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忠烈
?
初中歷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策略探究
勞忠烈
(廣西欽州市靈山縣那隆中學 廣西 欽州 535000)
歷史作為一門文化學科,在初中教育中發(fā)揮的作用效果十分關鍵。不僅決定初中生思維培養(yǎng)、文化建設,同時還決定著初中生人格、品質有效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組織歷史教學活動時,應該將歷史學科與德育教育有效融合,重點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全面實現(xiàn)素質教育。鑒于此,筆者主要為圍繞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策略,展開有效分析。
初中歷史;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策
在初中教育領域,歷史學科所發(fā)揮的作用十分關鍵,對初中生文化知識儲備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而在新時期教學背景下,針對歷史學科所開設的課堂教學,在教學目標方面發(fā)生顯著變化,重點關注學生素質培養(yǎng)與提升。因此,歷史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應該合理滲透人文素養(yǎng)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能夠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價值觀。
我國發(fā)展歷史悠久,所包含的文化底蘊十分豐富,而新時期社會發(fā)展要求人才具備一定人文素養(yǎng),針對初中生實施人文素養(yǎng)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是當前教育領域重點改革事宜。眾所周知,初中時期是學生成長重要時期,作為教師應該合理利用歷史學科,對初中生開展德育教育。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過程中,形成正確的道德思想,塑造良好的思想價值觀[1]。這對于初中生來講,成為全能型人才,更好地適應社會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歷史教師應當加強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將常規(guī)教學活動與德育教育建立有效聯(lián)系,全面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
為了在歷史學科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作為歷史教師應當以身作則,規(guī)范自身言行,用實際行動感染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帶頭作用。首先,作為新時期歷史教師應當加強自身歷史教學專業(yè)素養(yǎng)建設[2]。積極先進教學理念,深度發(fā)掘與搜集與歷史學科相關教學素材,完善自身歷史知識儲備。其次,歷史教師應當擺正自身職業(yè)定位,以積極、樂觀地心態(tài)面對工作和生活,為學生提供積極的影響作用。同時,教師在組織歷史教學活動時,應當尊重學生個體成長規(guī)律,優(yōu)化歷史教學設計,營造良好課堂氣氛。
歷史教師若想在歷史課堂上合理滲透德育內容,應當深入發(fā)掘歷史教材,發(fā)掘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內容,并在課堂上重點傳遞給學生,全面培養(yǎng)與提升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塑造良好的思想品格、和正確的思想、道德價值觀。教師利用歷史教材中的經典人物傳記、經典事件,對學生進行人文思想啟蒙教育。在進行常規(guī)教學活動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事件起源、背景,激發(fā)學生形成情感共鳴,有效實現(xiàn)德育教育。以《鴉片戰(zhàn)爭》為例,教師向學生滲透鴉片戰(zhàn)爭起源、背景,揭示當時清政府的軟弱,并以林則徐虎門銷煙事件作對比。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建立起正確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意識。并聯(lián)系當前圖片給現(xiàn)代人造成的危害,形成“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的正確思想認知。
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注重基礎歷史知識講解,同時還要聯(lián)系歷史學科內容,構建課堂情境,增強學生學習體驗,讓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獲得情感共鳴,從而深入理解歷史學科中包含的人文內涵,提升初中生德育品質。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當時歷史階段,所記錄的相關影音資料、圖片資源。讓學生通過圖片觀看、影音資料觀摩,對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與歷史文化背景形成清楚認知。以便學生能夠加深對我黨成立與發(fā)展認知,提高政治思想認識,提升初中生民族自豪感。
教師在組織歷史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當注重將課堂內容與時代相結合[3]。利用生活中的具體案例,詮釋歷史發(fā)展的必要性,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歷史與生活實際存在的緊密聯(lián)系,從而端正歷史學科學習態(tài)度,為全面提升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做好鋪墊。比如說,教師在講解《民族的統(tǒng)一與發(fā)展》時,可以結合港澳回歸事件,以及當前存在的臺獨問題,展開有效分析。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并結合國際上各個國家內部的不同現(xiàn)象,比如說美國的恐怖組織,泰國的暴亂事件等,思考民族統(tǒng)一對我們生活實際所造成的深遠影響,從而讓學生端正生活態(tài)度,形成民族統(tǒng)一、和諧發(fā)展正確思想認知。
歷史教師若想全面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同時也要注重組織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在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設置宣傳欄,充分弘揚歷史文化,讓初中生形成勿忘歷史的正確思想理念。其次,教師應當定期組織歷史主題班會,比如說結合918盧溝橋事件組織主題班會,讓學生通過主題班會,建立正確的愛國思想。此外,教師應定期組織學生參觀烈士陵園,歷史博物館,讓學生掌握更加豐富的歷史文化,實現(xiàn)初中生歷史人文素養(yǎng)有效建設。
綜上,歷史在初中教育階段,承載著學生知識儲備建設,以及文化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使命。作為歷史教師為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文化素養(yǎng),塑造良好品格,應當加強歷史教學創(chuàng)新,規(guī)范自身素質建設,深度發(fā)掘歷史教材中的人文內容,構建課堂情境,結合現(xiàn)代素材,組織豐富課外活動,全面實現(xiàn)歷史學科人文化教育。
[1]夏宏業(yè).談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8 (02):110-111.
[2]李新英.淺談初中歷史教學對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解讀[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7,33(02):71-73.
[3]于曉麗.初中歷史教學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6 (10):82.
history, as a cultural discipl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It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thinking cultivati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ut also determines the effective cultivation of the personality and qua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refore, when teachers organize history teaching activities, they should effectively integrate history disciplines with moral education,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ies, and fully realize quality education.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 mainly focuses on the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humanistic literacy strategies, to carry out effective analysis.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Humanistic literacy; Cultivation countermeasures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1.143
G633.51
A
1672-9129(2017)11-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