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孟晶晶 徐 培 司冬芹 梁 軍
醫(yī)院-社區(qū)護理模式與初診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相關性研究
王 平 孟晶晶 徐 培 司冬芹 梁 軍
目的:探討醫(yī)院-社區(qū)護理模式與初診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相關性。方法:選取在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內分泌科就診的初診糖尿病患者94例,將其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糖尿病治療管理方法;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運用醫(yī)院-社區(qū)護理模式進行管理,隨訪1年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并采用自制治療依從性問卷和CSSD70問卷比較兩組患者的依從性和糖尿病控制狀況。結果:干預組患者在出院后3,6,12個月的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低于同時期的對照組(P<0.05)。運用CSSD70評價量表在出院后3,6,12個月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干預組患者的糖尿病控制狀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醫(yī)院-社區(qū)護理模式應用于初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的血糖代謝指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醫(yī)院-社區(qū)護理模式;初診糖尿?。恢委熞缽男?/p>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1-3],在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20%~40%會出現(xiàn)視網膜病變;34.7%的患者會并發(fā)糖尿病腎??;糖尿病診斷后10年內常有明顯的臨床糖尿病神經病變,2010年39家醫(yī)院共有1684例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截肢者475例占非創(chuàng)傷性截肢的39.5%[3]。研究表明,初診糖尿病患者嚴格控制血糖指標,可以延緩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醫(yī)院-社區(qū)護理模式是醫(yī)院延續(xù)性護理模式的一種[5],有學者把它應用于術后患者的功能恢復及癌癥患者的護理[6-7],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們把醫(yī)院-社區(qū)護理模式應用于初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內分泌科就診的初診糖尿病患者94例,納入標準:(1)符合1999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公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2)在本市有固定住所,在社區(qū)衛(wèi)生機構覆蓋的范圍內。(3)自愿參加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4)無認知障礙,能配合研究人員完成各項調查。排除標準:(1)在確診糖尿病時,已患有惡性腫瘤、心、肝等嚴重疾病及感染。(2)外地及在本市無固定住所的患者。(3)有精神疾病或者語言溝通障礙者。本研究由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將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干預中男25例,女22例;平均年齡(41.32±5.14)歲;學歷:初中以下10例,高中21例,大專以上16例;空腹血糖(15.60±3.91)mmol/L;餐后2 h血糖(21.31±9.16)mmol/L;糖化血紅蛋白(9.82±3.64)%。對照組中男23例,女24例;平均年齡(42.23±6.01)歲;學歷:初中以下9例,高中19例,大專以上19例;空腹血糖(14.91±2.68)mmol/L;餐后2 h血糖(22.01±10.91)mmol/L;糖化血紅蛋白(9.81±2.67)%。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血糖水平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的糖尿病治療和管理方法進行干預,即按照患者的具體病情制定治療方法;治療期間護士對患者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并指導出院后注意事項;按照醫(yī)院規(guī)定,醫(yī)師與患者建立“醫(yī)患溝通卡”,患者在出院后遇到糖尿病的相關問題可以隨時咨詢醫(yī)師。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展醫(yī)院-社區(qū)護理模式,護理模式由我科糖尿病管理小組組織開展,糖尿病管理小組由4名臨床醫(yī)師和4名護士組成,其中臨床醫(yī)師包括1名主任醫(yī)師,1名主治醫(yī)師,2名住院醫(yī)師;護士包括1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護士。具體實施方法為:患者在我科治療出院后,臨床醫(yī)師開具轉診證明,證明中有該患者的病情及治療方案;患者持證明去住所所在地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建立健康檔案(我國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中,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對轄區(qū)內糖尿病、高血壓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有登記、建檔和管理的職責[8])。患者出院1周后,護士進行第1次電話隨訪,調查患者是否已在社區(qū)建檔及遵醫(yī)行為;出院3個月后,糖尿病管理小組成員聯(lián)合市疾控中心慢性病科對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進行督導,檢查社區(qū)對患者的健康檔案建立情況和隨訪管理進度,調查患者的遵醫(yī)行為變化;出院后6個月和12個月,糖尿病管理小組護士對患者利用門診、電話或家訪的方式進行隨訪,記錄患者現(xiàn)階段的遵醫(yī)依從性及血糖控制狀況。
