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領(lǐng)導人為何都“姓”吳?
首先,緬甸人只有名而沒有姓,其名字被翻譯成中文時,一大波男性都叫“吳某”、“哥某”、“貌某”,一大波女性都叫“杜某”、“瑪某”。但是這些都不是緬甸人的姓,而只是他們名字的前置詞。以“吳廷覺”這個名字為例,“廷覺”是緬甸當選總統(tǒng)的名字,“吳”是名字的前置詞。
那么“吳”代表什么意思呢?“吳”略等同于英文中的“Mr(先生)”,但含義更深廣?!皡恰笔潜砻髂行缘男詣e、長幼、身份、地位等含義的敬詞。而緬甸同輩男性相互稱呼時,則可以彼此使用“哥”這個名字前置詞。男性長輩稱呼同性晚輩時,會使用“貌”這個名字前置詞,或者直呼其名。
在緬甸人看來,人們在交往中稱呼別人時,如不在別人名字前加某種前置詞,而僅僅直呼其名,是不懂禮貌的表現(xiàn)。在緬甸,絕對沒有人稱呼新當選的總統(tǒng)為“廷覺”,而只會稱呼“吳廷覺”,這是緬甸的語言文化傳統(tǒng)。
如同緬甸男性的稱呼有講究一樣,緬甸女性的稱呼也暗藏玄機。國內(nèi)媒體不時將昂山素季簡稱為“昂山”。昂山是她的父親,是緬甸人非常尊敬的“獨立之父”,她為了紀念父親而取了“昂山素季”這個名字。因此,用“昂山”來簡稱昂山素季并不正確。
緬甸對于女性的名字也有兩個特殊的前置詞,與男性名前置詞“吳”對應(yīng)的女性名字前置詞是“杜”,因此緬甸人一般稱呼昂山素季為“杜昂山素季”,或“杜素季”。中文媒體中常用“昂山素季”,這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的約定俗成,而不是緬甸人的稱謂習慣。
另外,與男性名字前置詞“哥”和“貌”相對應(yīng)的年輕女性名字的前置詞是“瑪”。昂山素季年輕時未成名前,原則上是可以稱其為“瑪昂山素季”的。然而,昂山素季如今名聞天下,緬甸人都稱呼其為“杜昂山素季”。
(張云飛/文,據(jù)《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