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英(大連市普蘭店區(qū)林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遼寧 大連 162000)
大果紅松的引進與栽培
曲英
(大連市普蘭店區(qū)林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遼寧 大連 162000)
大果紅松為珍貴樹種,葉、花、果、木材均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用途,是森林培育中優(yōu)選的果材兼用樹種。文章介紹了普蘭店區(qū)大果紅松的引種栽培技術(shù)。
大果紅松;栽植;培育
大果紅松是一個渾身都是寶的常綠樹種。通過引進、篩選雜交大果紅松栽培與觀察,從中選擇出可以在普蘭店地區(qū)正常生長的速生大果紅松一號,它在國營普蘭店市林場、豐榮街道北臺村、同益鄉(xiāng)和平村、沙包鎮(zhèn)隋溝村等地生長發(fā)育、開花結(jié)果正常,引種選育試驗獲得成功。
造林一定要做到適地適樹。應(yīng)選擇排水良好,土地肥沃,表土層厚度超過10 cm的山坡地,且以森林壤土為佳選擇。如選擇林中空地、疏林地或灌木林進行局部更新造林,必須視現(xiàn)有的植物種類來確定是否適宜營造紅松。國營普蘭店市林場杏花工區(qū)、亂世工區(qū)等地,已建成基地面積達100余hm2,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造林整地的目的是改善造林地環(huán)境,既創(chuàng)造適宜于紅松幼林生長發(fā)育的條件,又可消滅造林地上的雜草。一般采取帶狀整地、塊狀整地和不松土整地3種方法。在灌木較多,雜草繁茂的地段可實施帶狀整地。帶狀整地要橫山或斜山坡方向進行,有利于保持水土。帶寬一般50~70 cm,深度20 cm左右。帶間距離要根據(jù)造林的行距來確定。整地前先要割掉灌叢,割灌的寬度要比整地再寬一些,1~2 m。整地時挖去草皮,打碎土塊,揀除石塊、樹根等雜物。在灌叢較少,雜草生長不太旺盛,并且容易產(chǎn)生水土流失的斜坡上,宜采取塊狀整地。整地規(guī)格是長寬各60 cm,深30 cm左右。在新撂荒地或采伐跡地、退耕地,雜草較少,土壤比較松軟的地方,可采取不松土整地,即只要需按帶狀摟去雜草雜物,而不必松動土層。帶狀和塊狀整地一般是在秋季土地封凍之前進行,翌年春造林。不松土整地,可在春季造林時進行,隨整地隨造林。
大果紅松具有早期生長緩慢,幼年比較喜歡陰涼的特點,是冠下造林理想樹種,造林密度在造林2 200株hm-2(株間距2 m×2 m)。如果交通運輸不便,勞動力不足,撫育間伐有困難的地方,也可以再稀一些。從生產(chǎn)實踐看來,上述造林密度,對提高林分生產(chǎn)力和間伐的利用率,對節(jié)省苗木、勞力和投資,都是比較合理的。
營造大果紅松混交林,是培育速生豐產(chǎn)林的重要措施之一。從紅松天然林的樹種組成和結(jié)構(gòu)看,很少有單純林,大部分是與闊葉樹以及云、冷杉等針葉樹混交。這類復(fù)層混交林,由于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闊葉樹和灌木層,其枯枝落葉量比紅松純林多,土壤肥分高,蓄水性能好,有利于林木生長。
營造大果紅松混交林可防治森林火災(zāi)和病蟲害,與闊葉樹混交,要視土壤和地形條件來選擇混交樹種:在平緩濕潤的地方宜混交水曲柳、核桃楸;在山地的中下部,土壤肥沃濕潤的陰坡、半陰坡,宜混交紫椴、黃波欏;在山地陽坡,半陽坡可混交色木、山楊和樺木。
此外,還可以采取林冠下造林和留闊栽針的辦法培育大果紅松針闊混交林。林冠下造林就是在闊葉疏林里,見縫插針栽植紅松,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伐去上層闊葉樹,利用闊葉樹天然下種或伐根萌芽,形成混交林。留闊栽針就是在疏林改造或采伐跡地人工更新時,保留有培育前途的闊葉樹,其間栽植大果紅松,從而形成松闊葉混交林。
大果紅松造林春季、雨季都可進行。目前營造大果紅松一般都是采取春季頂漿造林。所謂頂漿造林,就是在早春土壤剛解凍約15 cm深時就開始造林。此時土壤墑情好,栽后苗木容易扎根,成活率高;同時由于適時早栽,延長了生長期,可以加速幼樹生長。雨季造林,要在下過透雨之后或陰雨連綿期間進行,否則不易成活。
