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樹上是什么?不是貓,不是浣熊,是熊貓!熊貓是爬樹高手。有時候,它們就在樹梢上睡覺!幾百萬年以來,熊貓一直生活在我國的高山上。那里氣候寒冷多雨,樹木茂盛?,F(xiàn)如今,在我國僅有6個森林棲息地還有熊貓生活著,四川的臥龍保護(hù)區(qū)就是大熊貓棲息地之一。
360度,給熊貓來個白描
白天,熊貓只睡一小會兒,大部分時間都在吃東西! 熊貓吃什么?對了——竹子。熊貓吃的東西幾乎全是竹子。 熊貓每天得吃9~18千克的竹子,也就是說,它們每天要用10~16個小時吃竹子。
熊貓的皮毛黑白相間,這可能是因為它們住的地方經(jīng)常下雪,還有很多巖石,這種毛色可以讓熊貓寶寶更好地隱藏自己,幫助它們躲過兇猛的食肉動物。
森林里又濕又冷,但熊貓的皮毛很光滑,而且非常厚實,所以它們并不怕冷。 它們連腳底板都長著厚厚的毛,這樣,即使踩在雪地里也不會冷! 熊貓有兩個大大的黑眼圈,在敵人看來,顯得很兇猛。 跟貓一樣,熊貓在晚上最活躍,看東西也非常清楚。 熊貓的牙齒很大,下顎肌肉力量十足,啃起堅韌的竹節(jié)來,幾下就能搞定。
熊貓一般都是獨來獨往的,但有時也會結(jié)伴而行。熊貓能發(fā)出11種叫聲用于互相交流。它們也會在石頭或樹上留下嗅跡,好讓其他熊貓找到。
野生大熊貓,別跑
如今有野生大熊貓嗎?當(dāng)然有。
有專門研究野生大熊貓習(xí)性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工作學(xué)名叫“野生動物行為學(xué)研究”,聽起來高大上,做起來是一件瑣碎的事情。他們要記錄大熊貓的一舉一動,和它們?nèi)找篂猷?。在這些繁雜和重復(fù)的勞動中,許多重要的數(shù)據(jù)被采集下來,為野生大熊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好,下面就聽聽研究人員講述的野生大熊貓的故事吧。
大熊貓怎么吃竹葉?
大熊貓先用牙齒把竹葉柄部咬斷,將竹葉順勢存到嘴角,等到存有十幾二十片竹葉時,再伸出前肢把竹葉們像弄雪茄一樣疊成一疊,一卷一扭,左一口右一口,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大熊貓摸起來什么感覺?
很多人認(rèn)為大熊貓摸起來是軟綿綿的,其實它的皮特別硬,摸起來有點像鞋刷,毛又厚又硬,很扎手,即便是最小的熊貓的毛都比最老的狗的毛硬。
大熊貓的聲音是什么樣的?
大熊貓可以發(fā)出很多種聲音,代表不同的含義。比如雌性大熊貓的咩叫聲,是安撫幼崽的聲音;汪汪汪的叫聲,代表了嫉妒的憤怒;低沉的嗯嗯,警告生人不要再靠近自己……現(xiàn)在研究人員已經(jīng)可以通過分析聲音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來判斷這只大熊貓的個體大小了。
大熊貓的便便很清香嗎?
大熊貓的糞便是非常清淡的竹香味(偶爾帶點薄荷味),紡錘形,翠綠色,有點像粽子。在野外要是看見大熊貓的新鮮糞便,可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因為這意味著附近便有大熊貓的身影了。研究人員要把糞便當(dāng)寶貝一樣撿回去,進(jìn)行各種監(jiān)測和分析。
聽說大熊貓是資深宅和吃貨,是真的嗎?
通常情況下大熊貓一天平均移動幾百米。它每天的主要活動就是吃,大約要花1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吃竹葉,吃飽了就找個地方睡覺。
大熊貓跑得比人快嗎?
別看動物園里的大熊貓和小伙伴嬉戲時都是慢動作、憨憨的樣子,野生大熊貓在山里跑得可快了,一般人根本追不上。它們看起來圓滾滾的,其實皮下沒啥脂肪,渾身都是肌肉,在山林里,大熊貓可是真正的野獸。
我國為什么把大熊貓當(dāng)國寶?
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物種,分布于中國四川西部、陜西秦嶺南坡以及甘肅文縣等地。和它同時代的劍齒虎等動物都已經(jīng)滅絕了,而它因為從肉食轉(zhuǎn)為植食才幸運(yùn)地生存到現(xiàn)在,成為動物界的“活化石”。
大熊貓寶寶的成活率非常低。大熊貓媽媽生產(chǎn)的熊貓寶寶十分纖小,平均只有100克左右,體重只有母體的1/1000。可以想象,要把這樣的寶寶哺育成活是多么的艱難。因此,“國寶”的榮譽(yù)稱號就非大熊貓莫屬了。