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佳
(黑龍江省綏化市蘭西縣林業(yè)局,黑龍江 綏化 151500)
摘要:楊樹是楊柳科楊屬植物落葉喬木的通稱,楊樹是用材林、防護林和四旁綠化的主要樹種。廣泛分布于歐、亞、北美。 楊樹性較耐寒、喜光、速生;沿河兩岸、山坡和平原都能生長。木材白色,輕軟,細致,比重0.4-0.5,供建筑、板料、火柴桿、造紙等用;葉可做為牛、羊的飼料;芽脂、花序、樹皮可供藥用;為營造防護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綠化的樹種。
關鍵詞:楊樹;喬木;栽培;苗木;造林
危害楊樹的主要病蟲害:食葉害蟲有楊小舟蛾、楊扇舟蛾等,蛀干害蟲有桑天牛、光扇星天牛和云斑天牛等,病害是花葉病、潰瘍病、爛皮病。搞好楊樹病蟲害防治,是發(fā)展楊樹生產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下面將如何防治楊小舟蛾、桑天牛、云斑天牛、花葉病、潰瘍病、爛皮病的技術簡介如下:
1、楊小舟蛾的防治
發(fā)生規(guī)律:楊小舟蛾一年發(fā)生5-6代,以蛹越冬,來年4月中旬開始羽化,5月上旬第一代幼蟲始出,第二代幼蟲出現于6月上、中旬,第三代幼蟲發(fā)生在7月上、中旬,第四代幼蟲發(fā)生在7月下旬,第五代幼蟲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六代幼蟲9月下旬,第六代幼蟲危害到10月底化蛹越冬,特殊年份整個過程時間可提前發(fā)生15天左右。楊小舟蛾在我省發(fā)生有四個主要特點:一是發(fā)生危害范圍廣,在全省發(fā)展楊樹造林的地方普遍發(fā)生過危害;二是有常年發(fā)生區(qū),重復發(fā)生危害,出現“一年三秋”景象;三是常發(fā)生猖獗性危害,可在7-10天內將成片楊樹葉片吃光;四是農田林網比片林、村灣林危害重。
防治方法:①化學防治:5月至8月,用4.5%高效氯氰菊脂2000倍液、2.5%溴氰菊脂2000倍液、40%氧化樂果2000倍液等觸殺性或內吸性農藥噴霧防治。②生物防治:5月至8月,用蘇云金桿菌(Bt)懸浮劑200倍液、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16000IU/mg)1200-1600倍液、25%滅幼脲Ⅲ號2000倍液噴霧。③翻耕滅蛹:在舟蛾蛹期,對樹干半徑1.5m范圍的土層進行翻耕,深度10-20cm,可起到降低蟲口基數的作用,又能松土除草撫育林木;特別是防治越冬代,效果顯著。④燈光誘蛾:在成蟲期,利用楊樹舟蛾的趨光性,用誘蟲燈誘蛾殺蟲。⑤摘除蟲苞、卵塊:利用楊扇舟蛾3齡前幼蟲群集蟲苞的特點,組織人力摘除蟲苞,可殺死大量幼蟲;利用楊小舟蛾卵塊狀集中的特點,在成蟲產卵期間,可進行人工摘除卵塊。
2、蛀干害蟲
2.1桑天牛的防治
