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融雪
九三學社從學者座談演變?yōu)檎h,離不開中共領袖毛澤東的倡議與鼓勵
提起9月3日,人們往往會想起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事實上,在中國八個民主黨派中,有一個黨派的名字就源自紀念這一天,那就是九三學社。
九三學社以9月3日命名有何深意?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說:“九三”之命名,既是對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的慶祝和紀念,同時也寄托了九三學社的先賢們對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期冀和企盼,對民主與科學的追求和渴望。
九三學社章程中寫道: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lián)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同中國共產(chǎn)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tǒng)一、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參政黨。
從成立至今,九三學社秉承愛國、民主、科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云集了多位在中國乃至世界影響頗大的科技巨擘。查閱“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歷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名錄,會發(fā)現(xiàn)多位都是九三學社社員。就連太空中,也有12顆以九三學社社員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在毛澤東鼓勵下成立
九三學社的前身,是抗日戰(zhàn)爭后期一批進步學者在重慶組織的“民主科學座談會”。
學者的座談會如何演變?yōu)檎h?說起來,這離不開中共領袖毛澤東的倡議與鼓勵。
1945年8月,毛澤東赴重慶談判。九三學社主要發(fā)起人許德珩和夫人勞君展登門拜訪。
拜訪期間,許德珩、勞君展夫婦向毛澤東介紹了他們發(fā)起民主科學座談會的情況。
毛澤東聞之十分感興趣,鼓勵他們將座談會發(fā)展成為一個永久性的政治組織。許德珩、勞君展夫婦聽后面有難色,認為參加座談會的人數(shù)不多,發(fā)展成為一個永久性的政治組織有困難。
毛澤東鼓勵他們說,盡管人數(shù)不多,但每位成員的影響都很大。
1946年5月4日,九三學社在重慶正式成立,共有50余人到會。
1949年1月,九三學社發(fā)表宣言,響應毛澤東的八項和平主張,擁護召開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同年9月,九三學社推出許德珩、黎錦熙、袁翰青、薛愚、吳藻溪為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了《共同綱領》的制定、中央人民政府的組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1949年9月,九三學社首席代表許德珩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式上發(fā)言
差點解散
新中國成立后,有些社員認為,九三學社已經(jīng)完成了民主革命中的歷史使命,提議可以解散。
醞釀解散的時候,毛澤東正在蘇聯(lián)訪問。
在此期間,人民救國會也要解散。因為救國會的成員都在北京,大家意見一致,于是,簽名后就解散了。
九三學社的成員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和重慶。當時重慶尚未解放,與重慶的社員一時聯(lián)系不上,因此無法作出解散的決定。及至將要商討作出決定時,也就是1950年2月間,毛澤東訪問蘇聯(lián)后回到了北京。
當他聽到救國會解散時,很惋惜地說:救國會是進步團體,不應當解散。又聽說九三學社也要解散,當即表示不同意,并由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李維漢傳達了他的意見:“九三學社的朋友在解放以前,是與民主黨派的朋友一樣,在反美反蔣及為民主的各項運動盡了力的……中國的政黨很多,本來不只是現(xiàn)在參加政協(xié)的,還有一些反革命的政黨,已由歷史注定而由政協(xié)宣布了他們的死亡。參加政協(xié)的,則是革命的政黨,政協(xié)就要他們繼續(xù)發(fā)展……”
在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關心幫助下,九三學社于1950年3月恢復了中央理事會。
此后,九三學社由最初的幾十人的松散型座談會,逐步發(fā)展成為今天擁有近15.7萬名社員的政黨。
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社共有30個省級組織,307個市級組織(其中包括29個縣級市組織),6405個基層組織。
九三學社社員總數(shù)為159083人,社員平均年齡為54.3歲,社員高級職稱比例為57.3%,科學技術、高等教育、醫(yī)藥衛(wèi)生等主體界別比例為78.8%。
命名十二顆小行星
在中國八個民主黨派中,以科技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九三學社,還是名副其實的“院士大戶”。
據(jù)九三學社中央網(wǎng)站介紹,九三學社先后擁有170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九三學社社員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陳芳允、程開甲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王選、黃昆榮獲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師昌緒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謝家麟榮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程開甲榮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6年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向5位科學家頒發(fā)了小行星命名證書和運行軌道圖。一顆國際編號為32928號的小行星由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正式命名為“謝家麟星”。
截至目前,已有12顆以九三學社社員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在浩瀚星空中遨游。它們是,張鈺哲星(1978年8月11日命名),王淦昌星(2003年9月20日命名),茅以升星(2006年1月9日命名),高耀潔星(2007年4月20日命名),趙九章星(2007年10月29日命名),王選星(2008年1月31日命名),陳芳允星(2010年6月4日),黃昆星(2011年5月3日命名),嚴濟慈星(2012年5月28日命名),師昌緒星(a2012年6月4日命名),閔乃本星(2013年12月20日命名),謝家麟星(2016年1月4日命名)。
在政府任職方面,國家層面,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張?zhí)伊秩无r(nóng)業(yè)部副部長,九三學社中央常委黃潤秋任環(huán)保部副部長;地方層面,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趙雯任上海市副市長,福建省副省長洪捷序、山東省副省長王隨蓮、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副主席劉新樂也都是九三學社中央常委。此外,江蘇省建設廳廳長周嵐、江蘇省交通廳廳長游慶仲、陜西省知識產(chǎn)權局局長巨拴科、重慶市衛(wèi)計委主任屈謙、江西省科技廳廳長洪三國、山東省住建廳廳長王玉志等,也都是九三學社中央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