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星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離婚這件事就是如此。這不,杜紅與嚴強離婚五載,前夫總借口共同撫養(yǎng)孩子,離婚不肯離家,令她煩惱不已。真不是假離婚,可不管杜紅怒也好,趕也罷,嚴強總以不變應萬變,始終以共同撫養(yǎng)孩子為借口賴著不走。當年分手時,離婚協(xié)議約定共同撫養(yǎng)孩子,這真能成為前夫的“免走金牌”嗎?無奈之下,杜紅只得將前夫訴至法院。
離婚協(xié)議埋隱患,
分房子沒分孩子
1998年,28歲的嚴強與26歲的杜紅,在親朋好友的祝福聲中,牽手走進婚姻殿堂。兩人從相識相知到相戀相愛,時間其實很短暫。不過,恩愛從來不是靠簡單的時間累積,若無情,兩人對面不相識,若有情,兩人一見鐘情亦能幸福終身。蜜月里,新郎新娘正是這種感覺,結束婚宴,夫妻倆南下海南,擁抱陽光、沙灘、海風、椰樹……真想天天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然而,對于小兩口來說,新婚旅游只是偶爾的奢侈,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很快讓他們回到現(xiàn)實。對于他們來說,孩子和房子才是最迫切的問題。
對于孩子,嚴強和杜紅本來不急著要,可兒女不急父母急。20世紀90年代末,在偏居一隅的湘西南,26歲的姑娘在長輩眼中已算大齡,更何況嚴強父母盼孫心切,哪里容得下兒子兒媳從長計議?而杜紅也確實很快就懷孕了,這不是屈從于長輩的壓力,只是一次避孕失敗的意外,不過,既然懷上了,打掉也不像話,就順其自然生下來吧。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1999年底,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嚴強和杜紅的孩子靜靜降生了。靜靜的到來,最高興的是嚴父嚴母,最忙碌的也是嚴父嚴母,哭聲、笑聲、吵鬧聲,還有什么比孩子更能活躍家庭氣氛,更能融洽家庭氛圍呢?帶養(yǎng)靜靜,嚴父嚴母大包大攬,可奶粉錢還需要嚴強和杜紅來掙,房子也需要他們自己來買。
參加工作時間不長,工資不高,而父母經(jīng)濟條件一般,支援力度不大,嚴強和杜紅沒能在結婚時實現(xiàn)購房夢,可誰不想擁有自己的房子?啃老無路,只能挖掘自身潛力??蓢缽娒吭鹿べY不足千元,杜紅又沒有工作,那時房價縱然不高,可以他們的收入,還是只能望樓興嘆。
“何不開一個建材店?”窮則思變,杜紅婚前曾在一親戚家的建材店幫忙,里面的門道都清楚,便給丈夫提了個建議?!昂冒 !眹缽婞c頭應允。2001年,兩人一番籌備,新店開張。自此,杜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店面經(jīng)營上,嚴強一有空閑也過來幫忙。生意紅紅火火,收入蒸蒸日上,購房,對于夫妻倆來說不再可望而不可即。
2005年初,嚴強和杜紅喬遷新居,一套130平方米、裝修一新的房子讓夫妻倆笑得合不攏嘴。孩子有了,店有了,房子有了,幸福滿滿吧!的確如此,但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危機說來就來。
2011年2月的一天,因一件小事,嚴強和杜紅爭得面紅耳赤。惱怒中,嚴強一時未能控制住自己,一巴掌拍在了妻子臉上。時間凝固了,感情崩潰了,這是嚴強第二次對妻子實施家庭暴力,第一次,杜紅原諒了他,這一次,杜紅擦干眼淚,毅然決然地提出了離婚。兩人僵持了一個多月,一紙離婚協(xié)議經(jīng)過多回合拉鋸擺上了桌面:
嚴強和杜紅因感情破裂,經(jīng)平等協(xié)商,自愿達成如下協(xié)議:一、嚴強和杜紅離婚;二、婚生子靜靜由雙方共同撫養(yǎng);三、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購住房一套,歸孩子靜靜所有……
拿著離婚協(xié)議,嚴強和杜紅到當?shù)孛裾洲k理了離婚登記手續(xù)。離婚了,兩人并沒有因此分道揚鑣,杜紅回到原來的家中,嚴強同樣回到原來的家中。這是他們唯一的住房,離婚協(xié)議約定房子贈送給兒子,可兒子由雙方共同撫養(yǎng),分房子沒分兒子,事實上等于沒分房子,嚴強和杜紅雖然離了婚,但還是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
共同撫養(yǎng)成借口,
婚姻沒了家卻在
