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蓓蓓
?
把學習還給學生,讓音樂課靈動起來
陳蓓蓓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五中學 安徽 淮南 232000)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方案的不斷深化,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音樂的教學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能夠提高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許多學校開展音樂課程不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而是片面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灌輸,這樣的教學模式就使得學生學習音樂的本質發(fā)生了變化,使教學與學生的藝術實踐相脫節(jié).
音樂課堂;教學方法;師生關系
藝術賦予人鮮活的生機,讓人們有了抒發(fā)情懷的窗口,有了情感交流的途徑。古人說,語言的盡頭才是音樂,音樂藝術是人們在緊張的生活中得到心靈的凈化,感悟生命的酸甜苦,品嘗心靈頓悟后的恬靜與優(yōu)美。
從音樂教學現狀來看,音樂課堂傳統(tǒng)的重知識、重娛樂、輕能力教學已不適應時代的需要。雖然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學生仍然沒有掌握基本的音樂技能,沒有駕馭和應用音樂的能力,音樂成為了一種只有花錢才能達到的貴族藝術。報紙上曾報道過這樣一則消息,針對中小學生進行一次音樂傾向的抽樣調查,在他們的答卷反饋里,我們得不到一直期望的音樂課是學生最喜歡上的課,音樂老師是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所帶來的那種感動,相反的卻是冷漠與排斥。他們熱衷的是流行歌曲、偶像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他們可以如數家珍似的報出一長溜的歌星和歌名,而對音樂課上教師反復教唱,講解的歌曲或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這里固然能找到許多原因,講出許多一線音樂教師的困惑與無奈,但從一個教育者應有的工作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來反思我們的教育,音樂課堂本身在教師,學生、教材、教學組織等很多方面存在著許多丞待解決的問題。
如何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如何讓課堂動起來?教師要研究怎樣對學生組建有效學習的課堂氛圍,要考慮學生的求知需求,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掌握好師生角色的分工。
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的權威不容質疑,權威背后的教師忽視了學生強大的學習潛力,尤其在今天這個媒體異常發(fā)達的信息時代,教師要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平等的交流,教師富有啟發(fā)性的提問,會激發(fā)起學生的挑戰(zhàn)欲望和探究潛能,這個過程會給學生帶來成就感。今天我們倡導專家型教師,但不提倡教師站在專家的高度去要求學生,教師要有甘當小學生的勇氣,與學生共建課堂。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快樂、一起分享、一起成長,讓學生不再畏懼教師、不再畏懼知識、讓學習的過程變得快樂有趣!
藝術來源于生活,沒有了生活的基礎,藝術便失去了生命力,但同時藝術又高于生活,因此音樂課堂要與生活相連接,又要給學生提供可以舉一反三的知識武器,這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生活化的課堂可以讓枯燥的知識變得簡單有趣,變得有意義,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能力。
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一個能讓學生喜歡并盡快適應的新環(huán)境,環(huán)境影響人的心情,審美教育更需要美的氛圍,走近這些新穎別致童趣盎然的音樂教室,學生的心情會豁然開朗,教學會進行的更加順利
搭建良好的音樂氛圍:黑格爾說:“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藝術教育是自由的,協(xié)調的。在藝術教育過程中,施教者和受教者如果一言一行都受牽制,又何來藝術體驗時的精神愉悅呢?所以,音樂課“悠著點”不是非常好的措施,欣賞音樂時學生會不由自主的站起來手舞足蹈甚至離開座位,請不要呵斥他的隨意,這是很令學生掃興的事,不妨以贊許的眼神欣賞他的表演,待他心滿意足后,自會上座位。課堂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在自由的學習中讓學生學會自己矯正問題。這樣學生才會把音樂課看作無拘無束放飛自我的地方,才會由衷地喜歡音樂課!
在實現課堂教學的高質高效上,除了學習方式的轉變,帶給我們巨大的收獲,另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不容忽視,那就是課堂教學目標的預設與生成。有了教學過程,有了目標的詳細預設,課堂教學再怎么多變,教師仍然心中有數,不會偏離方向。但絕不是只有周密的預設才有精彩的生成。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預期有教學價值的信息,運用這些資源促使其成為有意義的教學課堂素材,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傳統(tǒng)的音樂課教師講,學生被動的聽,由于學生缺少音樂的活動體驗,因此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只停留在表面,音樂與心靈的碰撞無從談起,當然更無法激起學生對音樂的探索激情
新課程強調以興趣為動力,但注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背離音樂本體,避免只強調音樂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學生聆聽音樂的習慣及對音樂感悟力的培養(yǎng),盡管課堂上看著熱熱鬧鬧,但是由于學生沒有注重對音樂的專注,因此得不到應有的審美體驗。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完整的聆聽音樂,體驗音樂中的強弱變化,可以通過音樂與歌詞的完美結合享受作品自身的美。
最后,聆聽是一種重要的音樂體驗方式,它是最有效的增強學生想象力的學習方式。視頻表演舞蹈等帶來的想象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聆聽則是學生來自心靈最直接最符合心理需求的想象,因此教師一定不能將這個法寶丟掉。引導學生直接面對音樂,直接與音樂作品的情感碰撞,音樂情感與學生的心靈發(fā)生共振,使音樂詮釋的樂思在每一個人的血液中奔涌,讓起伏的旋律,跳動的節(jié)奏小鳥般的飛進學生的內心深處
課堂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在自由的學習中,讓學生學會自己矯正問題,這樣學生才會把音樂課看作無拘無束、放飛自我的地方,才會由衷的喜歡音樂課!
[1]朱永新.新教育之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曉君.共同塑造完美人格——論教師與學生的交往與互動.基礎教育出版社.2001
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deepening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of music teaching and training. Students learn music can improve the aesthetic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bu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t is easy to find, many school music curriculum doe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but the one-sided undertake to the student the music knowledge, this teaching mode makes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essence of music changed, and make teaching and students' artistic practice.
music class;teaching method;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1.331
G40
A
1672-9129(2017)11-02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