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莉萍
摘要:智障學生腦部信息處理速度慢,注意力總是幾種在自己的新區(qū)點,設計康復訓練課時,采用親子課的形式,結合情境,連同家長對孩子進行了針對性的康復矯治,提高學生唇閉合能力,使學生言語能力能夠最大程度地改善。
關鍵詞:構音訓練 唇閉合
【中圖分類號】G762
一、 設計思想方法
活潑可愛的米菲小兔是低年段智障孩子的好朋友,教學活動首先由“小兔過生日”的情境導入,能很大程度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兔爸爸邀請我們去吃飯,通過和兔爸爸問好這一禮貌環(huán)節(jié)導出今天的訓練內容——/ba/這個音。接下來在小兔家順理成章地展開了“喝酸奶”、“拔蘿卜”的親子游戲,在游戲中孩子的/ba/音被誘導出來并得到鞏固。最后的小結部分,把/ba/這個音放在“我們幫兔爸爸拔了八個蘿卜”這句話中結束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
二、 康復目標、重難點
1.通過對捏法、進食治療法等康復手法提高孩子唇肌張力。通過微笑、親吻微笑、發(fā)“泊”等活動促進孩子唇的自主運動。
2.通過演示、實踐操作康復手法,學生唇肌力得到提高,學生家長能掌握促進學生唇自主運動的方法。
3.通過親子課堂體驗,學生家長能學會相應的康復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該技能促進學生言語康復。
三、 課程資源準備
康復設備:言語語言綜合訓練儀
康復用具:濃稠酸奶、淺勺、不同粗細的吸管、一次性手套、海洋球、壓舌板
教學用具:仿真蘿卜、蘿卜地
四、 教與學的過程
1. 情境導入:今天是小兔生日,我們一起去他家做客吧!
【設計意圖:情景導入,童話激趣?!?/p>
2. 前測:小兔家到了“叮咚叮咚……”看,誰來給我們開門啦——
讓我們向兔爸爸打個招呼吧!(出示卡片/ba/)
我們這樣說——/ba/說3遍
家長記錄前測數據。
【設計意圖:有效前測,為接下來開展的康復訓練提供指引?!?/p>
過渡:剛才小朋友說得不清楚,別擔心,讓霍老師來幫幫你!
請小朋友和家長像我們這樣做。
3.提高唇肌力:
1)對捏法
示范解說:家長將拇指和食指分別放在孩子的人中兩側,輕輕對捏,并向前拉伸;同時孩子做微笑動作。重復數次。注意用唇微笑,不能用頭后仰來做微笑動作。
【設計意圖:對捏法訓練,提高學生唇肌力。通過對家長進行方法指導,學生在獲得康復訓練的同時家長學會了方法?!?/p>
過渡:小朋友表現得真好!兔爸爸請我們喝酸奶呢!
