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的本質以及藝術進行研究,能夠對民族博物館陳列的深刻含義進行正確認識?;诖耍疚膶γ褡宀┪镳^文物陳列的原則進行簡單介紹,并對民族博物館陳列的本質進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展示民族文化、知識與感情相融合以及人文情懷的展現三方面內容。接著對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的藝術進行分析,主要包括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實踐相結合、藝術展示多樣化以及促進經濟發(fā)展三方面內容。
【關鍵詞】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人文情懷
【中圖分類號】G260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民族博物館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對我國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內涵進行展示,并將陳列的藝術作品賦予一定的情感,將其中蘊含的情感對參觀者進行傳遞。參觀者感受到歷史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與文化知識相結合。而對民族博物館中的文物進行陳列,能夠增加文物展示的方式,使其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表現出來。由此可以看出,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能夠在傳達藝術情感的同時,也能夠將歷史文物包含的藝術形式表達出來。
一、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的原則
民族博物館陳列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在陳列文物的過程中,要對博物館的藝術主題以及將要表達的藝術特色等進行深入了解,在陳列的過程中將陳列方式與博物館藝術相互融合。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將博物館的藝術特色充分地展現出來,還能夠將藝術文物自身的特色表達出來。由此可以看出,將文物陳列與博物館的特色相結合,能夠進一步提高博物館的內在價值。第二,陳列藝術與現代技術手段相結合,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陳列方式已經無法將文物自身的特點充分表達出來。所以在陳列的過程中應該將現代的技術手段進行合理的運用,這種方不僅能夠將文物的材質特點、文化情感充分表達出來,還能夠將藝術情感與藝術內容相互結合。第三,在陳列的過程中應盡量將原歷史文物展現出來,這種方式能夠將歷史原貌進行充分表達。在復制文物的過程中,應盡量還原文物的真實情況,幫助歷史情感的真實表達。第四,要對博物館陳列的文物進行保護,在博物館內安裝全面的文物保護系統(tǒng),并將先進的技術手段與保護措施相結合。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對人為破壞進行有效保護,還能夠對文物在陳列過程中發(fā)生的自然損耗情況進行合理的控制,進而提高文物陳列的展示效果。第五,在文物展示的過程中,要對文物的歷史含義以及想要表達的歷史情感進行必要的文字說明,幫助觀賞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
二、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的本質
(一)展示民族文化
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是將博物館中文物的位置進行設計并制定擺放方案,最終達到充分展示民族文化的特點。文物陳列在博物館的管理工作中屬于最基本的項目,每天工作人員都要對文物的陳列進行檢查,保證文物能夠將其最完美的一面表達出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文物陳列藝術被賦予了更加深刻的含義,它不僅僅是一種擺放方式,更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表達,是一種具有文化性以及思想性的藝術表達方式。觀賞者能夠通過肉眼直接感覺到文物的歷史實際以及民族情感。另外,民族博物館陳列還能夠將博物館本身的藝術特點以及管理效率等方面進行展現。例如,故宮歷史博物館中陳列的文物大多是與皇帝和妃子相關的,通過對他們曾經居住過程的房屋以及用過的物品進行展示,能夠使人們直觀地感覺到在那個時期人們的歷史狀態(tài)以及生活方式。同時,每個歷史人物的身份地位能夠充分體現出來,從居住環(huán)境以及所用物品的質量就能夠看出,身份尊貴的妃子所用物品的大多是精致的,并且數量較多。而身份低微的妃子所用物品大多較為簡單樸實。由此可以看出,通過對歷史文物進行陳列,能夠對我國民族文化進行充分的表達[1]。
(二)知識與情感相融合
我國的民族文化展示最早出現在上個實際初期,但是在當時由于種種原因導致民族文化展示并沒有真正地發(fā)展起來。我國民族文化展示在上個世紀中期開始進入快速發(fā)展的階段。當時,我國舉辦的西南民族展覽會以及少數民族展覽會等多種民族展覽。在此過程中,通過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將民族文化充分地展示出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獨龍族》《苗族舞蹈》以及《永寧納西族的婚禮》等,《獨龍族》主要表現的是當時該民族的社會發(fā)展現狀,《苗族舞蹈》主要表現的是苗族傳統(tǒng)的文化藝術特點,而《永寧納西族的婚禮》則表達的是當時永寧納西族傳統(tǒng)的婚禮習俗。觀賞者通過對以上文化作品的欣賞能夠感受的各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同時還能夠對各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進行了解,進而促進我國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和知識的融合。
(三)人為情懷的展現