前夫不肯離家,杜紅無計可施。應當說,離婚時讓杜紅最糾結的就是孩子,把房子留給孩子,既給予了孩子補償,又避免夫妻之間的爭奪,嚴強也是這個意思,兩人很快達成協(xié)議。而之所以約定共同撫養(yǎng)孩子,杜紅有著自己的考慮。這些年,由于她全身心撲在建材店的經(jīng)營上,靜靜一直由公公婆婆帶養(yǎng),把孩子從公公婆婆身邊搶過來,就算嚴強肯放手,公婆也必定不會同意。可放棄孩子撫養(yǎng)權,杜紅也不樂意,思來想去,只能暫時擱置,從長計議。共同撫養(yǎng),可離婚了怎么共同撫養(yǎng)?杜紅還沒有拿出方案,嚴強已經(jīng)以他的理解付諸實施——離婚不離家。但在杜紅看來,前夫就是賴在家里不走??赊D念再一想,房子是孩子的,前夫住在孩子家,她自己也是住在孩子家,未成年的孩子由雙方共同撫養(yǎng),誰也無權趕走對方啊。
從法律層面分析,離婚后的嚴強和杜紅,真說不清是前夫住在前妻家,還是前妻住在前夫家。而且他們離婚的事兒也沒有廣而告之,因此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眼里,他們還是幸福的一家三口??鄲赖亩偶t礙于孩子,只能徐圖良策。
畢竟曾經(jīng)夫妻一場,畢竟孩子是共同牽掛,徐圖良策變成久無良策,杜紅和嚴強藕雖斷絲還連?;橐鰶]了家仍在,只是,這個家已經(jīng)不能帶來法律和道德約束,暗流一直涌動……
“杜紅,沒有晚飯嗎?”有時候,嚴強回到家,見廚房里冷鍋冷灶便問?!巴盹堦P我什么事。今天兒子不回來,我沒有義務給你做飯?!倍偶t總是毫不客氣,躺在沙發(fā)上一邊看著手機一邊反唇相譏。這樣的情景,隔上十天半月就會在這個家庭上演一次。已經(jīng)離婚了,嚴強還真沒有任何理由指揮前妻,無奈,只能訕訕地笑笑,自己動手解決溫飽問題。他習慣了,能蹭飯便蹭飯,蹭不了也沒什么。
“嚴強,兒子暑假要報個特長班,學費要1200元。寒假特長班的學費我付了,這筆錢該你出。”為孩子的學習費用,杜紅時不時地跟嚴強算賬,共同撫養(yǎng)不等同于共同生活,最終得落實到金錢上。可嚴強呢,偶爾也出點錢,更多的時候則裝聾作啞,把前妻的話當耳邊風。拿前夫沒辦法,杜紅只能更多地承擔撫養(yǎng)孩子的重擔。
“媽媽,老師下周要來家訪,我想你和爸爸一起接待?!眹缽娕c杜紅離婚后不久,靜靜步入初中,漸漸地知道了父母間的事情。縱使管不了,管不著,孩子終歸是希望父母在一起的,時不時地,便會給父母創(chuàng)造機會。孩子的要求,杜紅總是想方設法滿足,也正因為孩子的緣故,她和嚴強不明不白的關系得以維系,保持著微弱平衡……
可即便是恩愛夫妻,共同生活中也不可避免會有摩擦,何況,嚴強和杜紅早已不是夫妻,脆弱的平衡又能維持多久?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們對孩子愧疚附隨而來的遷就與寬容也越來越少。
“我們已經(jīng)離婚,請你離開。”2015年底,一次爭吵過后,杜紅對嚴強下了逐客令,她下定決心,不愿與前夫再有多的瓜葛。
“憑什么?我住在兒子家,與你何干?”前妻撕破臉皮,嚴強也不客氣。這理兒,他想過,前妻不作聲,他便不說,現(xiàn)在前妻打破平衡,他當然要把道理搬出來。
“撫養(yǎng)兒子,你出了多少錢?出了多少力?”杜紅反問。
“難道這幾年我沒出過錢,沒出過力?兒子是我們共同撫養(yǎng),這是離婚時寫進了離婚協(xié)議的。房子給了兒子,我不住在兒子家,怎么共同撫養(yǎng)兒子?你要我離開,我也可以要你離開?!?/p>
前夫雖然在撫養(yǎng)兒子上出的錢、出的力沒有自己多,可還是出了的,杜紅一時也無語反駁。
前夫離婚不離家,
前妻申請“驅逐令”
冷靜下來,杜紅發(fā)現(xiàn),前夫盡管賴皮,說的理還真不好反駁。要前夫搬走,她不是房子法律上的所有人,不是房主,便做不了主;房子歸兒子,以兒子的名義又如何呢?也不行。因為兒子約定由雙方共同撫養(yǎng),她可以代表兒子,前夫也可以代表兒子,她若以兒子的名義要求前夫搬走,前夫同樣也能以兒子的名義要求她搬走。問題一時無解。
面對前妻步步緊逼,嚴強以不變應萬變,一副反正不搬,看你咋辦的架勢。協(xié)商的路堵死了,驅逐前夫看來得另辟蹊徑。仔細思量,又咨詢法律專業(yè)人士意見后,杜紅決定提出撫養(yǎng)權訴訟。
2016年9月,杜紅一紙訴狀將前夫告上法庭。杜紅訴稱,其與嚴強原系夫妻,于2011年登記離婚,離婚協(xié)議約定婚生子靜靜由雙方共同撫養(yǎng)至成年。自離婚后,嚴強不履行撫養(yǎng)兒子的義務,反而以此為由吃住在其家,其多次要求嚴強離開,均被他以共同撫養(yǎng)為由拒絕。嚴強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她的正常生活,也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請求依法判決靜靜隨其生活,嚴強每月給付撫養(yǎng)費800元。