你們平時怎么喝酸奶的呢?小朋友們,平時喝酸奶的工具兔爸爸都為我們準備好了,這是——杯子、小勺、吸管
請家長看好,我們這樣給孩子喝:
2)進食法
①杯子進食
師示范解說:讓孩子頭部保持在適當、舒適的位置,將杯子里的濃稠酸奶緩慢送入嘴里,讓酸奶碰到孩子的上唇,用嘴唇喝杯子里的濃稠酸奶,冷液體的刺激會使上唇向下收縮。
【設計意圖:冰酸奶刺激孩子上唇,提高孩子唇感知覺,促進上唇回縮?!?/p>
②勺子進食
師示范解說:家長與孩子面對面而坐。用相對淺點的勺子盛著酸奶,水平地放進嘴里;當勺子進入嘴后,用勺子底部輕輕地向下按壓舌體,使上唇下拉,維持5秒后,再把勺子抽出來,抽出來時也要水平拿出。
【設計意圖:要求孩子用上唇包住濃稠的冰酸奶,多次進食,進行唇閉合訓練,提高唇肌力?!?/p>
③吸管進食
師示范解說:家長首先用中號吸管給學生嘗試吸取。教師強調,如果學生能輕松用中號吸管吸出酸奶,可以用細的吸管強化訓練;如果不能,則換用粗吸管,鼓勵吸取,遇到困難則使用前面幾節(jié)課學過的手法強化訓練。提醒孩子只能用雙唇包住吸管,不能用牙齒咬住吸管。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唇閉合程度不同,讓孩子取用不同粗細程度吸管喝酸奶,家長近距離關注,并提醒孩子注意雙唇用力,不同粗細的吸管適應關注孩子不同康復階段的訓練要求?!?/p>
4.唇強化和運動訓練
1)微笑
【設計意圖:要求孩子微笑保持5秒,家長近距離觀察孩子展唇運動是否充分,及時糾正,提高孩子唇肌力?!?/p>
2)親吻微笑
【設計意圖:唇部圓展交替運動訓練,促進孩子唇自主活動,提高孩子唇肌力,為孩子正確發(fā)/ba/音做準備。】
3)發(fā)出聲音“泊”(6組)
【設計意圖:提高孩子唇部肌力訓練,幫助學生從口部運動自然過渡到發(fā)聲。】
5. 親子運動
1)家長扮演蘿卜,學生用力拔的同時發(fā)/ba/
請大家看好,我們這樣做:家長是一個大蘿卜,小朋友要用力把“蘿卜”拔出來。在用力的同時說:/a/-/ba/
讓我們開始“拔蘿卜”吧!
【設計意圖:重復練習,強化發(fā)音/ba/。粗大運動訓練,鍛煉學生手臂肌肉運動,增強孩子體能。家長和孩子在角色扮演時提醒孩子用力的同時發(fā)音?!?/p>
2)拔蘿卜比賽
兔爸爸要帶小朋友們去他的菜園啦,不過他有個要求,當你拔出大蘿卜時,請你大聲說/ba/,如果你拔出的是個小蘿卜,請你這樣說/ba/。好啦,現在和媽媽一起拔蘿卜吧!
【設計意圖:重復練習,強化孩子發(fā)音,幫助孩子從“用力”發(fā)音過渡到“自然”發(fā)音。通過將言語音量大小與相應的蘿卜相結合,從而使孩子理解大小的物體,并控制自己言語的響度?!?/p>
6.小朋友們,今天你們在小兔家干了什么?(拔蘿卜)拔了幾個(8個)。時間不早了,我們跟兔爸爸說再見吧!
小朋友們會誰說了嗎?請對媽媽說3遍,媽媽做好后測記錄。
7.后測
發(fā)音/ba/(三遍)
【設計意圖:后測記錄數據,前后對比,便于監(jiān)控訓練效果?!?/p>
8.小結:三位小朋友存在不同程度的唇運動障礙,康復訓練不僅能在課堂上進行,家庭訓練也很重要,我們?yōu)榇蠹覝蕚淞丝祻徒ㄗh,請家長回去后對照訓練,家校同訓,孩子的康復訓練效果會更好。
五、 家庭康復指導
1. 平時喝酸奶時請家長留意孩子習慣,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機會強化訓練。
2. 在平時與孩子交流時,強化/ba/的構音語音訓練,根據孩子掌握情況逐步提高詞語難度。
3. 建議家長多與孩子做體能游戲,在游戲中增強孩子的體能,為言語語言訓練提供保障。
六、 反思
參與本課活動的有3名學生,其中1名唐氏綜合癥兒童,1名腦癱兒童、1名聾童(已植入人工耳蝸),同時參與課堂活動的還有3名家長。本課通過親子課堂體驗,讓學生家長掌握相應的康復技能。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家長已經掌握了一些康復技能,能堅持在家做訓練的家庭中孩子進步較顯著。
參考文獻:
盧紅云;黃昭鳴;特殊兒童言語康復的方法[J];社會福利;2011年07期
王恒民;盧海丹;李雪瑩;陳東帆;黃昭鳴;聾兒親子康復訓練示范教案[J];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3年12月
該論文為省“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培智學校低學段語言康復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