1.3 效果評價 (1)治療依從性評價。依從性可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超過或不足劑量用藥、增加或減少用藥次數等)和完全不依從3類。我們根據相關依從性管理的文獻[9-11],自行設計依從性行為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患者藥物療法、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血糖自我監(jiān)測4個方面。每個項目10個題目,每題1分,共40分。評分標準:完全依從為>32分,部分依從為16~32分,不依從為<16分。本研究調查問卷經預實驗檢驗,其內容效度指數為0.87, Cronbach’s α系數為0.90。(2)糖尿病的控制狀況評價。采用上海瑞金醫(yī)院糖尿病中心設計的糖尿病癥狀控制量表CSSD70評價控制狀況[12]。CSSD70是一張自評量表,根據糖尿病控制中各種相關因素的側重點分成6個模塊,包括糖尿病及并發(fā)癥自覺癥狀(11題)、生活習慣(15題)、治療情況(8題)、生存技能(15題)、治療目標(7題)、知識結構(14題),量表在出題時兼顧總體和各模塊的測評效果。主要依據為:①通過回顧以往發(fā)表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分析和羅列與糖尿病控制有關的因素。②聽取糖尿病專家和教員的經驗、意見。③吸收糖尿病患者的建議。按照5點量表設計原理,每一題給予5種不同程度的表述作為答案,由0~2分,間隔為0.5分,凡最不利于糖尿病控制的答案給0分,最有利的給2分,中間依次類推。累加各測評題的得分獲各模塊的得分,各模塊得分的總和為CSSD70測評總分,分數越高意味著糖尿病患者綜合控制狀態(tài)越佳。(3)兩組患者出院后3,6,12個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或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出院后3,6,12個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出院后3,6,12個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比較±s)
注:兩組患者出院后3,6,12個月時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出院后3,6,12個月CSSD70評分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出院后3,6,12個月CSSD70評分比較(分,
注:兩組患者出院后3,6,12個月CSSD 70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本研究中,經過1年的干預管理,干預組的治療依從性和血糖控制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醫(yī)院-社區(qū)護理模式在管理初診糖尿病患者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這與國內的研究結果相似,李亞冬等[13]在北京開展的針對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醫(yī)院社區(qū)整體血糖管理模式在GDM患者血糖控制和預后中應用效果良好。方英等[14]通過醫(yī)院向社區(qū)授權的形式開展研究,發(fā)現(xiàn)醫(yī)院-社區(qū)教育模式整合了醫(yī)院和社區(qū)的醫(yī)療衛(wèi)生資源,能提高胰島素泵治療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代謝指標。彭美娣等[15]把醫(yī)院-社區(qū)管理模式與學校健康教育相結合,發(fā)現(xiàn)干預后參與者的血壓、血脂、血糖及BMI各項指標均有明顯改善。
本研究選擇的參與者是初診糖尿病患者,這部分患者因為對糖尿病的認識不夠,沒有良好的支持系統(tǒng),很難適應糖尿病患者的角色,會極力排斥醫(yī)師的診斷,由此會帶來消極情緒,會對醫(yī)師和護士的關心和照顧不信任、不配合,從而使患者的遵醫(yī)依從性較差,長期治療效果不理想[16-17]。醫(yī)院-社區(qū)護理管理模式是由醫(yī)療團隊組成的管理模式,它最大程度的整合了醫(yī)療資源,使醫(yī)院和社區(qū)均能發(fā)揮自身的作用[18]。研究發(fā)現(xiàn),在出院后3,6,12個月的隨訪中,干預組的治療依從性及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國內其他學者開展的研究結果相同。譚煥君等[19]開展的針對精神病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醫(yī)院社區(qū)管理模式干預后的患者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樣是在廣東省,藍業(yè)平等[20]把醫(yī)院-社區(qū)管理模式應用于高血壓病患者的研究上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他們認為該模式能夠提高患者在生活方式、血壓監(jiān)測、選擇藥物、服藥依從性等方面的認知,明顯提高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及血壓達標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這是因為在管理過程中,醫(yī)護人員和患者因長期接觸而產生信任,相比于普通管理方式而言,更利于掌握患者的性格特點、心理變化,能充分理解患者的處境和情緒狀態(tài),加強心理護理,及時告知患者治療進展,以使治療順利進行;同時,相比于對照組的患者主動與醫(yī)師溝通,干預組把溝通的責任放在了醫(yī)護人員的身上,更增強了醫(yī)護人員的責任心。
本研究表明,患者出院后3,6,12個月時干預組CSSD70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干預組患者癥狀控制優(yōu)于對照組。綜上所述,醫(yī)院-社區(qū)護理模式在管理初診糖尿病患者中能通過隨訪掌握患者的具體情況,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而使患者的血糖得到很好地控制,對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預防起到積極的作用。
[1]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0(10):893-942.