發(fā)生規(guī)律:一般兩年一代或三年一代,以幼蟲越冬,越冬幼蟲在四月中旬開始化蛹,五月中、下旬為化蛹盛期,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為羽化盛期,羽化的成蟲3-6天后交尾產卵,卵在一周內孵化成幼蟲,幼蟲從上向下取食木材形成蛀道,到十一月下旬,因倒數第一排糞孔蛀道底部有積水,幼蟲調轉頭離開最后一個排糞孔,爬到倒數第一至第四排糞孔之間的蛀道中越冬。越冬后的幼蟲,三月中旬開始取食。四月中旬老熟幼蟲在取食部位橫切枝干向外咬一園形孔(不咬穿表皮,直徑為1.2-1.6cm,叫下羽化孔(防止蛹室積水)并用粗木屑堵住,然后轉頭向上(與下羽化孔同方位)橫切枝干再咬一圓形孔,叫上羽化孔(成蟲由此飛出),也用粗木屑堵住,其間形成蛹室,在其中化蛹。蛹室長為4.2cm,寬為1.4cm。老熟幼蟲化蛹,正值楊樹開始生長季節(jié),樹液流動加快,因此,被老熟幼蟲化蛹咬斷輸導組織的部位(即上、下羽化孔)腐爛、流黑水,這是識別桑天牛幼蟲是否化蛹的明顯標志。
防治方法:①誘殺成蟲。根據成蟲白天集聚在桑、構樹枝條上取食樹皮、夜間飛往楊樹上產卵的習性,于林分四周栽植桑、構樹叢,在6-8月成蟲羽化期間噴藥誘殺,此法簡便易行,經濟安全,成效顯著。②毒殺幼蟲:在新鮮排糞孔插毒簽或在樹干最下方1-2個新鮮排糞孔內,使用甲胺磷等200倍藥液注射堵孔防治。③修剪蟲枝:結合修枝,修除有桑天牛危害的蟲枝。
2.2云斑天牛的防治
發(fā)生規(guī)律:一般兩年一代,多以幼蟲越冬。成蟲5-6月間再現,以晴天出現多,在樹干下部30-150厘米高的干部上咬一個產卵痕,在痕內上方產卵1粒,1株樹產卵多達10余粒,每雌一生產卵粒40粒。卵經12天孵化,初孵幼蟲在韌皮部取食,后蛀入木質部,并排出蟲糞木屑,被害部分樹皮外脹、縱裂、變黑、流出樹液、木屑外露,老熟幼蟲在蟲道末端做蛹室化蛹。
防治方法:①在5-6月間成蟲發(fā)生盛期人工捕殺成蟲。白天早晨多在林地周圍野玫瑰上可見。②錘卵:云斑天牛產卵部位低,產卵痕明顯,可用錘敲擊刻槽,殺死卵?;蛴紫x。③插毒簽或注入藥液堵孔防治(方法同桑天牛),也可利用野薔薇科植樹誘殺。
3、病害防治
3.1花葉病防治
發(fā)生規(guī)律:楊苗花葉病的發(fā)生和苗木生長勢關系極大。楊苗生長勢強,抗病性就強,很少有花葉病發(fā)生;楊苗生長勢弱,抗病性就弱,就容易發(fā)生花葉病危害。新扦插育苗,在高生長未達到一米的時候花葉病就多,以后逐漸消失,在五、六月間楊苗圃地漬水的地方花葉病就多,不漬水的地方就少,圃地為沙地或粘土的楊苗花葉病就多,而圃地是沙壤土或壤土的楊苗花葉病少,新扦插的楊苗幼苗期花葉病就多,平茬苗幼期花葉病就少。
防治方法:①選不漬水的壤土或*沙壤土為楊樹育苗圃地;②施足底肥,適時適量追肥;③試驗結果證明,噴施微量元素鋅防治效果很好。
3.2潰瘍病的防治
發(fā)生規(guī)律:危害楊樹的苗木和大樹的干部和主枝。在皮孔邊緣形成小泡狀潰瘍斑,圓形,極小。泡內充滿褐色液體。后病斑干縮下陷,中間一縱裂小縫。后期病斑上有針頭小黑點。
防治方法:①栽植抗病品種。②起苗后及時假植、運輸、栽植,減少定植前的水分散失。③在發(fā)病高峰5-6月及8月初,主干上噴灑40%多菌靈50倍液。
3.3爛皮病
發(fā)生規(guī)律:危害楊樹主干,初期出現暗褐色水腫狀斑,皮層腐爛變軟,后失水干縮下陷,有時龜裂,病斑有明顯的黑褐色邊緣。后皮層腐爛,纖維分離如麻狀,易從木質部剝離。后期病斑上出現針頭狀小黑點,即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病后治療。用10%雙效靈10倍液、多菌靈25倍液涂干和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