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希文,何長國,宋 磊,衛(wèi) 琪
芪參益氣滴丸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汗出癥狀、心功能及BNP的影響
余希文,何長國,宋 磊,衛(wèi) 琪
目的 觀察芪參益氣滴丸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汗出癥狀、心功能及BNP的影響。方法 將11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汗出癥狀病人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根據(jù)病情選擇性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者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洋地黃、血管擴張劑、利尿劑等西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芪參益氣滴丸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兩組均以10 d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觀察兩組病人汗出癥狀、心功能等級、6 min步行試驗、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及腦鈉肽(BNP)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汗出癥狀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心功能等級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BNP降低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LVEF及6 min步行試驗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或P<0.01)。結論 常規(guī)慢性心力衰竭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芪參益氣滴丸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能改善病人汗出癥狀和心功能,提高運動耐量。
慢性心力衰竭;芪參益氣滴丸;參麥注射液;汗出癥狀;心功能;腦鈉肽
近年來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成為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據(jù)我國2003年抽樣調查,成人心力衰竭患病率為0.9%,每年發(fā)病率為0.5%~1.0%。心率衰竭病人4年死亡率達50%,嚴重心力衰竭病人1年死亡率達50%[1]。臨床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有嚴重汗出癥狀,經(jīng)消除心力衰竭誘因、休息、調整生活方式及規(guī)范化西藥治療,汗出癥狀改善不明顯,且臨床上部分病人因反復汗出,腠理開泄,汗出當風,容易反復出現(xiàn)外感,嚴重影響臨床治療療效,延長病人住院時間,加重病人經(jīng)濟負擔。我科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運用芪參益氣滴丸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伴汗出病人,觀察其對汗出癥狀、心功能及腦鈉肽(BNP)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 符合《內科學》(第8版)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1],所有病人均有汗出癥狀,同意該研究,具有良好的治療依從性,心功能按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NYHA)達Ⅱ級~Ⅳ級。排除標準:甲狀腺功能亢進、肺結核、風濕熱病人;未堅持治療者;合并嚴重腦血管、肝、腎等疾病;對治療藥物過敏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病人。
1.2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均來自我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汗出癥狀住院病人11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觀察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40歲~83歲(70.27歲±7.90歲);病程1年~25年(7.15年±4.34年);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8例,Ⅲ級32例,Ⅳ級15例。對照組男32例,女23例;年齡38歲~85歲(68.91歲±8.57歲);病程1年~22年(6.62年±3.77年);NYHA分級:Ⅱ級7例,Ⅲ級35例,Ⅳ級13例。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病程、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兩組均據(jù)病情選擇性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洋地黃類、血管擴張劑、利尿劑等西藥治療,合并感染病人給予抗感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芪參益氣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30139),每次0.5 g,每日3次,參麥注射液(四川雅安三九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51020665)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靜脈輸注(血糖升高病人改用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靜脈輸注,10 d為1個療程。
1.3.2 觀察指標
1.3.2.1 汗出癥狀改善情況 根據(jù)汗出癥狀計分:病人每日將自己24 h汗出癥狀告知本試驗指定的醫(yī)師,由該醫(yī)師對照計分表進行判斷及記錄:總分值=日間計分值+夜間計分值。詳見表1。
表1 汗出癥狀評分表
1.3.2.2 心功能等級療效改善情況
1.3.2.3 6 min步行試驗 囑病人在平直的50 m病房走廊盡可能快步行走6 min,試驗中不得干涉病人,測量兩次,取平均值。
1.3.2.4 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 病人行心臟超聲檢查,測定LVEF。1個療程結束后所有病人均由指定的超聲科醫(yī)師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測定LVEF。
1.3.2.5 血漿BNP測定 病人入院24 h內及療程結束前抽取外周靜脈血5 mL,采用雅培公司的電化學發(fā)光儀檢測血漿BNP水平。
1.4 判定標準
1.4.1 汗出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汗出癥狀消失(治療后降至0分);顯效:汗出癥狀明顯減輕(治療后較治療前減少6分~9分);有效:汗出癥狀減輕(治療后較治療前減少2分~5分);無效:汗出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1.4.2 心功能等級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藥新藥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顯效:治療后心功能達到1級或心功能提高2級;有效:心功能提高1級,但不足2級;無效:心功能分級無變化;惡化:心功能惡化1級或1級以上。
2.1 兩組汗出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汗出癥狀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汗出療效比較
2.2 兩組病人心功能等級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心功能等級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心功能等級療效比較
2.3 兩組病人6 min步行試驗、LVEF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6 min步行試驗距離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VEF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4。
表4 兩組病人6 min步行試驗、LVEF比較(±s)
2.4 兩組BNP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病人BN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病人BNP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下降更為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BNP變化比較(±s) pg/mL