[2] 2010 China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group.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
[3] China National 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Study Group.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4] 易 蘭,付阿丹,毛志錦.健康管理在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控制中的作用[C].中國轉化醫(yī)學和整合醫(yī)學研討會,2015.
[5] 葉劍琴,李媛英.延續(xù)護理的現(xiàn)狀分析及未來展望[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17):1985-1988.
[6] 葉麗玲,李慧琴,肖茗方.社區(qū)護理干預提高婦科癌癥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6):205-206.
[7] 黃文君,邱慧敏,吳曉璇.社區(qū)護理干預對居家癌痛患者疼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腫瘤藥學,2015,5(1):78-80.
[8] 馬才輝,何莎莎,馮占春.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實施現(xiàn)狀及評價[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2,28(3):385-386.
[9] 章慧娟.社區(qū)護理干預對提高糖尿病治療依從性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5(50):191-192.
[10]羅利清,陳旭嘉,唐 平,等.雙軌道互動護理干預模式對社區(qū)糖尿病治療依從性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5,13(11):961-963.
[11]張 珍,殷婷婷,張 靜,等.健康信念模式對改善再住院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效果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2):5-7.
[12]楊 青,彭瑞蓮,劉巧燕.微信途徑開展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狀況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3):27-29.
[13]李亞冬,馬立萍.醫(yī)院社區(qū)整體血糖管理模式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4):439-442.
[14]方 英,戴莉敏,劉 媛,等.“醫(yī)院-社區(qū)-家庭”授權教育對胰島素泵治療患者的應用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5):595-598.
[15]彭美娣,龔亞馳,王雪琴.醫(yī)院-社區(qū)-學校模式對社區(qū)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5112-5113.
[16]蔣德紅.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的臨床價值分析[J].心理醫(yī)生,2016,22(8):85-86.
[17]劉慶東.臨床護理路徑在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8):212.
[18]尹 娟.用團隊管理模式對基層護理工作進行管理的效果探析[J].醫(yī)藥前沿,2015,5(16):299.
[19]譚煥君,朱艷清,顧慧英.“醫(yī)院-社區(qū)-家庭”一體化護理改善社區(qū)精神病患者生活質量及依從性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2):11-13.
[20]藍業(yè)平,蔣宏輝,鐘俊濤.醫(yī)院-社區(qū)綜合管理模式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及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4(12):241-244.
(本文編輯 崔蘭英)
Research on correlation between hospital-community nursing model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of diabetes
WANG Ping,MENG Jing-jing,XU Pei,et al
(Xuzhou Central Hospital,Xuzhou 221009)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ospital-community nursing model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of diabetes.Methods:Selected 94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of diabetes in endocrinology department of a 3A hospital,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randomly, the conventional diabetes treatment management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hospital-community nursing model was employed for management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and one year after follow-up visit,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he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and self-made treatment compliance questionnaire and CSSD70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compliance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3, 6 and 12 months after discharge (P<0.05), and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blood glucose 2 h after diet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similar period (P<0.05). Follow-up visit was paid to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ith CSSD70 scale 3, 6 and 12 month after discharge, and the diabetes control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hospital-community model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of diabetes could improve the patients’ treatment compliance, improve the patients glucose metabolism indicators and increase their life quality.
Hospital-community nursing model;Newly diagnosed of diabetes;Treatment compliance
221009 徐州市 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yī)院護理部
王平:女,本科,副主任護師,科護士長
梁軍,副院長,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科技廳臨床醫(yī)學科技專項(BL2012026)
2016-10-03)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