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蘭
摘要:實施作文先導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能夠自主、獨立地進行活動,運用語言來進行交流和表達,在語境和語言學習之間建立起有效的連接,為語文教學改革開辟新的途徑,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實現作文先導式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
G623.2
一、“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作用
(一)有效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一直作為教學課堂的主體,發(fā)揮著主體作用。因此,對于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要更加注重從學生自身的興趣點出發(fā),進而對其開展教學活動。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注重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探尋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在一個對于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時期,“作文先導式”的教學模式就是這樣一個可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并且鼓勵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的有效教學方法。
(二)有效調動課堂教學氣氛
現如今,很多課堂上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很多課堂仍然呈現一種教師是主體的錯誤教學現狀,這種錯誤的教學模式不僅嚴重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和活動的自由,甚至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導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死氣沉沉。教學課堂本就是一個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平臺,在課堂上,只有教師與學生更好地互動才可以更加高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白魑南葘健苯虒W模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增加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同時還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小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打破沉寂的課堂,提高課堂的活躍度,讓小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語文知識,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成績。同時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會被激發(fā),提高教學質量。
二、“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實踐探索
(一)在教育中不斷鍛煉學生表達能力
學生表達能力是影響學生作文學習基本要求,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對于學生學習習作可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應注重對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育。傳統(tǒng)鍛煉方式主要包括如下方式,如寫日記,布置觀察作文,看圖說話等形式,但這種教學方式通常都是教師以布置作業(yè)形式完成的,故此此種方式具有一定被動性。為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可在教學中應用“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日常課堂教育中教師可為學生拓展更多知識,向學生講解書本外知識,這種方式不僅可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更可促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積累教學素材。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圓明園的毀滅”時,教師可相應向學生普及相關八國聯軍侵華時相關事件,以此激發(fā)學生愛國之心,更可增加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在講解后教師可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闡述自身對于這些事件的看法,以此鍛煉學生表達能力。
(二)通過作文先導引導學生增加學習趣味性
導入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在作文課堂教學中也是如此,通過作文先導方式,逐漸改變學生對于作文學習的看法,輕松方式可更加吸引學生。在實施“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時,教師可打破傳統(tǒng)課堂學習方式,可帶領學生舉辦相應的活動。例如在開展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習作教育時,教師結合上一次學生成績進行導入,首先營造嚴肅氛圍,而后逐漸引導,最終將話題帶入到本課堂講解的主題,即“開卷”問題的探討。并針對書本中習作要點舉辦“開卷有益無益”這一話題的討論,使得學生真實的體驗到討論中,真實的表達自身對于這一話題的開發(fā)。為增加環(huán)境氣氛,可模式辯論方式,改變書桌順序,教師與學生之間共同討論,以期不斷增加作文教學的趣味性,釋放學生思維空間,打破傳統(tǒng)束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三)先說后寫為寫作提供思路
寫作過程是學生把自己內心的語言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的過程,寫是一項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學習過程,但是說恰好補充了寫費時的這一特點,并且說能讓周圍更多的傾聽對象了解到說話者的意愿和想法。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說的這些特點來進行作文教學。教師沒必要一開始就讓學生來寫,而是先讓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采用先說后寫的作文教學方法,讓學生來圍繞相關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進行寫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口頭語言對學生的寫作思路提出建議,以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更好地發(fā)揮。寫作前的說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可以是在班上說,也可以是把學生先分成小組來圍繞教師給的提綱來討論,最后再在班上交流。在說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保持學生的觀點,鼓勵思維的多樣性,才能讓學生的作文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如,人教版課本上關于“熱愛生命”的這個單元的作文,教師可以把熱愛生命的一些素材搜集整理來做成PPT,讓學生就著這些圖片、人們的行為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懂得要熱愛生命,珍愛生命,最后再讓學生進行寫作。
(四)注重生活細節(jié)來源
“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與學生的生活相連接,讓學生從生活中獲得靈感,認真觀察周圍身邊的人和事,將生活的元素融入作文中,提高表達能力。比如,在進行景色描述的過程中,應當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景色的細節(jié)之處,正所謂“一葉落知天下秋”,簡單的細節(jié)部位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含義。讓學生進行細節(jié)的觀察,能夠讓“作文先導式”的教學模式內容更加豐富。筆者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經常帶學生進行周圍事物的觀察,學生所觀察到的內容都將會成為作文的素材,也正因為這些素材的應用讓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升,讓學生的語文知識得到鞏固。
綜上所述,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全面了解作文先導式教學方法的背景與具體涵義。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每一部分都結合在一起,與寫作學習結合在一起,不僅有利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還能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推動語文教學水平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龐紅衛(wèi).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述評[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9,(03):42-46.
[2]劉桂苓.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索[J].散文百家,2015,(09):108+160.
[3]單平.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2013,(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