2.5 不良反應 兩組病人治療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均能堅持完成療程。療程結束后復查肝腎功能與治療前比較均無明顯異常變化。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病導致心功能不全的臨床綜合征,具有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病人生存質量低的特點[2]。6 min步行試驗能客觀評價病人心功能,增加病人對治療的依從性[3]。BNP可調節(jié)血管張力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和神經(jīng)內分泌異常激活、改善左室重構[4]。有研究證實慢性心力衰竭病人BNP等炎癥因子明顯升高,且與心功能分級存在明顯相關性[5]。二者常作為臨床治療效果的有效判斷指標。
芪參益氣滴丸是由黃芪、丹參、三七和降香提取而成的新型丸劑?,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芪含有黃芪皂甙、黃芪甲苷等多種活性成分。黃健瑩等[6]發(fā)現(xiàn)黃芪皂苷可降低血漿BNP水平,延緩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蔣洪強等[7]發(fā)現(xiàn)黃芪甲苷可抑制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組織中結締組織生長因子(CTGF)的過度表達,并呈現(xiàn)劑量依賴性,從而改善CHF大鼠的心肌纖維化和心功能。楊海波等[8]在常規(guī)心力衰竭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黃芪免煎顆粒不但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室收縮和舒張功能,糾正異常血流動力學,尚能降低反映心室重構的各項指標,抑制心室重構,改變衰竭心臟的生物學性狀,從而控制心力衰竭進展。丹參主要含有丹參多酚酸鹽、丹參酮等化學成分。王毅等[9]研究發(fā)現(xiàn)在急性左心力衰竭指南治療基礎上加用丹參多酚酸鹽治療14 d后,能明顯降低N-末端腦鈉肽原(NT-proBNP),明顯提高LVEF,縮短住院時間。丹參酮ⅡA可改善大鼠心功能、心肌形體學,提高心肌膠原含量抑制和延緩心室重構[10]。三七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甙。楊建敏等[11]臨床研究在標準西醫(yī)抗心力衰竭治療基礎上加用三七總皂苷注射液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療效,左室舒張功能改善明顯,血漿NT-proBNP、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明顯降低,6 min步行試驗明顯增加。
參麥注射液由紅參、麥冬提取而成。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在西藥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參麥注射液治療,病人Lee氏心力衰竭積分、生活質量評分、中醫(yī)證候評分、6 min步行試驗及血漿NT-proBNP、凋亡因子(Fas)、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等細胞因子改善均明顯優(yōu)于單純采用西藥治療病人[12]。參麥注射液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漿BNP、乳酸水平、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的發(fā)生率[13]。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芪參益氣滴丸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伴汗出病人,汗出癥狀改善總有效率為92.72%,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芪參益氣滴丸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汗出療效確切。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心功能等級改善明顯高于對照組;血漿BNP降低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LVEF及6 min步行試驗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或P<0.01),提示較常規(guī)西藥治療,芪參益氣滴丸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在改善心功能、促進BNP水平下降方面效果更確切。
綜上所述,在西藥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芪參益氣滴丸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能明顯改善病人汗出癥狀和心功能,提高運動耐力。病人汗出癥狀的改善,其可能與病人心功能改善及BNP水平降低有密切關系,需今后進一步臨床試驗以證實。
[1] 陳灝珠.內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66-169.
[2] Sirico D,Salzano A,Arcopinto M,et al.Anti remodeling therapy:new strategi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 in post-ischemic heart failure part Ⅱ[J].Monaldi Arch Chest Dis,2014,82(4):195-201.
[3] 張長江,李元紅.血漿NT-proBNP聯(lián)合6 min步行試驗法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2):178-179.
[4] 陳嘉楠,呂玉蘭,何炳興.血漿BNP水平應用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病情及預后評估中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5,36(13):2842-2845.
[5] 吳勇進,李玲.不同心功能分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TNF-α、MMP-9、IL-6檢測的臨床價值探討[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7):904-906.
[6] 黃健瑩,梁健健,陳振宇.黃芪皂苷對慢性心衰大鼠心室重塑及血漿腦鈉肽水平的影響[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4,30(4):479-481.
[7] 蔣洪強,張金國,譚洪勇.黃芪甲苷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纖維化和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6,31(2):165-169.
[8] 楊海波,闞秀蓮,姜華,等.黃芪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構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2):194-195.
[9] 王毅,吳龍飛,劉芙蓉,等.丹參多酚酸鹽對急性左心衰療效的隨機對照研究[J].實用藥物和臨床,2016,19(2):169-171.
[10] 馮俊,陳華文.丹參酮ⅡA通過調節(jié)miR-133水平對慢性心力衰竭心肌重構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8):803-806.
[11] 楊建敏,王寧夫,徐堅,等.三七總皂苷注射液輔助治療舒張性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1):32-33.
[12] 趙紅.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2):7-9.
[13] 劉廣社.參麥注射液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藥學分析[J].海峽藥學,2016,28(1):99-100.
(本文編輯薛妮)
安微省六安市中醫(yī)院(安徽六安 237006),E-mail:yuxiwenseawen@163.com
引用信息:余希文,何長國,宋磊,等.芪參益氣滴丸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汗出癥狀、心功能及BNP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5):584-587.
R541.6 R289.5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5.021
1672-1349(2017)05-0584-04
2016-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