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
總決賽第三場,北京女籃96比77大勝八一隊,以3比0的總比分奪得總冠軍,成功衛(wèi)冕。全隊合影留念時,外援西爾維婭·福爾斯和主帥許利民站在一起,胸前閃閃發(fā)光的金牌映襯著她的笑臉。
因為有“對部隊球隊末節(jié)不允許上外援”的規(guī)定,福爾斯在前三節(jié)拿下35分、12個籃板后,便成了觀眾。福爾斯在不在場,局面完全不同。她在場時,八一隊引以為豪的長人陣沒那么好使,三節(jié)結束,北京已經領先了25分;她不在場,北京隊的內線優(yōu)勢全無,雖然緊逼防守仍有一定威力,但在末節(jié)仍被對手追回6分。
如果北京隊沒有福爾斯,贏得總冠軍絕對沒那么輕松。三場總決賽,福爾斯的數據分別是25分、9個籃板,27分、14個籃板,35分、12個籃板,這張成績單何其亮眼。
用老將陳楠的話說,福爾斯簡直就是個男子球員,力量太好了,每次和她對抗,都覺得是件要命的事情。陳楠曾在WNBA的芝加哥天空隊與福爾斯做過一段時間的隊友,她對福爾斯的評價道出了一名對位者的心聲。
飛天女魔獸
由于身體素質上的巨大差距,在女子籃球的世界里,能在正式比賽中完成扣籃的鳳毛麟角,福爾斯就是其中之一。
據福爾斯介紹,自己7年級時就能扣籃了,當個子慢慢長高時,女生已經沒辦法與她一起打球了,小福爾斯只能去找男孩子對抗。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福爾斯的彈跳和對抗越來越好,連男生都沒人能防得住她了。于是,福爾斯決定加入校隊。
很快,加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福爾斯成為全美聞名的籃球明星,或許是厭倦了每晚在比賽中如入無人之境的感覺,福爾斯開始在比賽中挑戰(zhàn)扣籃。功夫不負有心人,福爾斯在對路易斯安那拉斐特隊時完成了這一壯舉。上半場還剩下9分29秒,福爾斯搶斷成功,一條龍殺到對方籃下,騰空而起,將球砸入籃筐!現(xiàn)場的人們都張大了嘴巴,99.9%的人第一次親眼見到女運動員扣籃。這記扣籃使福爾斯成為美國大學籃球第六位能扣籃的女球員,前5位中人們最為熟悉的是有“女飛人”之稱的坎迪斯·帕克。
2008年,福爾斯首輪第二順位被芝加哥天空隊選中,之后她曾4次入選全明星,2次當選年度最佳防守球員,2次成為蓋帽王,1次成為籃板王。正是因為有了福爾斯這些扣將,WNBA一度考慮在全明星賽上增設扣籃大賽。
雖然在代表美國女籃征戰(zhàn)的兩屆奧運會上都沒有扣過籃,但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與中國女籃比賽的中場間隙,福爾斯與帕克以及名將萊斯利為中國觀眾表演了扣籃,再加上她在北京奧運會上的統(tǒng)治力表現(xiàn),女魔獸、女神獸、女霍華德的綽號開始在中國球迷中叫起。
如今,網上仍保留著一段視頻,那是2009年的歐洲女籃全明星賽,福爾斯在國家隊的隊友蘇·伯德完成一記搶斷,在球即將出界時,她將球甩給從中場呼嘯而過的福爾斯。福爾斯接過球,像一名后衛(wèi)一樣運球到罰球線,沒有人能追得上她。此時的福爾斯像男籃運動員一樣,單手將球抓起,完成一記精彩的劈扣。從運球到起跳扣籃,一氣呵成,沒有一絲拖泥帶水。落地后的福爾斯寵辱不驚,或許扣籃對于她來講早已是家常便飯。
奧運揚名
2008年8月23日,美國女籃擊敗澳大利亞隊,奪得了奧運會金牌。最后一次代表美國女籃打球的萊斯利失聲痛哭,對她來說,這枚金牌得來不易,因為就在兩年前,美國女籃在世錦賽上被澳大利亞隊擋在了決賽之外,當時美國男籃在世錦賽上也僅列第三,一時間,“美國籃球不行了”的論調甚囂塵上,萊斯利背負了巨大的壓力,她哽咽著說:“這次奧運會,其實根本不需要我打出最佳的水平,我會把我的經驗傳授給福爾斯和帕克。”
