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林
在清朝乾隆年間,劉墉奉命去破“一枝花”的“謀逆造反”大案。他為了偵查情況,就喬裝成一個測字先生。
有一天,“一枝花”的一員干將來找他測字。他對此人有一定了解。這個青年隨手寫了個“休”字,要劉墉給他測測生平。
劉墉看了,便鄭重其事地解釋道:“從這個字上看你吉兇參半。一人倚木,說明你年幼早孤?!?/p>
青年聽了覺得很對,就讓劉墉繼續(xù)解說。
劉墉又說:“別怪我直言,‘休字不成‘體,恐怕你小時候不成體統(tǒng),是個浪蕩的人。但是‘休又是‘止的意思,而‘休又可以拆為十八成人,意思是說你過了十八歲才立志改過的?!?/p>
青年聽了很震驚。劉墉順勢告訴他,將來還是有后福的。
后來,這個青年投降了朝廷,成為朝廷的一員干將。
劉墉用拆字和添筆畫的方式,巧妙地勸降了那個青年。
選自《幽默與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