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薩摩
1
微博上一個朋友H給我發(fā)私信,他說:“我是今年的考生,高考失利了,沒有考上本科,只能勉強上個專科?,F(xiàn)在很迷茫,你能給我一點建議嗎……”
我很快給他回信息:“高考失利,你有兩種選擇,一、填一所你分數(shù)能達到的相對好一點的學校,到大學里面再努力學習知識和技能,畢竟高考不是唯一的一條路;二、真的不甘心的話,可以選擇復(fù)讀,大不了‘二戰(zhàn)。無論如何,你都有兩種選擇,做對自己最好的選擇就好?!?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4/08/weny201704weny20170418-1-l.jpg" style="">
他說:“其實,道理我都明白,但我就是很茫然。”
我說:“那是因為截止日期還沒到,你還有時間糾結(jié)、迷茫,等真的到了結(jié)局注定的時候,你就不會這樣想了。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p>
他又問:“所以,你的意思是,該來的總會來,到時間了,你的態(tài)度自然會改變?”
我說:“對的。舉個例子,考試時最后幾道大題你不會做,你坐在教室里心急如焚,但是考試結(jié)束鈴聲一響,卷子收上去以后你就不急了,因為已經(jīng)沒意義了。你現(xiàn)在無法選擇,是因為還沒到你的交卷時間?!?/p>
過了好一會兒,他回了一個微笑的表情:“這個比喻很恰當。我準備復(fù)讀了……”
我以為他想通了。
20天后,我又收到了他的私信:“又是我,還記得我吧。我去學校復(fù)讀了,適應(yīng)了一段時間,以前一直活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現(xiàn)在到了一種緊張的環(huán)境當中,很不適應(yīng),我想要改變自己。可是又覺得好無力,生活好艱難,每天都在思考人生和懷疑人生,不知道這樣下去有什么意義……”
我說:“復(fù)讀壓力肯定很大,但是你已經(jīng)選擇了這條路,那就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好好地走下去吧??傊?,凡事抱最好的期望,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p>
他說:“我覺得我現(xiàn)在簡直是茍且活著!心理壓力好大,其他任何人開導(dǎo)我都沒用!怎么辦?好無助!改變真的那么難嗎!我也想徹底地改變自己,可是好像很困難!”
他似乎情緒很激動,后面的每一句話末尾用的都是感嘆號。我給他回信:“努力,相信且坦然。不論結(jié)局如何,對得起自己的選擇和決定就好?!?/p>
后來他又發(fā)了很多條信息,但我沒有回復(fù)。
因為我知道,大道理其實他都懂,該說的話我也都說了,剩下的只能靠他自己了。
人有的時候很喜歡明知故問和多此一舉,很多問題,明明已經(jīng)在腦海里翻來覆去地思量,有了答案,卻遲遲不愿意行動。只等著自己想好的答案從別人嘴里說出,似乎這樣才有勇氣開始行動。但是真的到了別人說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卻又像一只小烏龜一樣縮回自己的殼里,不愿走出來,不愿行動,繼續(xù)迷茫、糾結(jié)的這個進程了。
2
另外一個朋友M,1993年生的,今年本科畢業(yè)。
大學四年,他也算是學校里面的風云人物,可是領(lǐng)完畢業(yè)證的那一瞬間,整個人都虛脫了,只剩下無限的迷茫。大學里,國家級獎學金、三好學生、班長、學生會、輪滑社團、出國交換都經(jīng)歷了,學習、戀愛、打工、旅游一樣沒落下??墒堑搅私裉欤磺械囊磺卸汲闪诉^眼云煙,似乎一點意義都沒有。
他說,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那種勝券在握的人,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有迷茫的時候?,F(xiàn)在站在十字路口,卻不知道眼睛該往哪里看,不知道腳 步該往哪個方向邁出。
人什么時候最容易迷茫?是完成了某個特殊階段的任務(wù),開始一段全新的旅途時最迷茫。
為什么?
因為著急,渴望成功,渴望擁有很多東西,但由于各種局限所致,一眼望不到結(jié)果。
剛開始復(fù)讀,還沒有用心努力過,就恨不得把時間軸往前撥,縮短自己苦逼學習的過程,希望趕快迎來第二次高考——“二戰(zhàn)”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但現(xiàn)實中,復(fù)習的過程是沒有辦法直接跳過的,所以迷茫。
剛進入大學,還沒有適應(yīng)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zhuǎn)換,自己什么都還不懂,但看著學生會和社團的那些學長、學姐春風得意,再低頭看看自己似乎一無是處,于是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像他們一樣指揮八方、威風凜凜。總覺得別人的才是青春,自己卻只有大學,好迷茫。
剛畢業(yè)從象牙塔走入社會,參加工作,還沒能完全適應(yīng)職場快節(jié)奏的真槍實彈,卻眼巴巴地看著身邊那些主管、總監(jiān)、經(jīng)理領(lǐng)著不菲的薪水,享受著優(yōu)渥的福利和待遇,難免心生羨慕。反觀自己,不過是個初出茅廬、身無長物的菜鳥,墜入這種落差感帶來的深淵,四周一片漆黑。感覺自己看不到以后的路,很茫然,很害怕。
這樣的心路歷程,我們并不陌生,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心情。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由一段又一段的旅途組成的,“迷?!钡男穆窔v程在每個特殊的階段都會有,很正常。我們都曾那么迫切地想要改變自己并不滿意的現(xiàn)狀,卻因?qū)崿F(xiàn)過程艱難、耗時、耗力、有很多不確定性而深陷來不及的恐懼中無法自拔。所以,我們疲憊、痛苦、迷茫、不安。
我們口口聲聲地說自己迷茫,但事實上,迷茫只不過是膚淺的表象,迷茫背后隱藏的是我們恨不得一步登天的野心和急功近利。
可我們并不想讓別人看穿自己的目標和野心,于是我們用“迷?!边@樣流行的形容詞加以粉飾。但諷刺的是,原本只是一個迷惑他人的障眼法,最后卻把自己拖進了“迷?!钡男郎u。
陷進旋渦苦苦掙扎的我們,忘記了正是無意義的迷茫、痛苦,消耗了原本可以用心做事、改變現(xiàn)狀的時間和精力。所以,正確的應(yīng)對方式是,等“迷?!边@個進程結(jié)束以后,我們要趕緊進入下一個進程——“行動和思考”,而不是繼續(xù)停留在原地踏步糾結(jié)。
馮侖在《行在寬處》里有一個十分形象的比喻,他說20幾歲剛進入社會的時候,你扮演的是一個候補隊員的角色,甚至可能連候補隊員都不是,只是一個足球愛好者;到了30歲,你就混成了一個候補隊員,到了40歲,就差不多可以上場踢球了。
我們不一定真的要等到40歲才能一展?jié)M腔抱負,但只要我們熬過了容易迷茫、挫敗、困窘、一無所有的20歲,相信好的事情很快就會發(fā)生的。
所以,不要過早地放棄自己,不要浪費過多的精力在無意義的糾結(jié)和迷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