產稅,將原本針對國企征收的房產稅納入其工商稅范疇。
第三個階段:1984年,我國進行進一步稅制改革,將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并入房產稅。
第四個階段:1986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了以市縣級行政單位作為征稅范圍,將房產余值作為自用房產的課稅依據(jù),稅率為1.2%,將所得租金作為出租房產的課稅依據(jù),稅率為12%。
第五個階段:2011年,在重慶和上海試點新型房產稅。
4.2房產稅的改革目標
4.2.1促進住房制度改革
房產稅改革的首要目標,是進一步推進我國的住房制度改革。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全面提升,我國的城鎮(zhèn)化進一步加速,在這一大背景下,現(xiàn)有的城市住房制度存在著漏洞,暴露出價格虛高,資源配置失衡等等嚴重問題。在諸多問題中,很多地區(qū)的供需嚴重不匹配較為突出,高房價使得具有剛性需求發(fā)購房者無力購買,同時空置房大量存在,因此政府提出了公租房與廉租房并軌發(fā)展的改革思路,但對此的稅務監(jiān)管始終處于難以完全解決的狀況。為了充分滿足各級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需求,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眼前的短期價格調控目標,而應該著眼于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穩(wěn)定和健康均衡發(fā)展,而通過房產稅對此加以調控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征收房產稅使得所有者選擇出租空置住房,增加了租賃市場的房源從而抑制房租的一再上漲,拓寬至房產買賣的層面,由市場滿足,稅制加強的多層次住房供應系統(tǒng),將在我國今后的整體調整優(yōu)化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4.2.2優(yōu)化稅制體系
我國的現(xiàn)今稅制,旨在確立中央在財政分配體系中的主導作用,從而改善地方政府在原有包干制度下片面發(fā)展高稅產業(yè),重復建設的傾向。我國現(xiàn)行的稅制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三個大類,而在這三類中,房產稅都有所涉及。而我國的房產稅一般在房地產的流通環(huán)節(jié)征收,而對于一個完整的房地產開發(fā)項目,一系列稅收還包括營業(yè)稅,印花稅等等十三個稅種,最后他們也會計入房產成本,無形中還是提高了房價[4]。所以改革完善房產稅稅制,增強針對房產稅的收入彈性,擴大地方的收入規(guī)模,從房產稅角度入手,才能優(yōu)化稅制體系,從而完成合理分配。
5、現(xiàn)行房產稅稅制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而言,我國的稅制結構以流轉稅為主,缺乏稅負不易轉嫁的直接稅?,F(xiàn)行的房產稅稅制是明顯不足的,主要問題有如下三點。
5.1房產稅公平得不到保障
縱觀我國不同城市實施房產稅的整個過程,增量征收的方案依舊占據(jù)主流,其意義在于,如果在政策試點之后沒有購置房產的行為,原有的房產再多也不征稅,相反如果在政策試點之后發(fā)生了購置房產的行為,需要就以前的房產面積進行加總統(tǒng)計,扣除免征面積之后再進行征稅。這就造成了一種情況的出現(xiàn),即為了少繳納房產稅而不輕易買賣手中房產,導致征稅范圍不會覆蓋大量已經存在的存量房。造成了不公平情況的出現(xiàn)。而事實上,世界其他各國的征稅策略,是對個人所擁有的住房價值的普遍征收,無論是增量住房還是存量住房都應該包括在納稅范圍之內。
5.2小產權房問題
在我國工業(yè)化與城鎮(zhèn)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被稱為小產權房的特殊產權住房形式。這類房產為了降低建房成本,去除了相比于正規(guī)產權房的高額土地出讓金。如果小產權房不受控制地繼續(xù)發(fā)展,甚至成為常態(tài),就會對現(xiàn)有的房產市場產生顛覆性影響,地方財政必然會遭受沖擊。對此的主要對策,是進行小產權房土地產權登記,但這一工作并不完善,從而造成了房產稅征收過程的不完善,造成了嚴重的不公平[5]。
5.3稅收征收管理體系不完善
我國的房產稅改革,由于不具有匹配的完善的稅收征收管理體系而遲遲無法推進,從而導致管理過程比較粗放隨意,人們的納稅意識是不夠強,稅務人員的工作素質亟待提高。在管理體系不明的情況下,開征房產稅容易被認為是憑空增加稅負從而遭到一定程度的抵制,這也是相當普遍的問題。
6、結論及政策建議
我國的房產稅改革之路迫在眉睫,依據(jù)上述分析,我國的房產稅改革存在諸多問題,對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6.1改良稅制手段,兼顧普遍性與公平性
為了解決稅制的公平性和普遍性,達到房產稅全覆蓋這一結果,立即向全社會開征房產稅,將會造成大多數(shù)人的反對,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應該先從增量房入手,那么房產稅改革的實行難度會小很多。以此開始,改良稅制手段,針對具體的房產套數(shù)多寡決定稅務,還需要實際情況的檢驗。
6.2加大監(jiān)察力度,明確房地產產權制度
對于常見的小產權房問題,政府需要確定合理的房產稅征稅范圍以及課稅對象,從源頭上完善解決小產權房的監(jiān)管問題,從而完善房產稅。
6.3全面優(yōu)化稅收征收管理體系
在信息化時代的新形勢之下,利用創(chuàng)新的技術優(yōu)化稅收征收管理體系,是當今的主流。政府應該有效結合現(xiàn)代技術手段,不斷推進稅收管理的發(fā)展進步,實現(xiàn)房產稅收管理的高效準確。
參考文獻:
[1]郭宏寶.房產稅改革目標三種主流觀點的評述——以滬渝試點為例[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1,(08):53-61.
[2]駱永民,伍文中.房產稅改革與房價變動的宏觀經濟效應——基于DSGE模型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J].金融研究,2012,(05):1-3+5-14.
[3]谷成.房產稅改革再思考[J].財經問題研究,2011,(04):91-97.
[4]李承益.我國房產稅改革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5,(01):103-108.
[5]孫欣欣.我國房產稅改革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4.
[6]賈康.扁平化的財稅體制適合中國[J].中國房地產業(yè).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