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佳佳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語文的教學是基礎,也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保障。小學生正處于識字的重要階段,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小學生的各項能力的發(fā)展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重視語文教學課堂的有效性。但是,當前,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存在著低效的現(xiàn)象,如何改變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是筆者近來一直研究的問題。本文中,筆者立足于當前小學語文低效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在新課程背景下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問題;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載體和保障。在小學階段,教師應當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語文基礎的鞏固,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成為眾多教師教學的主要目標。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層出不窮。在這樣的形式下,教師應當站在時代發(fā)展的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但是,就目前來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低效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如何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勢在必行。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分析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表現(xiàn)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從教師的層面看,很多教師上課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只是為了完成教案而教學,把學生只是當成被動的接受者,課堂教學程序化,教學方法死板單一,當然課堂效率也就自然低下。其次,教師對很多的語文課堂提問早就設計好了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對學生的要求就是必須死記硬背標準答案,并且是不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看法的,這樣的課堂教學也就無從談起高效率了。再次,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基本知識的傳授是重視了,但是卻嚴重忽視了小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不管是什么類型的語文課基本都是按照統(tǒng)一硬性的規(guī)定學生必須會寫生字,會讀及會背課文,并且想當然認為這幾個方面學生做到了也就算授課成功,殊不知這樣的課堂教學卻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語文思維及語文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最后,很多的小學語文課堂為了響應素質教育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的要求而刻意營造熱鬧的課堂氣氛,但是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只是把很多的比如合作式學習及探究式學習方式等當成了一種形式。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1、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要盡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具體來說,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精心選擇教學方法,爭取能從一開始上課到課堂結束都能把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起來,比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比一比誰記得快或誰記得牢等手段適當引導學生參與競爭,競爭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采取比如分組討論、分角色表演及做游戲等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再就是在語文課上要教師要善于引進新知識來擴大學生的視野和拓寬學生的思路,還要注意課堂提問的難易程度把握,使學生都能在自身基礎上有所進步,都能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及熱情,才能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2、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所有老師都明白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但是備課是有很多的學問的,廣義的科學的備課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備教材,二是備學生。目前很多小學語文老師備教材做的不錯,但是卻忽視了備學生這個環(huán)節(jié)。所以建議教師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認真?zhèn)湔n。首先,要備好教材。教師上課之前要精讀教材,要對教材的重難點了如指掌。教師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還要適當擴充教材內(nèi)容,對教材進行取舍和優(yōu)化,不但要能對教材內(nèi)容熟知,而且還能盡力用教材外的知識來拓展學生的視野,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去真實感悟語言世界,才能有效解決和避免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上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的弊端,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其次,備課除了上面提到的要備好教材,更為重要的應該是“備學生”。我們知道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本身就是需要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的良好互動才能完成的,過去的語文課堂過于強調教師的主體作用,其實課堂教學的真正主體應該是學生,所以教師要努力轉變角色,做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備課的時候一定要由原來備教材內(nèi)容逐步轉變?yōu)閭鋵W生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教學過程中要只是把教材當成是利用的工具,重點應該放到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究方面,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體驗和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最終達到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3、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積極營造和諧、民主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因為只有在得到充分重視及尊重的環(huán)境中才能實現(xiàn)課堂師生良性的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各種潛在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發(fā)揮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合理科學的課堂提問可以積極引導和帶領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才能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和啟發(fā)學生思維,所以要注意課堂問題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首先,設計的課堂問題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以便能有效激發(fā)學生思考。其次,課堂問題的設計必須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以便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再次就是課堂問題的設計一定要適應學生的基礎,以便能照顧到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最后,課堂問題的設計一定要控制好數(shù)量,更要避免盲目隨意性,要能以照顧到大部分學生及涉及到本堂課主要重難點為宜。
參考文獻:
[1] 汪凱明:《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教育革新》,2010 年第12 期。
[2] 毛艷麗:《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學周刊》,2010年第11 期。
[3] 吳延香:《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0 年第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