同樣能飛,且長相頗佳的帕克在北京奧運會前更讓人期待,福爾斯的橫空出世讓人始料未及,因為就在奧運會前的兩個月,她還深受膝傷的困擾,差一點落選國家隊。福爾斯在2005年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曾率隊奪得過冠軍,具備一定的國際比賽經驗。因此,當時美國女籃的主教練多諾萬力排眾議,將這個在WNBA場均僅得到8.4分的“菜鳥”招至麾下,期待她成為老將萊斯利和湯普森的得力助手,在籃板和防守上助球隊一臂之力。
福爾斯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出人意料的好。奧運會前的鉆石杯賽上,福爾斯場均13.4分、8.9個籃板,均為全隊最高。她的投籃命中率高達64.5%,居所有球員第一位。
奧運會首戰(zhàn),志在挽回顏面的美國女籃開場就挨了一記悶棍,被高大的捷克人打了一波13比2。多諾萬令旗一展,福爾斯換下萊斯利。在17分鐘里,福爾斯9投7中,拿下16分、14個籃板和2次蓋帽,命中率為78%,其中第三節(jié),福爾斯得到8分,在捷克的禁區(qū)翻江倒海。美國前總統(tǒng)布什以及福爾斯的母親均在場邊觀戰(zhàn)。
決賽迎戰(zhàn)老冤家澳大利亞,福爾斯替補登場后率隊連得6分,一舉打破僵局。在與著名中鋒勞倫·杰克遜的對抗中,福爾斯也占盡優(yōu)勢。整個奧運會,福爾斯場均12分、7.6個籃板,在名將云集的美國女籃,一名新人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福爾斯也取代帕克,被譽為美國女籃領袖的接班人。
4年后的倫敦奧運會,福爾斯和隊友毫無懸念地再奪冠軍,在國際賽場上,她已經不需要再證明什么了。
構筑北京王朝
2013年,福爾斯來到上海,開啟了人生一段新的旅途。她的到來引發(fā)了不小的轟動,被贊為“比瑪雅·摩爾更有名,比坎貝奇更有實力”。福爾斯壯志凌云,稱要帶領上海女籃奪得WCBA的總冠軍。
可是,雖曾有過單場55分和12個籃板的表現(xiàn),但上海女籃的本土球員實力不強,福爾斯顯得形單影只。在上海兩個賽季,福爾斯并未實現(xiàn)奪冠的諾言。男籃的馬布里在山西和佛山最多就是一名比普通外援厲害一些的前NBA球星,但到了北京,馬布里成了CBA第一外援,幫助北京男籃奪得三座總冠軍獎杯。2015年,福爾斯像馬布里一樣來到北京,機緣巧合地加盟北京女籃,雙方的這一牽手可謂一拍即合。
自2011-12賽季奪得WCBA總冠軍后,北京女籃渴望再次奪得總冠軍,當時隊中已經擁有邵婷這樣的本土明星球員,卻因沒有合適的外援而被山西女籃壓在身下,引進的格里娜和坎貝奇雖然名氣很大,但打法或性格始終無法與球隊融合。
福爾斯不存在那樣的問題,雖然性格比較安靜,但能和隊友們打成一片。許利民認為,福爾斯能把籃板保護好,進攻時能制造殺傷,她的到來解決了球隊內線的問題。由于WNBA和WCBA賽程靠得太近,福爾斯沒有時間調養(yǎng)老傷,即便髖關節(jié)受傷,也忍住傷痛在季后賽中大發(fā)神威,幫助球隊時隔4年重奪總冠軍。正是這種敬業(yè)精神感動了北京隊,與福爾斯完成了續(xù)約。
本賽季之初,由于要參加WNBA總決賽,福爾斯推遲了來華時間。沒有福爾斯,北京女籃在聯(lián)賽第一階段僅列北區(qū)第三。福爾斯歸來后,北京女籃戰(zhàn)績逐步攀升,常規(guī)賽結束時,躍居聯(lián)賽榜首。最終,北京女籃勢不可擋,以季后賽全勝的戰(zhàn)績奪得2016-17賽季WCBA總冠軍。
從福爾斯與北京女籃的融入程度以及個人留下來的意愿來看,下賽季再度攜手北京女籃的可能性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