5年前,杜紅和嚴強將房子給了兒子。因為贈與是離婚協(xié)議中約定,自登記離婚時生效,作為贈與人的杜紅和嚴強無權撤銷,沒有辦理過戶手續(xù),不影響兒子成為房子的主人。房子是兒子的,允許誰居住,兒子說了算。兒子還未滿18周歲,尚未成年,就由他的監(jiān)護人說了算,更確切地說,誰撫養(yǎng)兒子誰就享有話語權。嚴強不是以共同撫養(yǎng)作為“居住”理由嗎?那好,先跟他打一場官司,變更共同撫養(yǎng)兒子為單方撫養(yǎng)兒子,讓他喪失繼續(xù)耍賴的依據(jù)。而取得兒子的撫養(yǎng)權,杜紅有很大把握。律師告訴她,10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隨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yǎng)能力的,法院一般會判決該方取得撫養(yǎng)權。
“我自愿隨母親杜紅共同生活?!钡弥改赣制馉巿?zhí)后,靜靜堅定地站在母親一邊,表達意愿并出具了一份書面選擇書。這份證據(jù)加上離婚證復印件、離婚協(xié)議書,能夠為杜紅爭來孩子的撫養(yǎng)權嗎?
2016年底,湘西南某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這起特殊的撫養(yǎng)權糾紛案。嚴強沒有出現(xiàn)在被告席上,庭審成為杜紅的獨角戲,無形中讓審理結果少了幾分懸念。
法院認為,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對于子女的撫養(yǎng)方式,可由父母雙方協(xié)商確定。本案中,嚴強與杜紅離婚時約定共同撫養(yǎng)兒子,雖有不妥,但并未違背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當從其約定。但撫養(yǎng)方式約定后,并非不能改變,只要出現(xiàn)法定情形,任何一方都有權要求變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yǎng)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6條規(guī)定:“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yǎng)關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支持……(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yǎng)能力的;(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靜靜雖未成年,但已年滿16周歲,可以進行與其智力、年齡等相適應的民事活動,現(xiàn)靜靜自愿隨其母親杜紅共同生活,且與杜紅生活能夠有利于其學習和成長,符合前述“司法解釋”關于變更撫養(yǎng)關系的規(guī)定。因而,對于杜紅要求取得孩子撫養(yǎng)權的訴請,予以支持。同時,結合孩子學習生活需要及當?shù)厣钏?,酌定嚴強每月給付撫養(yǎng)費500元。據(jù)此,判決靜靜隨杜紅共同生活,嚴強每月支付靜靜撫養(yǎng)費500元直至其獨立生活時止。
取得了孩子的撫養(yǎng)權,等同于拿到了驅逐前夫的尚方寶劍。當杜紅再次對前夫下達逐客令時,嚴強就沒有理由不搬走了。
(文中當事人系化名)
編后
父母離婚時,關于孩子的撫養(yǎng),或隨父,或隨母,這是通常作法,也是一般選擇。因為,感情破裂走到離婚路上,縱使不是怨偶,縱使好聚好散,父母之間恐也難似往常心平氣和,如此,一方撫養(yǎng),另一方出錢;一方探望,另一方協(xié)助,自然而然避免了許多矛盾和沖突。因為孩子的原因,父母藕斷絲連,但終究“連”有底線,應以不過度影響對方生活,且更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為前提。但本案中,嚴強與杜紅離婚時,約定共同撫養(yǎng)孩子,不是不可,終究欠妥。因為,共同撫養(yǎng)會伴生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離異夫妻往往難以妥善解決。共同撫養(yǎng),等于對孩子的撫養(yǎng)未作約定,婚姻都散了,孩子撫養(yǎng)上還可能共同協(xié)商,共同決策嗎?縱使再有所慮,想要離婚的夫妻也不要在孩子問題上拖泥帶水,否則,像本案這樣,后遺癥好幾年才能治愈。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