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英
(龍江縣龍江鎮(zhèn)林業(yè)工作指導站,黑龍江 齊齊哈爾161100)
摘要:樟子松具有較強的防風固沙效果,且具有一定的抗逆性,栽培范圍廣,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是國內(nèi)珍貴的用材及綠化樹種。文章將以樟子松人工培育技術作為切入點,在此基礎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關內(nèi)容如下所述。
關鍵詞:樟子松;人工培育;技術.
1.形態(tài)特性、生物學特點及價值
眾所周知樟子松樹種主要分布于大興安嶺地區(qū),小興安嶺以北分布量較小。樟子松樹干筆直且高挺,下端樹皮側則為灰褐色,且具有一定厚度,為不規(guī)則塊狀開裂;上端樹皮色澤為淺褐色,形狀如鱗。針葉每束為兩針,質地偏硬,稍扁。其種子為橢圓形,色澤偏黑褐,長約五厘米?;ㄆ跒橐话倨呤?,果實翌年秋日成熟。樟子松材質優(yōu)異,是家具與建材的佳材。樟子松樹干可割樹脂,提取松香與松節(jié)油,樹皮可提取栲膠。樟子松樹可以在干旱瘠薄的沙漠區(qū)域予以綠化造林,恢復植被,其優(yōu)勢是其他樹種不能比擬的。所以,樟子松人工培育技術顯得十分重要。
2.培育壯苗
2.1采種
樟子松球果在九月開始成熟。球果成熟后懸于樹上二百一十天,具有較長的采種期。采種最擇取春秋季節(jié),由于冬季氣溫偏低,枝條較易折斷造成母樹事故。樟子松球果果鱗厚且堅硬,短時間內(nèi)無法開裂,因此選擇干燥室予以脫粒。脫粒過程中要控制室內(nèi)溫濕度,進而確保種子的成活率。種子貯藏處水飽和度要在十個百分點。
2.2.育苗
樟子松樹種對土壤不是很挑剔,不過對熱、水以及氣環(huán)境的要求較高。所以,育苗時要擇取灌溉方便的地方,土壤疏松的壤土及沙壤土處。樟子松幼苗立枯病顯著,切不可在地下水位高及粘土地上進行育苗。播種前要予以土壤消毒。春播可以有助于育苗,在平均地表五十米處溫度達是攝氏度時即可播種。東北地區(qū)播種以四月末至五月初為宜。可通過撒播及條播的播種手段。一級種子,發(fā)芽率為八十個百分點,每畝播五千克。在此基礎上可用腐朽質土以及松針等,厚為十毫米,覆土后第一時間予以鎮(zhèn)壓,避免水分流失,播后澆水,要確保土壤濕潤。在灌水環(huán)境優(yōu)異,春季風力小的區(qū)域不予覆草,不過沙地育苗一定要覆草或用遮陽網(wǎng)遮陰,在此基礎上予以防風障。春播種子通常三十天就能夠出苗。播種后出苗前,噴灑拿撲凈除草,平方米藥量控制在十分之一克,噴后三百六十分鐘內(nèi)不澆水。播種后知道幼苗脫殼前一定要做好防鳥。出苗后,要避免立枯病。樟子松七百二十天出圃,規(guī)格:苗高約一百三十毫米,地徑四毫米米。
3.幼林撫育
樟子松的撫育年限通常為四年六次,也就是二、二、一、一的原則。山地造林,松土除草要匹配于培土;沙地造林,在初期工作完成后要預留草帶,這樣可以避免起沙情況,在風沙干旱區(qū)域,造林的前三年冬季為樟子松幼苗予以培土,這樣可以避免生理干旱,在土壤結凍之前進行培土即可,在春天萌動前予以撤土,若撤土時間過早那么幼苗易受風害,若長時間未撤土那么可能導致苗木腐爛,所以撤土時間要控制好;在下木與非目的樹種繁茂的造林區(qū)域,撫育階段要割除影響苗木生長的非目的植被。
4.松苗立枯病
這種病害好發(fā)于不足兩年的幼苗,偶發(fā)于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大苗,不過以一年生幼苗發(fā)病率最高。病害癥狀伴隨苗木生長時間而變,通常此病包括下述幾類:(1)爛芽型立枯?。?)猝倒型立枯?。?)莖葉腐爛型立枯?。?)根腐型立枯病。造成幼苗立枯病的主要因素為尖孢鐮刀菌與絲核菌。在土濕低溫時,絲核菌多、土壤干燥,而氣溫高時,鐮刀菌多。幼苗被細菌侵入,通常在半天內(nèi)就會發(fā)病,所以傳染迅速。若出苗后發(fā)病,那么可通過藥物進行防治:百分之三十的蘇化911 粉,每畝用藥量半斤,制作藥土均勻的鋪撒于苗床,或每畝百分之三十的蘇化 911乳油 七百二十毫升加水三百公斤 。每次施藥二十分鐘分鐘后,進行一次清水處理,死刷掉殘留在葉面的藥液,這樣可以避免藥害。
5.總結
綜上所述,采種最擇取春秋季節(jié),由于冬季氣溫偏低,枝條較易折斷造成母樹事故。樟子松球果果鱗厚且堅硬,短時間內(nèi)無法開裂,因此選擇干燥室予以脫粒。脫粒過程中要控制室內(nèi)溫濕度,進而確保種子的成活率。種子貯藏處水飽和度要在十個百分點。育苗時要擇取灌溉方便的地方,土壤疏松的壤土及沙壤土處。樟子松幼苗立枯病顯著,切不可在地下水位高及粘土地上進行育苗。播種前要予以土壤消毒。春播可以有助于育苗,在平均地表五十米處溫度達是攝氏度時即可播種。東北地區(qū)播種以四月末至五月初為宜。可通過撒播及條播的播種手段。春播種子通常三十天就能夠出苗。山地造林,松土除草要匹配于培土;沙地造林,在初期工作完成后要預留草帶,這樣可以避免起沙情況,在風沙干旱區(qū)域,造林的前三年冬季為樟子松幼苗予以培土,這樣可以避免生理干旱,在土壤結凍之前進行培土即可,在春天萌動前予以撤土。
參考文獻
[1]張金鑫;朱教君;康宏樟;閆巧玲;;科爾沁沙地東南緣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異質性及有效性[A];第五屆中國青年生態(tài)學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06):56-58.
[2]韓國君;叢國祿;沈海龍;;樟子松人工林熱值與能量結構分析(Ⅰ)——林木及林下植被生物量、熱值和能量的結構與分布[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5(02):23-24.
[3]霍俊峰;趙雨興;霍俊梅;馮祥;賀振平;;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樟子松容器育苗技術[A];2014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4(01):15-16.
[4]王玉華;賀立剛;南海波;曹化榮;高景文;;沙地珍稀物種—樟子松起源及生物學特性[A];2016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6(0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