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茹
新年的鐘聲伴隨著人們無窮無盡的喜悅傳來了,新的一年到來了,人們自然要熱烈慶祝一番。放鞭炮是人們慶祝新年最常見的習俗,孩子們是最愛放鞭炮的了,當然我也不例外。(開頭有很多話與主題無關(guān),給人冗長之感。文章開頭應定下情感的基調(diào),并且要選好視角,把敘事方向調(diào)整到直指主題。)
但是,我的膽子小。每當哥哥姐姐們一起高興地放鞭炮的時候,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就連我那頑皮可愛的弟弟也會毫不畏懼地加入他們的行列。于是今年我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嘗試一次。(敘事應直奔主題,不在枝節(jié)部分拖泥帶水,寫弟弟的那一句給人以行文拖沓之感。)
于是我向哥哥要了一根帶著火星的鞭炮,緊張地攥在手里,不知為什么我的心猶如揣著一只小兔,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此處運用比喻,很形象地描繪出了“我”的緊張心理。)
姐姐故意激我:“你不敢就別逞強了,還是給我吧!”我一聽這話,心一橫,豁出去了。我右手拿著炮竹,左手拿著打火機,小心翼翼地接近引信。不知怎么了,我的兩只手總是不聽使喚,火星剛要觸到引信的一剎那,手就鬼使神差般抖動,總也無法接近引信。(“抖動”一詞特別傳神,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了自己的緊張之情,同時,也使場面描寫富有動態(tài)感。)
我終于下定決心,深呼一口氣,猛地將火星往引信上一觸,一揚手就把鞭炮扔了出去。咦!鞭炮怎么沒反應呢?我踮著小碎步,小心翼翼地湊上前,仔細一看,唉!原來根本沒點著。這讓我有些失望,心中打起了退堂鼓。(“觸”“揚”兩個字用得好,從稍微一觸引信就揚手扔掉鞭炮,表現(xiàn)了“我”怕鞭炮炸手的恐慌心情;“踮”“湊”兩個動詞用得較好,都有一點一點小心翼翼靠近的意思,它傳神地寫出了“我”既想向前看個究竟,又怕鞭炮突然爆炸的矛盾心理和緊張心情。)
也許我根本就學不會放鞭炮,還是算了吧!可這時候哥哥走過來,說:“你不用怕,看到點燃也不遲,關(guān)鍵是要沉住氣?!闭f完,他又示范了一遍,對我說:“記得要沉住氣,不要緊張。來,再試一遍!”
哥哥一番教導過后,我又重新燃起了信心。這次,我平靜了下來,照著哥哥的方法做,只見引信冒出了漂亮的火花,并聽到“嗤”的一聲,我不慌不忙地把鞭炮扔了出去,只見它在空中劃出一道優(yōu)美的弧線并炸開了花。我成功了?。ㄟ@里是文章的主要部分,須濃墨重彩細致描繪,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主題。)
從這次嘗試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自信+勇于嘗試=成功。這個道理將伴隨我成長。
病文診斷:
素材很好,感受也很細膩,但是沒能從這個極好的素材中找到一個極具個性的點,來強有力地吸引讀者。文中以“勇于嘗試”做題目就流于平常,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另外,小作者沒有深刻體悟自信與勇于嘗試之間的關(guān)系。自信是勇于嘗試的心理基礎(chǔ),勇于嘗試是自信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兩者屬于統(tǒng)一關(guān)系。文章的重點落在勇于嘗試上,就沒有抓住事物的根本。從全文上看,應圍繞自信這個主題,調(diào)度一切材料表現(xiàn)它。
升格指導:
給文章擬一個好題目。這個題目既要形象,又要深刻;這個題目應與文章的主題直接關(guān)聯(lián),并蘊含著文章的主題。建議從文中選取“火花”一詞做文章的題目,這既是炮仗的火花,又是人自信的火花,一語雙關(guān),能讓人回味悠長。在炮仗炸出火花的部分,應從顏色與形狀、靜態(tài)與動態(tài)、實寫與虛寫多角度多方面地描寫它,以突出文章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