大果紅松植苗造林方法,要根據(jù)土壤條件及苗木大小來決定。如果土壤比較干燥、堅實,苗木較大,可采用明穴造林法。明穴栽植就是整地的穴上挖坑??拥拇笮?yīng)根據(jù)苗木根系大小來定,原則是使苗根舒展,周圍稍大一點合適。栽大果紅松3~4年生嫁接苗。挖坑時,要把土塊打碎,揀凈草根石塊。栽植時,手置苗木于坑正中,將表土填進坑內(nèi),填到一半時,把苗木略向上提,防止窩根,并用腳輕輕踩實,使苗根與土壤密接。再把其余的土填進坑內(nèi),用腳把苗木周圍的土踩實。最后在樹坑上再覆一層細松土,以免坑中土壤水分蒸發(fā)過快。概括為“三埋兩踩一提苗”。無論栽什么樹,凡采用明穴造林法,都要注意掌握這個要領(lǐng)。
為保證造林的成活和質(zhì)量,植苗造林必須在栽植前把苗木保護好,特別是要保護好苗木的根系,使它在栽植后能很快地恢復(fù)生理活性,及時供應(yīng)苗木在成活和生長中所需要的養(yǎng)分。因此,在造林時,一定要保持苗根濕潤不得任其風吹日曬,造成苗木生理失水。苗木運到造林地后長時間不用,要臨時假植起來,隨栽隨取。每次取苗不要太多,取出的苗木應(yīng)放在裝有吸水劑或泥漿的小桶中。
苗木雖然在出圃時經(jīng)過了選苗,但往往選的不細,還夾雜有壞苗,運輸過程中也常常碰傷一些苗。所以,在栽植時還要邊栽邊選,凡是細弱、枯萎、染有病蟲害、根系不發(fā)達以及沒有頂芽的苗木,都不宜用來造林。
大果紅松嫁接苗造林成活后,需連續(xù)5~7年進行樹勢管理。即在每年2—3月對樹體進行一次全面修剪整形,剪去影響接穗生長的砧木側(cè)枝頂端,以確保接穗生長始終處于主枝地位。在修剪過程中,前幾年只剪去砧木側(cè)枝主梢,控制其高生長,保留其他營養(yǎng)枝。隨著接穗主體地位的確定,并形成新的多層營養(yǎng)枝時,再逐漸剪去砧木側(cè)枝。當嫁接苗接穗形成完整的一株幼樹時,樹體修剪工作結(jié)束。
大果紅松常見的病蟲害有:
大袋蛾:大袋蛾的幼蟲蠶食葉片,7—9月危害最嚴重,可用90%的敵百蟲0.1%溶液噴殺。亦可在冬季或早春人工剪摘蟲囊。
斑點病:是病原真菌引起的。初期葉片出現(xiàn)褐色小斑,周圍有紫紅色暈圈,斑上可見黑色霉狀物。隨著氣溫的上升,有時數(shù)個病斑相連,最后葉片焦枯脫落。該病原菌生長最適宜的溫度范圍為25~30 ℃,孢子萌發(fā)適溫18~27 ℃,在溫度合適且濕度大的情況下,孢子幾小時即可萌發(fā)。本地區(qū)現(xiàn)已進入雨季,有植株栽植密,通風透光差,株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高濕、溫度適宜的環(huán)境,對病菌孢子的萌發(fā)和侵入非常有利,且病菌可反復(fù)侵染,不加以重視,可能會使病害大發(fā)生。防治方法:可殺得可濕性粉劑1 000倍或50%多菌靈1 000倍液、大生1 000倍液噴霧。
金龜子:防治時應(yīng)于傍晚或凌晨進行,防治可用辛硫磷或樂斯本噴霧防治。
紅蜘蛛:可用敵敵畏1 200~1 500倍液噴殺,也可用40%樂果1 500倍液噴殺。
缺鐵引起的葉子黃化:缺鐵的典型表現(xiàn)是嫩葉先黃化。防治方法:第一種:“吃藥片”。采取在樹干上直接嵌入含有螯合鐵的“綠亨鐵王”藥片。通過樹木的營養(yǎng)吸收將鐵均勻輸送到樹葉中去,從而補充有效鐵元素。操作時只需在樹干基部鉆若干小孔,將藥片按一定量嵌入,再封上小孔即可。這種方法適用于輕度或中等黃化程度。第二種:“打吊瓶”。即將專用吊瓶營養(yǎng)液掛在樹身1.3 m左右,類似于給病人打吊瓶。第三種:“噴藥水”。除了在根系部、枝桿部想辦法外,還可以對樹葉片進行噴施,由葉片吸收鐵。第四種:“打注射”。就是給樹干注射的技術(shù)來防治樹黃化病。即用充電式電鉆在樹干上鉆注射孔,深1.2~1.5 cm至木質(zhì)部,再用手動式樹干注射器注射硫酸亞鐵+純凈水+殺菌劑稀釋液。
大果紅松生長周期比較長,7~8年進入初果期,每年每667 m2可產(chǎn)1.5~2.5 kg松籽,隨著年齡的增長,產(chǎn)量逐漸增多,同時,大果紅松能生產(chǎn)出優(yōu)質(zhì)木材,價格很可觀。每667 m2大果紅松到采伐期(80年)平均收益在5萬元以上,經(jīng)濟效益是十分可觀的。
1005-5215(2017)06-0103-02
2017-05-10
曲英(1967-),女,遼寧普蘭店人,大專,工程師,從事林業(yè)技術(shù)推廣工作.
S791.247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