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太尉 張燕妮
?
經(jīng)典誦讀是語文教學的好途徑
鄧太尉1張燕妮2
(1.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水坪鎮(zhèn)前進小學 湖北 十堰 442300; 2.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中峰鎮(zhèn)金葉希望小學 湖北 十堰 442300)
誦讀中華經(jīng)典,傳承神州文明,這是對中華文化的繼往開來,更是對古國文明的發(fā)揚光大,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是大有裨益。
經(jīng)典誦讀
所謂“經(jīng)典誦讀”,即指在人生記憶中的黃金時代,心靈最清澈時的年齡階段誦讀、熟背經(jīng)典美文、唐宋詩詞,以達到文化熏陶、智能鍛煉與人格培養(yǎng)的目的。也就是從蒙養(yǎng)書的俗文化開始過渡到經(jīng)典、詩詞雅文化的誦讀,并引導他們進行淺顯的文學鑒賞。
課前10分鐘,帶領學生在輕松愉快沒有壓力的氛圍下進行讀經(jīng),甚至把讀經(jīng)作為班級整理集合的一種信號,不僅有利于學生積累知識,且書聲瑯瑯,情緒昂揚,造成了課堂上應有的文學氣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語文課。同時,多次的這樣訓練,潛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念中國詩詞,能讓學生感受文字的節(jié)奏、音樂性和靈敏度,這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誦讀得多,靈巧的修辭、暢達的造句,鏗鏘的聲韻,周密的謀篇,口誦心維,不知不覺,變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在寫作教學中也可提供有關詩詞為寫作引用材料,使之聯(lián)系所寫內(nèi)容,體會意境、感情,達到借鑒、練筆目的。
背誦最有價值的經(jīng)典,如我們讓學生吟詠背誦的《三字經(jīng)》、《論語》,趁學生心性純凈時,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潛移默化其氣質(zhì)。經(jīng)典的價值要將隨伴其人生經(jīng)驗的成長而如吐芬芳,綻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難題。而長期的誦讀薰習,可養(yǎng)成他閱讀古文的能力,那么,中華文化的智慧寶藏,將任其悠游探取,必可陶冶他的性靈,開闊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在廣泛開展誦讀經(jīng)典活動中,要做到讀有所依,讀有所序,讀有所據(jù)。讀書并非越多越好,不能只求數(shù)量不談質(zhì)量,而是要讓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找到適合自己的書去閱讀,并逐步積累、層層上升。教師在選擇誦讀文本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2.1 人文性。在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中,我們既注重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淀,更注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首先,挖掘古詩文的人文內(nèi)涵,突出詩情畫意;其次,讓學生選出喜歡的詩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學會欣賞、體驗其中細膩的情感,從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2.2 藝術性。許多古詩文都有非常形象的意境描寫,如果在閱讀過程中注重啟動視覺和聽覺多個感官通道,選配合適的音樂和畫面,營造生動逼真的藝術場景,就能激發(fā)學生的豐富情感,讓學生徜徉在詩的海洋里樂此不疲。
2.3 生活性。生活是學生學習的源頭活水,要鼓勵學生學以致用。通過誦讀,學生往往會在不經(jīng)意間吟出幾句經(jīng)典詩文,或描述事物,或發(fā)表議論,或抒發(fā)感情,雖不一定貼切,卻著實令人欣慰。
有些文章較長,同學們背誦時不妨化整為零,再各個擊破。這樣段段背、段段清,做到步步為營,最后再化零為整,“組裝”成篇。如背誦《道德經(jīng)》時,開始可中國論文聯(lián)盟整理以“化整為零”,讓學生在課外每天背兩章,八十一章就可以在四十天里完成。再花十五天時間把它們化零為整,“組裝”成篇:首先讓學生一天復習十章,要求連起來背,八天完成,然后用四天讓他們二十章連起來背,再用兩天讓他們四十章連起來背,最后一天背誦整篇《道德經(jīng)》。這樣,一本《道德經(jīng)》就可以在五十五天里誦讀成功,里面所包含的道理足以讓他們終身受用。
俗話說,眼看十遍,不如手抄一遍。如果誦讀時一邊讀一邊寫,讀讀寫寫,這樣就能調(diào)動眼、口、手、腦等多種感官的參與。這種方法還能為默寫打下堅實的基礎。正如朱熹所說:“余嘗謂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喜歡做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詩文誦讀有機地寓于游戲之中,就能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學生一邊玩一邊讀,既能消除學習的疲勞,又能激發(fā)學生誦讀詩文的興趣。
古詩詞韻律、意境感很強,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畫,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詩詞誦讀中,我們不再單純地向?qū)W生呈現(xiàn)文字,而是制作生動形象的課件,把文字放在畫面中,同時配以與詩境、詩情相通的背景音樂。這時的古詩詞,不只是文字,而是從視覺、聽覺上同時作用于學生大腦的一個立體化的事物。這樣一來,詩情、詩境在畫面和音樂的作用下形象化、具體化了,學生反復誦讀就會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輕松地讀出詩的味道、詩的情感和詩的美感。這樣在誦讀中用藝術手段創(chuàng)設意境,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造書香校園,浸潤學生心田。倘若在語文教學中強調(diào)誦讀,學生誦讀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能加以融會貫通地運用,日積月累,學生說起話來,一定會妙語連珠;作起文來,一定會妙筆生花!
[1]周思洋. 小學語文經(jīng)典誦讀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
reading Chinese classics and passing on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state of shenzhou is a step forward for Chinese culture, and it is also a great benefit to our Chinese teaching.
classical reading.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1.132
G623.2
A
1672-9129(2017)11-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