博物館文物陳列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能夠將該博物館的管理水平以及學術研究水平表達出來。文物陳列設計者可以將自己的見解以及情感融入到文物陳列中,使欣賞者在欣賞文物的同時,還能體會到設計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另外,在設計文物表達方式的過程中,設計者需要根據博物館以及欣賞者的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對其中的重點內容進行突出展示。這就要求設計者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將自己的設計靈感、博物館的實際需求以及人為情懷相結合,并將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展現出來。另外,由于博物館起到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宣傳的作用,所以在進行文物陳列設計的過程中更應該將“人”的地位顯現出來,通過設計者獨特的設計方式,在體現出文物歷史文化的同時,還能夠將人文情懷進行充分展現。只有這樣,才能將博物館存現的價值以及文物的歷史含義體現出來,由此可以看出,博物館文物陳列能夠充分展現出人為情懷[2]。
三、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的藝術
(一)藝術創(chuàng)造與藝術實踐相結合
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的宗旨是為人們提供相應的服務,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原有的歷史文物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使其能夠以新的表現形式呈現在欣賞者面前。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對博物館中的文物價值進行充分展示,就要對其在陳列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另外,文物陳列的類型要根據具體文物的特點進行具體分析,例如,在以美學為基礎的文物展示設計中,由于這種文物的展示主要是將文物本身的藝術價值進行體現,所以在展示的過程中要格外注意文物展出的燈光設計、背景設計以及光線設計等,將文物最具美學價值的一面展現出來。在對具有較高歷史含義的文物進行展示的過程中,要進行全方位展示,可以將視覺、聽覺相結合,使觀賞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文物的魅力,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將我國當前經濟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的發(fā)展情況相結合,最終達到對其進行深入展示的目的[3]。由此可以看出,文物陳列是對文物展示方式的創(chuàng)新,并將文物通過實踐展示的方式呈現在人們面前,實現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實踐相結合。
(二)藝術展示多樣化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民族文物藝術形式的展示逐漸變得多樣化,能夠滿足各類人群對藝術形式的要求。在進行文物藝術展示的過程中,要想對其進行充分展示,就要對欣賞者的關鍵點進行正確認識,根據關鍵點進行陳列方案設計。例如,觀眾在進入博物館時,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夠在此過程中有所收獲,或者是看到一些與其他地方不同的內容 。博物館的管理人人員可以根據這一特點進行方案設計,將本館的特點進行放大,使每一個展覽內容都具有明顯的特點。另外,觀眾的關鍵點還有可能在于文物展示的大小、時間以及形式等方面。文物陳列人員要針對這一現象進行深入研究。例如,在對展出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可以將多種展出形式相互結合,在展示文物的過程中,播放與之相關的歷史介紹片,或者創(chuàng)建一個與文物歷史背景相符的情境,以上幾種方式都能夠將藝術展示更加多樣化[4]。
(三)促進經濟的發(fā)展
對文物陳列進行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欣賞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使其能夠對民族文化特色進行充分的了解。一旦博物館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文物陳列特色,那么前來觀賞的人數會逐漸增多。這種現象不僅能夠將我國民族文化特色的宣傳范圍擴大,還能夠為博物館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使博物館能夠更好地發(fā)展下去。但是,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陳列形式要根據社會的發(fā)展進行實時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陳列方式會逐漸失去對觀眾的吸引力。由此可以看出,對博物館的陳列藝術進行研究,能夠在宣傳民族特色的同時,促進博物館經濟的增長[5]。
四、結論
隨著人們對博物館的陳列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如何提高博物館文物的陳列效果,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對文物陳列本質以藝術進行研究發(fā)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高文物的展出效果,同時還能夠提高博物館內的運行質量。由此可以看出,對其進行研究,能夠為今后博物館文物陳列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宋才發(fā).民族博物館的文物安全與保護探討[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5(1):103-111.
[2]宋才發(fā).論民族博物館文物保護的法制建設[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70-77.
[3]宋才發(fā).民族博物館文物收藏職能及規(guī)范探討[J].貴州民族研究,2015(2):34-41.
[4]韋姍杉,莫志東,吳偉鑌.博物館與文化景觀展示的探索——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陳列策展思路[J].中國文化遺產,2016(4):86-91.
[5]魏娜,葉舒穎,劉鄧,趙苑琳,房林.民族博物館建設與民族文化遺產保護——以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為例[J].經營管理者,2015(8):350-351.
作者簡介:婁景莉(1976-),女,山東煙臺人,2009年畢業(yè)于山東省委黨校經濟管理專業(yè),現供職棲霞市牟氏莊園管理處,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